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


重点问题:
• • • • •
1、货币制度的涵义及其主要内容; 2、货币制度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 4、国际制度的演变过程; 5、现阶段区域性货币制度的类型。
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构成
• 一、货币制度的含义及目的 • 涵义:货币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 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 目的:建立货币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货币和货币流 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的发挥各种职能。
第三节
货币的本质
• 自货币产生以后,人们不断对它的本质进行论证探讨,形 成了不同的学说。 • 一、货币金属说 • 这种观点认为,货币即贵金属,贵金属即货币。金银是一 国真正的财富。国家和个人要想富强,就必须得到越来越 多的金属货币。 • 二、货币名目说 • 这种观点认为,货币不是财富,是商品价值的符号,是观 念的计算单位
பைடு நூலகம்、金属货币
• 涵义: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如铜、银、金 等作为材料的货币。 • 一般来说,用贵金属作币材是在铜以后, 逐渐过度到银,最后过度到金。 • 以黄金作为货币是金属货币发展史上的鼎 盛时期。
四、纸制货币 • 纸制货币有两种:一种是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 的,理论上称为银行券;一种是国家凭借权利发 行的,理论上称为纸币。 • 银行券和纸币都是纸制的货币符号,它们本身都 没有价值。 • 现实中各国政府发行的纸币与中央银行发行的银 行券是相同的和可并行流通的,都属于信用货币 。
• •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及其 演变
•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涵义及其内容 • 涵义: • 国际货币制度亦称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 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 内容: • (一)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 (二)汇率制度的安排 ; • (三)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第四节
• • • • • •
货币的职能
马克思认为,典型的货币——黄金具有五个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一、价值尺度 (一)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这是货 币的基本职能。 (二)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其作用主要是为各种商品定价。 (三)货币之所以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与其他商品一样 都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具有相同的质,即价值。所以在量上就能比较。 (四)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给商品标价,这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只是观念上或想象的货币。
二、流通手段 • 涵义:流通手段是指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 介。 • 流通手段 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不能是想象的或观念 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三、储藏手段
• 涵义:储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或 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 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 货币产生至今,其形式已发生了不少变化 ,从定值货币发展到现在的信用货币;货 币储藏的形式也在变化,从足值货币金银 的形式储藏到当今信用货币———价值符 号的替身作为价值储藏的典型形态。
四、支付手段 • (一)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 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 (二)货币的这个职能直接产生于以延期付款方 式买卖商品的活动之中。 • (三)在商品以赊销方式买卖时,卖者变成债权 人,买者成了债务人。
五、世界货币
• (一)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 当一般等价物,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 (二)世界货币职能具体表现为: • 1、作为国际市场上的支付手段,用于平衡国际收 支差额; • 2、作为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用于购买外国商品; • 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
• 一、货币是几千年前才出现在人类生活中 • (一)人类社会在地球上已有百万余年的历史,货币只不 过是几千年以前才出现的事情。 • (二)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到,货币的出现,是与 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 二、古代货币起源 • (一)中国古代的“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先王为解决 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供后人使用的。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 (一)确定货币材料 • 货币材料简称“币材”,是指用来充当货 币的物质,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构成不 同的货币本位,如确定用黄金充当货币材 料就构成金本位。
(二)规定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指货币制度中规定的货币计 量单位。货币单位的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二是确定货 币单位的“值”。
货币的起源
• (二)西方则提出过“创造发明说”“保存财富说”等学 说。 • (三)只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才科学完整地解释了货币 起源之迷。 • 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 • (一)马克思对货币理论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40年代,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资本主义在西 方一些主要国家中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与之相伴随,对 于商品货币的理论探索也有了三四百年的历史。正是这样 的基础上,马克思第一次对货币问题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 ,揭开了“货币之迷”。)
货币银行学
主讲:兰州商学院 秦领
《货币银行学》教学安 排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二、学习教材 三、教材基本内容和体系结构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内容提要: • 本章主要阐述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货币形式的 演变及信用货币形式,货币的各种职能与作用, 货币流通的实质、形式和货币流通规律。
重点问题 1、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 2、货币形式的演化及信用货币形式; 3、货币的各种职能与作用; 4、货币流通的实质、形式和货币流通的规律.
(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 涵义:其又称为纯粹的信用货币制度。它是在“布雷顿森 林体系”退出历史舞台后,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各国 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 特点: • 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它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 款构成; • 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 • 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
货币的起源
• (二)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科学地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 (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产生初期的原始社会中,既不存在商品也 不存在货币。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劳动产品 也转化成了专门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也就产 生了不同的价值形式。) • (三)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 商品的价值形式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在货币形式下,就 产生了货币。因此,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是价值形 式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 3、银行券可以自由兑现银币或等量白银。 • 4、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二)金银复本位制
• • • • 涵义:即指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基本特征: 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法定币材。 金、银铸币都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国境,都有无 限法偿能力。 • 实行金银复本位制后,大量金、银铸币进入流通,满足了 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也暴露了这种货币制度的不稳定性。 在实行“平行本位制”下,出现金价、银价两种价格,引 起价格的混乱,给商品流通带来了许多困难。在实行“双 本位制”下,又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五、存款货币
• (一)存款货币是一种可签发支票的存款 。 • (二)存款货币和现钞合称为“货币”, 它们属于M1的范畴。 • (三)银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也是货币 ,只不过不能直接转帐结算,它们称为准 货币,属于M2的范畴。
六、电子货币
• 涵义:电子货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储蓄 和处理的电子存款和信用支付工具。 • 电子货币的出现,是现代商品经济高度发 达和银行转帐清算技术不断进步的产物,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运用起来较传统货币 更为快捷、便利和准确。
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一)马克思从劳动价值理论入手,通过分析商品交换的发展进而分 析货币的起源从中抽象出货币的本质,得出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 价物的特殊商品的结论。 • (二)货币首先是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 (三)货币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它与其他商品的区别是: • 货币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成为一般的交换手段。 • 货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和一般的使用价值。货币商品从它的自然属 性来说,也有其专门的使用价值,如金可作为饰物的材料,但更重要 的是它能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货币的使用价值二重化了。
(三)金本位制
• 涵义:即指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 类型:主要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本位制三 种形式。 • 特点: • 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 辅币与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 金币。 • 货币发行准备全部是黄金。 •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第二节
• 一、币材
货币的形式及其演变
• 涵义:币材是指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 • 特点: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易于携 带。 • 货币材料的演变:货币材料的演变是以实物开始 ,发展到金属货币,再发展到货币商品的代表— —纸币和信用货币形式。
二、实物货币
• 涵义: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 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来充当货 币。 • 历史上最初的实物货币形式各国、各地各 不相同,但都是从一般物品中选择的。 • 实物货币的局限性
第四节
货币制度
内容提要 • 本节主要分析说明货币制度的涵义,内容及其构 成,国家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我国现行的 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区域性货币 制度。
基本概念 • 货币制度 主币 辅币 货币单位 无限法偿 格雷欣法则 金本位制 国家货币制度 布雷顿 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区域性货币制度
(五)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辅币都是国家铸造发行 的,但本位币即金属货币基本上实行自由铸造; 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各国逐渐通过法律把银行券 的发行权收归中央银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