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纳加工

微纳加工


8
2、应用
侧壁光刻最初的工艺是光刻胶制作支撑结构,用
PECVD技术在光刻胶结构上沉积SiO2薄膜,用RIE (CF4气体)去除顶部的SiO2薄膜,最后用氧等离 子体去除光刻胶支撑结构。后来进行改进免去了 SiO2薄膜沉积环节,而对光刻胶结构进行硅烷基化 处理。
硅烷基化工艺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硅原子植入光刻
13
2 、应用
硅线条在RIE(反应离子刻蚀)过程的演变 RIE方法制作的纳米硅尖阵列
由上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加,一方面刻蚀的深度增加,另一方面图形顶部的横向尺寸 减小。
14
2 、应用
这是另一种横向抽减方法是:通过氧化将一部分硅转化为 二氧化硅,然后利用化学湿法腐蚀将二氧化硅部分腐蚀掉, 从而形成尖细的硅结构。常使用的腐蚀材料是氢氟酸,由 于刻蚀深度有限,故需要多次进行“氧化——腐蚀”的循环 过程。反之,也可以将硅腐蚀,保留二氧化硅,形成非常 窄细的沟道。
3
一、侧壁沉积法侧壁光刻
1、定义
2、应用
4
1、定义
所谓侧壁沉积法,是通过向侧壁沉积薄膜材料的方法 制作窄细线条结构,通常又称为侧壁光刻或边缘光刻。
5
2、应用
侧壁沉积法的加工过程:
(a) 用传统光刻与硅刻蚀方法制作大尺寸的支撑结 构 (b)在支撑结构外表面沉积一层二氧化硅薄膜材料 (c)将支撑结构顶部与底部的二氧化硅薄膜通过刻
(d)通过反应离子刻蚀将顶层的光刻胶剥离, 使其只露出锥尖部分 (e)作为支撑结构的硅全部腐蚀清除,留下 开口的金属锥形结构
11
上图为该工艺过程的说明
二、横向抽减法
1、定义 2、应用
3、目的
4、其他方法
12
1、定义
横向抽减加工方法: 横向抽减法是将一个宽图形从两侧逐渐抽减使之最后变 成窄图形的方法。 利用化学湿法腐蚀的各向同性和反应离子刻蚀的部分各 向同性,是实现横向抽减的一种有效途径。使用这一技术 的关键是要尽可能使刻蚀达到各向同性,即达到尽可能显 著的横向刻蚀。
氧化削尖工艺过程 15
3 、目的
横向抽减法希望刻蚀或者腐蚀过程尽可能各向同性,但各
向异性的湿法腐蚀也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腐蚀方法来实现横
向抽减的间接加工。例如KOH对硅的腐蚀是各向异性的,腐 蚀速率与晶面指数有关,通过设计特殊的掩模图形可以实现 所要求的纳米结构。
16
4 、其他方法
我们也可以通过“修剪”的方法来将宽粗结构变为窄细结 构。其中聚焦离子束(FIB)是一种最好的,最灵活的微纳米 修剪技术。FIB既可以实现微纳米尺度的溅射刻蚀,也可以实 现微纳米尺度的溅射沉积。FIB最成功的例子是修剪计算机硬 盘的读写磁头。 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光刻分辨率的情况下获得高分 辨率的图形结构。例如巧妙运用正型光刻胶与付型光刻胶的显 影特性的差别,可以实现远小于光学曝光分辨率的图形。 窄细结构的电极在量子电子学研究和生物学中单分子行为 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这种结构的间隙一般要求在10nm 以下,传统的光刻与刻蚀技术很难获得如此小的电极间隙。一 般,我们可以通过横向抽减法和横向添加法来获得。
