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2讲 旅游开发与文化冲突
第12讲 旅游开发与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案例1
• 中外文化冲突有时候还会带来礼仪规则的冲 突。某文艺团体出国演出,团里指定一年轻 女演员负责照顾一位六十多岁的年长男演员 。出美国机场时,年轻女演员自然帮年长的 老师推行李车,机场一位工作人员见状马上 对这位男老师说,不应该让一位小姐推行李 而男士空手走路。在这里,西方的“女士优 先”礼仪规则和中国的“长者为上”礼仪规 则由于文化价值取向不同相撞了。
• 当然,有了孩子麻烦也会多一些。如法律规定年 龄未满14岁的孩子不能单独放在家里;不能打孩 子等等。这些对新到加拿大的中国人来讲,由于 两国的法律制度与道德观念不同,必然会带来一 些麻烦。举个例子,一位国内来的移民,有三个 孩子,最小的一个3岁。一次,在家里给最小的孩 子洗完澡后,光溜溜的照了张像。当把胶卷送去 冲洗时,不料洗出了麻烦来。人家一看,裸照, 立刻报案,罪名是儿童色情。当天就把他家的三 个小孩带走(可能是怕受到父母的迫害),过了 两个星期,才把孩子送回来。但是规定父亲不能 回家,要等到法庭审理以后再做决定。
•
近年来,古镇旅游及边缘地带的民族旅游 越来越受到居住在繁华大都市的人们的青睐, 因为这类旅游较之博物馆旅游、民俗村旅游更 真实、更有生命力,更适合于体验型旅游市场 的发展要求。然而,随着这类旅游地的日益红 火,旅游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其中比较受到大众关注的就是旅游与当地居 民生活环境的冲突。 • 由于保护意识淡薄,传统民居、历史建筑 被新建的方形建筑弄得支离破碎,古村古镇风 貌受到日益严重的侵害,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 正在逐渐消失。
旅游开发与文化冲突
主要内容
• 1旅游过程中的跨文化交 流、旅游的跨文化交流障 碍与适应 • 2、旅游对当地文化传统 的冲击
1、旅游的跨文化解读
• 旅游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过 程。从跨文化角度考虑,对旅游产业影响 较大的文化因素有价值观念、社会关系规 范、民族习俗、旅游者个性心理因素、代 码系统等。
对策
充分挖掘旅游的真实性,加强文化的认同和整合
• 真实性(authenticity)是一个西方概 念,又被译作原真性、本真性、原生性、 可靠性、准确性等,它的英文本义是表示 真的、而非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 忠实的、而非虚伪的,神圣的、而非亵渎 等含义。“真实性”作为一个术语,涉及的 对象不仅是有关文物建筑等历史遗产,更 扩展到自然与人工环境,艺术与创作、宗 教与传说等。 • 真实性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引入旅游 动机、旅游体验(tourist experience) 的研究中的。
•
从旅游规划的角度,真实性是规划者、管理者的一 种规划、管理方法;真实性意味着技术问题。如何将 旅游产品设计得具有高度真实感,以提高游客满意度 、体验到“本真”的自我,决定着旅游产品能否成功 。景区规划者、管理者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创造真实: • 1.通过各种让游客的方式来创造真实 • 首先,通过直接体验让游客感觉“真实”的日常经 历。如与当地人一起吃饭、交流。
文化冲突案例2
