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式议论文写作的思维模式

模式议论文写作的思维模式

模式议论文写作的思维模式王国安(2018年8月8日在“模式议论文学生大讲堂”讲义)同学们,读写结合,这四个字大家很熟悉吧。

是的,读写应该结合,因为读是吸收,是学习高人写作上的技艺;写是应用,是个人所学的写作技能的发挥。

可是,你们的课本读写结合了吗?查一查,从高一到高三,哪一篇文章可以充当高考作文的范文?哪一篇文章的构思技能能够直接被你借鉴?百里挑一都难啊!难怪同学们读也苦,写也苦。

因为读写脱节了。

为什么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课本本身就该承当责任。

作文学生,议论文读写的关系是什么?读,阅读文章——学习名人名家的写作技能——尤其是构思技能——获取思维能力。

写,动用思维能力——借鉴名人构思技巧——转化为思维模式——构思并写出文章。

这才是读写结合,这才是有效学习,这才能实现高效。

可是,这条路子在哪里?我们的《模式议论文写作教程》就体现读写结合这一原则。

一、宏观上的思维模式——读写有机结合的思维模式昨天我介绍过了,我们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第一课学习一篇首席范文——从中初步认识一个写作构思的模式。

这是精读,深入字词句段篇,深入学习作者体现在这篇文章中的特别技艺——主要是其构思方法,我们的学习目的主要是要学习他的构思方法。

读与写犹如一片透明的玻璃,透过这一面,可以看到那一面——我们对于写的那一面了解不多,就从读的这一面来透视它吧。

这就是我们的指导思想——精细观察玻璃的这一面,以期掌握我们所未知的那一面。

所以,参加《模式议论文写作教程》学习的同学们务必要下功夫预习我们布置的范文,尤其是第一篇首席范文——这是确保学好每一种模式的前提。

第二课抽象首席范文——从中获取该模式的思维模式与规律。

通过解剖首席范文,将作者的构思方法抽象出来,规律化,模式化,将它印在脑子里。

这一课的任务是认识本单元的模式,研究作者的思维技巧,努力将它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本事。

第三课再读两篇同类范文——巩固对这种模式的认识。

继续阅读,因为一篇文章太少了,不足以形成深刻印象,因此,多读两篇同类文章,以求举一反三,加深认识,打成烙印。

第四课总结这种模式的优势——有了三篇同类文章的阅读,知识丰富了,认识深刻了,于是,总结一下这种模式的意义与长处,很有必要,可以建立感情,可以提高继续认识与积极使用的自觉性。

第五课思维训练——每一种思路,每一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思维路径,都需要经过具体落实的技巧训练。

这是将作者的思维能力转化为自己的思维能力的重要行为。

如果不经训练,作者的技巧还是作者的,自己只能捡一点皮毛而已,根本上不了手,等于白学了。

因此,这一步很重要。

通过训练,这种模式必备的思维能力就成为自己的技能了。

由读到写,从读到写,这是一个关键部位——从思维入手学习,然后学习其他值得学习的写作技巧。

第六课三步构思法——模式的实践应用。

前面从读到写了,从文字到思维,将作者的高明之处学来了,学了就要用,现在就要用到实践中去。

首先是构思训练。

遇上作文题目,先思考,这个模式能用来构思吗?效果是最好的吗?多种模式,比较选择,要养成习惯,经常思考,头脑才会活络,特别是关键时刻,要用在考试上。

因此,平时就得训练——这种模式在什么环境下使用是最佳的。

第七课构思训练——构思是一种技能,技能全靠多多训练,因此,我们专门安排一节课,大量训练,以熟练掌握。

第八课考场应用——考场上,作文题目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必须熟悉,必须研究,因此专用一课,帮助考生应对考试。

以上就是我们组织学习一种模式的过程。

依照这种步骤,看起来很麻烦,其实合起来不足96分钟,效率是很高的。

什么是《模式议论文写作教程》的思维模式,广义上就是这种模式——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思维模式——先看玻璃的这一面,然后吃透玻璃的另一面,在读中取得知识,在练中获得技巧,在写作中转化为综合写作能力。

有了实实在在的写作能力,还害怕什么考试作文题目?这就是读写结合,这就是高效转化。

二、微观上的思维模式——直接应对高考的思维模式模式议论文在考场上如何应用呢?很方便!只要你经过全程训练,掌握各种模式,考场上管保你怀揣十余种写作模式,胸有成竹进考场,从从容容得高分。

今年高考过后,我分别做过三次讲座,每次讲一个题目(全国性题目),每个题目我都介绍四种以上对应的模式,这说明模式议论文介绍的16种模式对付各类高考题目绰绰有余。

今天,我们以全国作文二号卷为例,来看看模式议论文各种模式的广泛适应性。

先看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

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如何破解这个题目?我们的意见是分为几个层次进行分析概括:第一层,抓住故事的主要矛盾分析。

应该明白,凡是有人物特别是多个人物出现的题目,其间必有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分析是最聪明的做法。

本题的主要矛盾是军方人士与统计专家沃德见解不一的矛盾,因此分析矛盾的核心是首要任务。

由此:1、分析军方人士只见战机外在弹痕的现象,不见机身内在完好的实质,由此提炼出论点:不要被表面现象蒙住眼睛,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2、分析军方人士只见返航军机弹痕的统计,未思损耗军机受伤的状况,由此提炼出论点:不要以部分代整体,应该全面分析不能片面看问题。