工艺过程的说明
10
线条图形是最容易由侧壁光刻法实现的图 形。 也可以形成其他的图形,但需要巧妙设计 支撑结构图形。 如果支撑结构的侧壁不垂直,可以将侧壁 的薄膜保护起来。保护的方法之一是将支 撑结构掩埋,只留出顶部供刻蚀。如下图
(a)通过反应离子刻蚀硅形成硅的锥形支撑
结构 (b)沉积金属薄膜
(c)将附有金属薄膜的锥体用光刻胶掩埋
26
垂直抽减+碱性腐蚀各向异性
利用单晶硅在碱性腐蚀液中的腐蚀是各 向异性的特点在SOI硅片上可以控制当 “V”形槽的锥底刚好在到达二氧化硅夹 层时停止腐蚀。
小孔
从反面实施硅深刻蚀,将硅的“把手 层”去除,并刻蚀清除二氧化硅夹层, 正面的“V”形槽的尖锥顶就变成了一 个透明孔。
27
优势
这种技术已经用来制作沉积加工用的纳米阴影掩膜,并 获得最小100nm的沉积图形。这种小孔的制作不涉及任何高 分辨率光刻设备,制作成本大大降低。
束辅助沉积。聚焦电子束的沉积结果更准确但效率较低。
19
2、应用
(1)利用类似的技术可以用来缩小孔的直径。 步骤:①薄膜沉积,孔缩小的程度与薄膜沉积的厚度有关; ②通过各向异性刻蚀去除衬底表面和孔底的薄膜; ③图形转移。 (2)利用这一个技术也可以密封的沟道。 步骤:①通过各向异性刻蚀获得矩形沟槽; ②通过各向同性刻蚀将矩形沟槽变成圆形截面沟槽; ③薄膜沉积,保护沟槽的开口 ④通过原子层沉积(ALD)填充沟槽内壁,随着沉积 层的加厚,最后将沟槽封死。
2、工艺步骤
纳米球阵列掩膜制作点阵结构的过程包括:纳米球 自组装、蒸发镀膜、去除纳米球掩膜层等步骤。
32
2、工艺步骤
1、纳米球自组装:利用普通甩胶机将含有纳米球的悬浮 液旋转涂覆到样品表面,通过纳米球间液体毛细管作用 形成规则排列,形成纳米球阵列掩膜。 2、蒸发金属镀膜。镀膜厚度为10~20nm。 3、酸中溶解 将镀膜后的样品放在氯乙酸中,将聚苯乙烯纳米球溶解, 最后在衬底材料表面留下纳米金属点阵。
29
优势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将交替生长层中的一种材料腐蚀
清除而保留另一种材料,形成高密度纳米线条结构。 这些线条的宽度只与MBE生长层的厚度有关。用这 种技术可以间接制作出间隙只有23nm宽的分离电极 结构,还制作出只有6nm间距的纳米压印印模。
30
五、 纳米球阵列法
1、定义 2、工艺步骤 3、纳米球阵列掩膜 4、优势与局限
胶表层的工艺,经过处理后的光刻胶能够有效阻止 氧等离子体的刻蚀。通过控制工艺条件可以有效控 制硅原子在光刻胶层的扩散深度。最后形成的结构 是掺有硅原子的光刻胶结构,它可以作为反应离子 刻蚀掩膜而将线条图形继续转移到衬底材料上。
9
3、优缺点
侧壁光刻技术自从报道以来一直被沿用至 今,基本原理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不 同的支撑材料与薄膜材料的组合,但无论 何种材料组合只要满足前述两条件,均可 以实现侧壁光刻。 优:侧壁光刻是一种低成本制作纳米图形 结构的方法,尽管制做程序要比直接光刻 方法复杂一些。 缺点;侧壁光刻法制作的图形形状受到支撑 图形的限制。
33
图示金属点阵
如图所示,这些只有几十个纳米的金属点 阵可以用于量子点器件、高密度磁存储器 件等应用。
34
纳米球阵列刻蚀掩膜