• 美丽如画的加拿大,绝对可以说是儿童的 天堂。当家里有了孩子后,便可以领取牛 奶金,如果是低收入的家庭,孩子上托儿 所的费用政府还有补贴。对于孕妇同样有 优厚的待遇。首先,每月一次的免费检查 。其次,每个星期可以参加一次社区办的 妈妈班,接受一些育儿的知识,还有吃有 喝、有得拿。还有,每个星期一袋4升的牛 奶、一罐纯果汁,两个星期一打鸭蛋。
• 文化差异:中国亲朋好友合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 便,邀请别人来访无需为对人则没有 串门的习惯。一年内遇到大节日,亲朋好友才到 家里聚一聚。平时如果有事上门,实现要有时间 确切的预约。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随时随地随 便上门时不礼貌的行为。因此,美国同事对“有空 来坐坐”这句话只当作虚礼客套,不当作正式邀请 。无事打电话闲聊也是美国人视为打乱别人私人 时间和活动安排的行为。若想邀请美国人上门, 应当诚意的与对方商定一个互相都方便的时间。
• •
第五,让景点与名人联系,推销“真实性”。 第六,基于传统技术、通过质量控制、组织培训 项目等,保持地方舞蹈、音乐、戏剧表演以及艺术和 工艺的真实性和创造性。即艺术和工艺必须根植于历 史传统以及目前生活。
•
3.旅游组织形式。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倾 向明显,旅游者在旅游中以尽情享受自己 的游乐时间与空间为最大乐趣,散客旅游 方式深受大多数人的喜欢。中国人有强烈 的群体意识与不喜欢冒险的性格,中国人 在出国旅游与国内长距离旅游中,多喜欢 组团的形式,人们认为这样可以相互照应 ,近距离旅游也喜欢和家人朋友一起,个 人单独出游的情况比较少。
2、旅游对当地文化的冲击
• • • • • • • • • • • • 旅游对当地文化传统的冲击 (一)旅游地居民的态度变化 (二)外来文化的影响 (三)道德退化现象 (四)对语言的影响 (五)对宗教的影响 (六)文化移入 旅游对当地社区的影响 (一)古镇过度商业化 (二)工艺品过度世俗化 (三)习俗节事过度娱乐化 (四)社会结构趋于复杂化
• •
•
• •
真实性主要包括四种含义,即逼真、真正 (genuineness)、原初(originality)、权 威(authority)。 真实性是指“可靠的”、“有说服力的”, 博物馆专业人士在生产出让公众相信的展品 时,以达到模仿的可靠性; 其次,真实性意为历史的准确、完美的模仿 ; 第三,真实性意为“原物”,与复制品相对 ,从这个角度看,任何复制品都不是真的; 第四,真实性指“权威的”、“批准的”( certified).
•
第二种真实化的形式是客 观主义者的真实性,即根据现 有知识,依据原物的条件和位 置展示过去的工艺品。当然, 这种真实化形式也是非常强调 仔细认真挑选,深思熟虑展示 的;在其背景范围内,不得含 有其他任何不协调的成分。 • 第三,推销”自然”是普遍 采用的形式,如推销村寨周围 的高山、河谷、温泉等。 • 第四,通过强调位置进一 步推销“真实的”经历,即让 游客觉得“正是这里”曾发生 或将要发生某些重大的事件。
•
丽江:近年来,丽江旅游业异常兴旺,数百万游 客给古城带来了无限商机,吸引着大批外地人到丽 江古城租房开店。然而,本地人对这些“商机”却 似乎有些不以为然,他们更向往“现代化”的城市 生活。于是,他们把古城的旧屋出租给外来者,自 己则搬到新城去住。就这样,大量原住民搬出古城 ,大批外地人搬进古城。据当地一份资料显示, 1996年以前,古城内有原住民3万多人,而今只有 6000余人,留守者多为老年人。 • 当地人是当地文化的传承者,古城、古镇里没有了 人与人、人与景的融会贯通,古城镇将是一座没有 生气的“死城”。 • 试想:古城里的居民都不愿意在这生活,都把房间 出租出去,那么这个古城还具备申报遗产的文化优 势吗?对游客还会有长久的吸引力吗?
