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第一项目《创新与科技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2、能力目标:学会把自己的好奇心转化为行动,初步尝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科学的发展靠创新。
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明确创新对于我国来说尤为重要;懂得好奇心是他们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教学重点:科技发展靠创新教学难点:由好奇到创新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分析法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1展示:歌曲赏析:《沿着创新的方向》教师:“沿着创新的方向,中华民族更加富强”。
沿着创新的方向,走科技创新之路。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创新与科技发展》。
课件2展示:课题【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教师过渡:下面,让我们走进第一个环节,感悟创新课件3展示:环节一感悟创新教师:发挥你的想象,展开你的智慧。
你能用6根火柴棒,摆出4个三角形吗?课件4展示:智慧园教师: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换种思维方式,或许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其实就是创新。
课件5展示:创新教师:所谓创新,其实就是一些新想法、新认识、新观点、新突破、新发明、新创造。
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课件6展示:生活中的创新教师:人们生活的所有这些改变,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的驱动。
所以我们说: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课件7展示: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体现了创新?:教师:不仅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创新,科技的发展也是不断创新的结果。
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9页“相关链接”。
课件8展示:比一比教师:可以看出,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创新的结果,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技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教师过渡: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忆往昔,我国古代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
你能列举我国古代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课件9展示:忆往昔教师:在明清以前,我国的科技成就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但近代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缓慢,究其原因,鲁迅先生如是说…...课件10展示:说一说请同学们思考,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改变我国科技落后的局面,赶超发达国家?教师过渡:忆完往昔,再看今朝,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课件11、12展示:看今朝教师:科技创新成果的出现及其应用,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由此我们可以感悟到,科技创新对我国发展和民族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创新不仅对经济发展,而且对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要鼓励创新,推动创新。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实施创新。
课件13展示:环节二实施创新教师:国家鼓励创新,每年召开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
课件14展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教师:你知道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是谁吗?这位是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徐光宪,他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应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让我们走近徐光宪,进一步了解徐光宪。
课件15展示:走近徐光宪课件16展示:想一想教师过渡:有了好奇心就意味着成功吗?课件17展示:畅所欲言课件18展示:结论教师:只有把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好奇心,对一些不良诱惑好奇,则有可能使我们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好奇心!课件19展示:相关链接【收获平台,回顾总结】课件20展示:环节三收获创新课件21、22展示:收获平台回顾总结【走进生活,学以致用】课件23展示:环节四践行创新课件24展示:走进生活学以致用课件25展示:教师寄语科技改变生活,创新成就未来。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我们青少年要胸怀远大理想,强化责任担当,投身科学实践,勇攀科技高峰,吹响科技的号角,扬起创新的风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用我们的“青春梦”,托起“科学梦”,实现“中国梦”。
课件26展示:歌曲“中国梦”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第一项目《创新与科技发展》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具备基本的资料收集能力,对新鲜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强。
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归纳,知识不系统,比如:对科技发展的一些最新状况有零散的认知,但不全面,不系统。
因此,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分析,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使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有效,同时在教学中辅助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感官效果,充分展现教学内容,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学习,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要作用,通过收集材料小组讨论交流,自主感悟等活动去观察、感受、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自身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
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第一项目《创新与科技发展》效果分析创造性的本质是思维的活跃性,而学生思维的活跃有赖于对教材和学练过程感兴趣,有赖于学生身心的积极主动参与,这就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
教学设计中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通过“智慧园”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的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使枯燥的教学素材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参与教学活动。
启发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智慧,锻炼非智力品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设计“感悟创新”、“实施创新”、“收获创新”和“践行创新”等环节,使学生对创新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明白了创新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从而深刻领悟我国重视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教学,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第一项目《创新与科技发展》教材分析“创新与科技发展“是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七单元第十五课第一个项目,由两个层次构成。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懂得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理解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引导学生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走好创新之路。
本节课的内容共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科技发展靠创新”,这一层次主要是引导学生感悟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关系,理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认识创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层次:“由好奇到创新”这一层次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好奇与创新的关系,懂得好奇心是一个人走上科技发明创造的起点,引导学生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
这些内容都是《课程标准》“三 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三 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中的核心内容。
当今我国青少年的科技意识普遍淡薄,因此,通过教学活动和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普及和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保证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足之地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为目标,符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要求和教育目标要求,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第一项目《创新与科技发展》评测练习1、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计算机硬件的运行速度和信息容量不断增加。
体积和耗能不断减小;软件从机器语言和高级语言程序发展到高级的系统集成软件;功能方面除了最初具有的数值计算功能越来越强外,还逐渐发展了信息处理、网络通信、控制管理和多媒体等功能。
这一事实说明()①创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②创新依靠科技发展;③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④科技发展靠创新;⑤计算机是瞬息万变的,人类永远跟不上它的变化;⑥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计算机的进步。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⑥D、②③⑥2、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有人认为“有了好奇心就一定能成功”。
对此,你的理解是()A、是正确的,因为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B、是错误的,因为只有把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锲而不舍,才有可能打开成功的大门;C、是正确的,因为好奇是创新的使者,好奇是创新的最初动力;D、是错误的,因为好奇心容易使人产生盲目从众心理。
3、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人们不断探索,努力开创新的结果。
这表明()A、科技进步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不需要人们努力创新B、科技发展靠创新C、只有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创新,在生活、学习中不需要创新D、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迅速的4、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这表明()A、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是科技发明创造的起点B、爱因斯坦完全是依靠强烈的好奇心取得巨大成功的C、有了好奇心就会在学习、科学上取得成就D、任何好奇心对我们的成长都有积极的影响5、人人都有好奇心,那么()①好奇心没有好坏之分;②有了好奇心就可能有所发明创造;③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才有可能取得成功;④有没有好奇心照样能当科学家A、①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③6、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
”这就是说()①每个人从小就是科学家②每个人的好奇心在幼年时特别强烈③好奇心是创新的源头和动力④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好奇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创新精神的是()A、不切实际,盲目蛮干B、敢想敢为,敢为人先C、怀疑一切,否定一切D、与时俱进,开拓进取8、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呼唤创新的时代,“创新”已成为神州大地上的最强音。
之所以呼唤创新是因为()①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③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④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附:参考答案 1 C 2. B 3. B 4、A 5、B 6、B 7、B 8、C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第一项目《创新与科技发展》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上注重体现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能够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重新整合,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化和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