这两个侧面应该是核心问题,属于第一代直接分析。

在这方面立论,价值也会更高。

第二层次,分析矛盾的原因。

这尽管也属于矛盾范畴,但毕竟是第二代间接分析,不是直接因素,其价值多少会减轻一些,如何评价,就看考官的掌握以及自己的论述技巧了。

比如,下面三个方面都是对沃德个人素质的分析。

虽然与核心事件相关,但毕竟有距离了。

3、分析沃德见人所未见,提炼出论点:科学思维的精明。

4、分析沃德发人所未发,提炼出论点:发表独见的勇气。

5、分析沃德之力排众议,提炼出论点:坚持真理的韧劲。

如上三个侧面的分析,来自主要矛盾,不是主要矛盾,价格有所放低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层,由主要矛盾派生出来的属性,属于由主要事件引申出来的内容。

引申之谓,引而申之,已经由此及彼了,自然属于派生出来的新的意义。

例如:6、分析军方最后接受沃德意见,提炼出论点:兼听则明。

7、分析军人人士糊涂,统计专家精明,提出论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两种分析,从根本上说,已经离开了维护军机本身,离开了核心矛盾本身,已经属于第三代意义了,可以说属于引申义了,距离更远了。

以之立论,未尝不可,但价值应该是打折扣了。

第四层,完全离开矛盾中心,擦边球,甚至是离题而去。

如下两种分析与立论,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价值了。

因为,二者与故事的矛盾毫无关系,只是涉及事件的内容而已,不在故事的矛盾之中。

这样的分析与立论,应该说是失败的。

8、分析对战机的维护,提出论点:亡羊补牢。

9、分析调查战机上很,提出论点》防患于未然。

对于加强战机防护,军方与沃德并无矛盾,不属于争论范围,仅仅是故事必然涉及的事件而已,没有论述价值。

(二)构思由于这道题是材料作文,可以写为证明文,可以到外界寻找论据,因此,只要抓住一个切入点,引申出去,获得一个论点,写起来就灵活多样了。

思路之一,多要素模式(《模式议论文写作教程》第2号模式)多要素模式是万能模式,任何题目它都能对付,因为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字,都有要素。

你有要素,我就可以分析你,就可以写成文章。

所以,可以大声地说:“没思路,找要素”。

记住这6个字,学会要素分析,对于议论文写作而言,永远有路可走。

比如,军方人士依据统计数字做出判断,做出决定。

他们错在哪里呢?统计数据来自于返航的战机,而根本未考虑那些“牺牲”了的战机,所以,所得的数据是片面的,不能成为决策的全部依据。

军方人士犯的是片面看问题的错误,而沃德认识问题则是全面的。

由此引申出去,就是论述片面性的错误。

如何分析?办法是,联系实际,可以在无数个方面发掘其内在要素。

往哪里联系呢?有一篇文章是这样写的:其一,联系高考,为了追求升学率,各地各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危害在哪里?1、造就大批分数奴隶2、阻遏学生个性发展3、学生综合素质不佳其二,联系学生,有的同学过分强调个性发展,片面追求个性化,危害在哪里?1、容易桀骜不驯,离群索居2、容易格格不入,合作性差3、容易行为乖偏,我行我素其三,联系作文,有的同学过分追求的吸引力,片面追求语言美,危害在哪里?1、只重形式不重内容2、华丽语言掩没主题3、过分雕琢因词害意其实,可以联系的内容多着呢,因为凡是“片面的”,都是错误的,所以,不管你往哪里联系,都能找到错误要素。

思路之二,外三层模式(《模式议论文写作教程》第9号模式)如果我们抓住沃德,还可以这样分析——外三层分析。

所谓外三层分析,就是把人物优秀事迹往“个人——集体——国家”三个层次分析它的积极意义。

有些同学要问,仅仅沃德这点资料足够写成一篇文章吗?到哪里去寻找论据?答案都是肯定的。

只要你能分析,沃德的资料够用,因为我们是在分析道理,不是在证明。

怎么写呢?标题:一个创意万众得益开头概述故事,提出对沃德的总体评价。

然后直接着眼沃德行为的三层意义(个人——集体——国家、国际)一、沃德的独见,实现了人生价值。

注意,要分析出两个小的角度,有了这两个角度,才能具体分析。

角度一,既看到返航战机的表面伤痕,也看到战机内里关键机件的完好。

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到问题的本质。

角度二,既看到返航战机伤痕的统计,也看到(想到)“牺牲”战机的未能返航的原因,看到未能进入统计数据的数据,坚持全面性,避免片面性。

一个建议,发挥了关键作用,“二战”功勋,应该算沃德一个。

这一段论述沃德为“二战”作出重要贡献,是他人生辉煌的一页,属于个人层面的论述,不能溢出。

二、沃德的独见,强化了英美军方。

注意,还是得找到两个分析角度:角度一,由于沃德的独见,“牺牲”的战机肯定大大减少了,损失大大减少了,美英军方的力量加强了。

角度二,空军的有力支援,地面部队更主动了,双方的力量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个建议,似不起眼,可是,多少战机得到保护,多少飞行员得以保全,多少战局得以扭转,军队战斗力得到多大提升,这是难以计量的。

这是从直接受益者英美军方的角度论述的,属于战区层面的论述。

三、沃德的独见,优化了“二战”局势。

还是得分析两个角度:角度一,沃德的主张一定得到推广,在各个战区同时发挥作用,扩大了影响力,角度二,沃德的主张给法西斯与沉重的打击,促使他们更快走向灭亡。

英美是联军,是反法西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夺取制空权,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方面。

沃德先生的主张,对于战胜法西斯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以至于今天人还没有忘记他,把他当作英雄在怀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