• 2.旅游目的地选择。西方人信奉天人对立的自然 观,富有冒险精神,喜欢选择非旅游地区或人迹 罕至的旅游地,喜欢新奇而不同寻常的旅游场所 。挺拔的高山、湍急的大河、险象环生的丛林、 民族文化丰富和异域特色浓厚的偏僻地区是西方 旅游者感兴趣之地。中国人信奉天人合一,喜欢 小桥流水、波澜不惊的景观,在目的地选择上容 易受到别人以及社会流行的影响,不喜欢具有冒 险性质的旅游活动,所以在旅游节假日,泰山、 长城、故宫、黄山等地总是人满为患。
几个例子
• 周庄:这几年旅游很火热,生意好做,一般小店一 年三四万元,很多人背着管理部门偷偷破墙、破窗开 店。周庄门窗原有一百多种风格和式样,由于人为破 坏,导致很多样式不见了。 • 乌镇:距今1300年历史,镇上保留着一大批明清时 期的江南水乡民居建筑,2001年仅门票收入就6000万 元,按说旅游带来的经济收入让当地居民获利不少, 他们理应感到幸福满足了。可2004年夏天,居住在乌 镇东大街的低矮、木结构房屋内的几十户居民因为忍 受不住闷热又潮湿的日子煎熬,纷纷向管委会“请愿 ”要求管委会为他们安装空调。这个要求被管委会以 大量安装空调会破坏古镇原有风貌为由否决。
•
4.旅游消费支出。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的旅游消费具有节制现时消费、 重视物质产品消费和重视饮食的特点,把 娱乐性消费看得很重,轻视发展性消费, 所以中国人很少光顾博物馆、艺术馆等具 有学习与发展性质的场所。西方人重视娱 乐消费的同时,也经常光顾或参加各种可 以提高个人知识与修养的旅游场所与旅游 活动。
旅游文化的观念冲击
• 旅游者在异国他乡,往往会受到文化观 念的冲击。如法国人大恩所著的《十二亿 火星人——一个法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一 书中记叙他在北京到广州的火车上,邻座 的中国人在三分钟内,就看完了作者在中 国拍摄的一本厚厚的影集,这是因为这本 照片集只有风景照而没有作者的留影,所 以中国旅客提不起兴趣。而中国人为了欢 迎他远道光临,请他吃狗肉和蛇肉,使实 行动物保护主义的法国人感到难以理解。
文化决定旅游者的消费观念与行为规范
• 旅游者由于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旅游消费 观念与行为规范的不同。如由于宗教信仰 的缘故,西方人在出游时很避讳“13”这个 数字,出游的时间、住宿的楼层与房间号 码都要回避这个数字。在饮食中,美国人 不吃蜗牛、印度人不吃猪肉、犹太人吃鱼 类不吃猪肉等。在宴席中,中国人喜欢劝 酒,甚至灌酒,而西方人认为是不礼貌的 。
文化是解读旅游者行为的密码
• 旅游者作为旅游的购买者与消费者,其 旅游行为受到心理因素、个人因素、社会 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生活在不同文化 环境中的人们受到各自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在行为上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在旅游行 为的研究中,文化是解读旅游者行为的密 码。 • 一般来说,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表现 在以下方面:
文化冲突案例3
• 一位美国教师在中国任教,中国同事总是 对她说:“有空来坐坐”。可是,半年过去了 ,美国同事从来没有上过门。中国同事又 对她说:“我真的欢迎你来家里坐坐。如果 没空的话,随时打电话来聊聊也行。”一年 下来,美国同事既没有来电话,也没有来 访。奇怪的是,这位美国人常为没人邀请 她而苦恼。
•
最使法国游客大为震惊的旅游项目,是参观广 州著名的农贸市场。他们为药类柜台中陈列的海 马、蝎子、蛇、蜈蚣、蜥蜴、青蛙的干尸而诧异 。在农贸市场的生禽肉类柜台,法国人看到了大 量乌龟、猫、鱼、鹌鹑、鸡、青蛙、鸭子、螃蟹 、黄鳝、鸽子等各种动物,被关在笼子里正在挣 扎。他们甚至看到了卖兔子的商户为了在顾客在 购买时节省时间,把兔子活剥皮,这一幕让法国 游客看得毛骨悚然。从而得出中国人对动物冷酷 的结论。 • 个体进入不同文化环境时将体验到文化冲击 (cultural shock)。文化冲击是指“由于失去了 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 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