纳米球阵列可以做刻蚀掩膜,将纳米球阵列的间隙 图形转移到衬底材料上,此处需要二氧化硅纳米球 阵列做掩膜,刻蚀形成纳米孔的点阵。 二氧化硅纳米球阵列还可以作为微透镜阵列。每一 个二氧化硅都是一个球形透镜,可以将入射光汇聚 成一点。
31
1、定义
纳米球阵列法是利用自组装技术在在衬底表面形成 规则排列的聚苯乙烯纳米小球阵列。 这些尺寸均匀一致的小球铺在衬底材料表面,在球 与球之间的间隙会形成规则的点阵图形。 当向纳米球覆盖的表面进行热蒸发沉积金属薄膜时, 蒸发材料的分子只能通过球与球之间的间隙沉积到 衬底材料表面。纳米球阵列起到了掩膜的作用。
7
2、应用
侧壁沉积法制作的线条结构的线宽不决定于光刻的分辨率, 而决定于侧壁薄膜的厚度,因此称为侧壁光刻。 成功实现侧壁光刻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要保证支称结构的侧壁足够垂直,这样清除顶部薄膜 时不会损伤侧壁的薄膜 二、在腐蚀去除支撑结构材料时刻蚀或腐蚀化学对薄膜材 料无影响,这样才能保证在清除支撑结构时薄膜结构能完 整保留下来。
表面沉积Si3N4 PECVD工艺
表面平整化 清除多余部分 化学机械抛光工艺 反应离子刻蚀方法
25
3、材料要求及应用领域优势
这一间接加工技术已经被用来制作纳米流体器件, 纳米流体通道宽度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小于100nm。
垂直抽减法的关键是要求支撑材料与沉积材料的刻 蚀化学不兼容,即刻蚀其中一种材料对其余材料无 损伤。
1、定义 2、工艺步骤
38
1、定义
多步加工是指通常只需要一步加工制作的微纳 米图形结构,由于加工分辨率的限制无法用一步 加工实现,于是将一步加工分解成多步加工。
23
2、工艺步骤

步骤: 1、低分辨率光刻技术(支撑结构) 2、热氧化工艺(表面转化二氧化硅) 3、PECVD工艺(表面沉积氮化硅) 4、化学机械抛光工艺(表面平整化) 5、反应离子刻蚀方法(清除多余部分)
24
2、工艺步骤示意图
支撑结构 低分辨率光刻技术
表面转化SiO2
热氧化工艺
蚀清除
(d)将刻蚀沟槽用光刻胶填平 (e)氧等离子体轻度刻蚀光刻胶,仅将凸起结构 顶
部的光刻胶去除,暴露出新鲜硅表面
(f)硅刻蚀,将二氧化硅侧壁包围的硅除去 (g)用等离子体将光刻胶去除,获得仅由二氧化硅
侧壁组成的图形
6
2、应用
右图是用这一工 艺获得的高深宽 比二氧化硅结构, 最小线宽可以做 到25nm,高达 700nm
间接技术:意指非直接光刻技术,图形结构的分辨率不
决定于某种光刻的分辨率。例如:当无法用电子束或者光学 直接曝光实现小于10nm的线条图形,可以先加工一个宽线条 图形,然后从线条两边一点一点的挖除,直到线条宽度小于 10nm。这也是所谓的间接方法。
2
间接加工技术的优缺点:
间接加工技术不是显而易见的“光刻+图形转移”的 加工技术,而是比较复杂的、通常涉及多道工艺环 节的加工技术。 间接加工技术通常不像直接加工技术那样具有普适 性和灵活性; 间接加工技术一般很难制作任意形状的图形结构;
36
4、优势与局限
如图所示,如果不是垂直辐 照,而是以一定角度入射, 并沿空间一定方向扫描,则 曝光得到的图形不是点阵而 是短线条阵列。
这一技术最吸引人之处是它的制作过程简单与低成本, 不需要任何复杂高昂的曝光设备。但局限性也很大, 点的直径与点阵的周期均受到纳米球直径的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