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最新)向星巴克学市场开拓—发现你喝咖啡的秘密

【精品】(最新)向星巴克学市场开拓—发现你喝咖啡的秘密

向星巴克学市场开拓
发现你喝咖啡的秘密
这不是一杯咖啡,
这是一杯星巴克!”
看点:星巴克的咖啡价格稍高于同类产品,但是这没能阻止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走入星巴克,原因就在于星巴克发现了消费者对咖啡饮品的新需求,在它的杯子中装满的不仅是咖啡,还有浓郁的咖啡文化。

当星巴克浓郁的咖啡味道飘向街道时,西雅图苏醒了。

尽管盘踞着微软和波音两大世界顶尖公司,但对于西雅图的市民来说,这座城市的一天是从一杯咖啡开始的。

事实上,无论是西雅图、纽约、东京,还是北京,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星巴克,花上比其他咖啡馆可能贵一点儿的价格品尝一杯。

这不是一杯咖啡,这是一杯星巴克。

”痴迷于星巴克的人会这样解释。

而一项研究表明,消费者所追
求的商品不仅要满足最基本的要求,还要帮助他们传达出其他信息,比如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或是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同样,消费者还认为,小小的奢侈有助于他们管理生活中的压力,并更好地调配自己的时间,达成愿望。

出于这样的原因,星巴克得以进入〈〈福布斯》的奢侈品排行榜,位置甚至超过知名化妆品品牌雅诗兰
黛。

一个美国人在意大利的奇遇
1983年,星巴克的前任总裁舒尔茨出差到米兰参加商展。

他走在街头,发现浓缩咖啡馆一家接一家,
而且都挤满了人。

意大利人早也来、午也来,到了傍晚下班还是先到咖啡馆转一圈才回家。

大家一进门好像就碰到了熟悉的朋友,在歌剧音乐中彼此聊了起来。

事实上美国人已经在自家的壁炉旁喝了上百年的咖啡,而那时的星巴克也已经卖了10多年咖啡豆。

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放松的气氛、交谊的空间、心情的转换,才是咖啡馆真正吸引顾客一来再来的精髓。

大家要的不是喝一杯咖啡,而是渴望享受咖啡的时刻。

我们有一个憧憬:为咖啡馆创造迷人的气氛,吸引大家走进来,在繁忙生活中也能感受片刻浪漫和新奇。

”舒尔茨把星巴克打造成办公室和家以外的第三空间,但是对于入门门槛不高的咖啡生意而言,星巴克还要持续不断地发现潜在的那些第三空间
第N个第三空间
事实上,星巴克在如何发现消费者的新需求的工作,从选址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

比如在中国,星巴克选择在商业区。

这里的白领们因更多地接触国际文化而更需要和更容易接受咖啡饮品,同时他们也更需要有一个调节压力的驿站”。

但在欧美,人们在家里就有喝咖啡的习惯,星巴克要满足的是人们走出家庭之外享受咖啡的需求,因此那里的星巴克主要集中于社区。

而这个社区有着更丰富的概念,它是一个功能更加综合、丰富的区域,是欧美人除了工作圈之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交场所。

在北京,星巴克甚至做到在道路两边各开一家,这样人们就省去了过马路的麻烦,或者一家店里客人多没有空位的无奈。

虽然这样做,有时会导致单一店铺的经营业绩下降,但从整体上看,星巴克的收入增加了。

在北京,如果你是一位星巴克的发烧友,一定对星巴克摇曳的灯光、舒缓的音乐不陌生,除此之外,星巴克各分店每
周必须为顾客开设一次咖啡讲座。

”美大星巴克咖啡公司的杨亦农这样解释。

原因很简单,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对咖啡的了解远不及茶。

人们需要专业的指导,来了解和接受咖啡这种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较新型的饮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新的生活方式。

在这一点上,星巴克做到了。


而对于那些已经爱上星巴克的顾客来说,在店里享受咖啡的美味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星巴
克开发了各种系列产品,从各种咖啡的冲泡器具,到多种式样的咖啡杯。

比如家庭咖啡制作套装”就是专
门针对这类顾客开发的产品。

为了达到最好的口感,制作咖啡时咖啡与水的比例关系应为每10克咖啡配180毫升水。

这对大多
数消费者来说,是很难掌握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们专门设计了10克咖啡勺。


事实上,星巴克还在持续不断地发现消费者的新需求,而这种需求也超越了最基础的咖啡产品。

凤凰
卫视著名主持人陈鲁豫就是咖啡加甜点这一组合的坚定倡导者,如果顾客还不知道如何搭配的话,顾客可
以向任何一家星巴克寻求帮助,在这里他们能够接受到专门的指导,当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顾客
享受到最极品的咖啡。


星巴克甚至将自己的用心拓展到食品领域之外。

咖啡豆销售商出身的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大开咖啡店
的同时,也没忘记自己的老本行,但是他们比过去20年做得更出色。

咖啡豆放置时间长了会流失香味,
这是让许多消费者头疼的一个问题,而星巴克则推出了香味锁(flavor lock),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在咖
啡包装袋上有一个星巴克的圆形标志,而这里就是这个锁的位置。

它的功能就是人们只可以将袋中的空气挤压出来,而外面的空气却不能进入袋中。

这样就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咖啡豆保存期间的原味。

而除了咖啡豆、饮料和食品之外,在美国的星巴克店里,顾客还可以购买音乐光盘,或者在店里的电
脑数据库存储的数千首歌曲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做成非常个性化的光盘。

只要花 6.99美元,就能买
五首歌曲,超过五首的每首要再加一美元。

而中国的星巴克则推出了更加本土化的服务,在中秋节、圣诞节等节日期间消费者将可以购买有着精美礼盒的礼品套装。

虽然这在星巴克整体营业额中所占比例还比较
小,但是这两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

星巴克正欲将自己再打造成一个礼品中心”。

这样顾客不仅可以在店
内品味星巴克的饮料和享受幽雅的环境,同时他们购买礼品,还把星巴克体验”带给更多的人,成为传递
星巴克文化的多米诺骨牌”之一。

如何持续发现消费者的需求
星巴克是如何做到保证持久品质并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呢?这里有隐藏着很多决定成败的细节上的努力。

例如,你是否注意过星巴克咖啡杯上的几个小方格?也许很多人根本没有注意过这些细节。

其内容包括低咖啡因、牛奶、糖等等。

它们的作用不可小觑。

顾客在点咖啡时,告诉合作伙伴,星巴克对自己员工的称呼、自己的要求,合作伙伴就按照顾客的要求制作咖啡,并在小方格处做出标记。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星巴克不断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动态。

当星巴克把纯正的意大利式咖啡介绍到美国后,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追捧。

但是要把这种最难量化的感觉,日复一日、在全球9000家门市精准复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样,大量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仅仅在2001年,星巴克就进行了上百万小时训练,平均全球每人每天要接受近1小时的训练。

培训的内容
包括咖啡知识与制作技能两个主要部分。

其中酿制咖啡的每个细节都要进行反复练习,直到每个动作都成为习惯。

每杯浓缩咖啡要煮23秒,拿铁的牛奶至少要加热到华氏150度,但是绝不能超过170度……
试着把牛奶加热到华氏190度时的感觉,你就会明白顾客抱怨的原由了。

”星巴克试着这样告诉自
己的员工们。

当然还有更多的细节,如商品陈列的方式、甚至是打开咖啡豆包装袋、贴上包装卷标这样的地方,都有明确的规定。

比如装好1磅的咖啡豆后,卷标一定要贴在星巴克标志上方1英寸,然而,顾客的
需要并不会单纯地停留在咖啡的味道上,当顾客走进来时,10秒钟之内就要得到合作伙伴的眼神接触。

在星巴克的总部西雅图有一份全球咖啡资料手册(global coffee menu board) ”,将星巴克几十年里最受欢迎的经典咖啡产品汇聚起来,在全球的所有星巴克店里都可以找到这些统一质量标准的产品。

而新产品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销售,确定为长期饮品后才会被加入手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