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会计实务各章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各章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各章公式汇总第一章资产*货成本一般纳税人的存货成本=购买价款+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一小规模纳税人的存货成本=购买价款+增值税+装卸费+运输费+保险费存货的计价方法①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即发出哪批存货是已认定的)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发出每批存货的数量X单价-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②先进先出法:(先买入的先发出)③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核算一次单位成本)广存货的单位成本=〔期初存货结存金额+本期购入存货金额〕+ (期初存货结存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数量)本月发出的存货成本=本月发出的存货数量X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X单位存货成本或=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的移动加权平均法:(每次购货均需核算单位成本)"存货的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购入的实际成本)+ (原有的库存数量+本次购入存货数量)Y 本次发出的存货成本=本次发出的存货数量X本次发出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X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商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公式:①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十销售净额)X 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一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X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一销售毛利I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成本一本期销售成本②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商品进价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X 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一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入商品的进价成本一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叮叮小文库*成本差异的核算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一计划成本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的计划成本)X 1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X本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数时,贷方记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时,借方记材料成本差异)固定资产折旧: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一预计净残值一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①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率=(1--预计净残值率)十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十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月折旧率.年折旧额=(原价一预计净残值)十预计使用年限=原价X( 1—预计净残值)十预计使用年限=原价X年折旧率②工作量法:广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1—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X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双倍余额递减法:严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X 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十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月折旧率◎年数总和法:「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一已使用年限)十预计使用寿命X(预计使用寿命+1)X 100%尚可使用年限十预计可彳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X 100%—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一预计净残值)X折旧率总结固定资产广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固定资产账面原价<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一计提累计折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一计提累计折旧一计提的减值准备总结无形资产厂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账面净值=账面余额一累计摊销-账面价值=账面余额一累计摊销一计提的减值准备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叮叮小文库账面余额=账面原价J账面净值=账面余额一累计折旧(摊销)J账面价值=账面余额一累计折旧(摊销)一减值准备第三章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的核算:本公积=发行总收入一股本面值一发行费用(2008单选)即=溢价收入一发行手续费留存收益的核算‘ 可供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其他转入(2009单选). 未分配利润(年末)=可供分配利润一当年计提盈余公积一用未分配利润分配现金. 股利、分配股票等等。

所有者权益核算: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本期增加的所有者权益一本期减少的所有者权益第四章收入劳务完工百分比法计算公式_本期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x本期末止劳务完工进度一以前期间以确认的收入[本期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X本期末止劳务完工进度一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费用第六章利润利润的构成:+公允r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销售费用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一资产减值损失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I净利润=利润总额一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所得税X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一纳税调整减少额所得税费用的核算广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一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 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或减少)=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一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或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一期初余额第七章财务报告*表的编制叮叮小文库/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销售费用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一资产减值损失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土投资收益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一所得税费用主要财务指标分析: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广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十流动负债X 100%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十流动负债X 100%' 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十资产总额X 100%i 产权比率的计算公式:产权比率=负债总额十资产总额X 100%②运营能力指标:(固定资产的净值=固定资产原价一累计折旧)「生产资料运营能力指标的基本计算公式:J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十资产平均余额一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十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X计算期天数十周转额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十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其中,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 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X 360+营业收入: 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十平均存货余额彳其中,平均存货余额(周转次数)=(存货余额年初数+ 存货余额年末数)+2. 存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存货余额X 360+营业成本' 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数+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数)+2I 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X 360+营业收入厂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其中,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 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X 360+营业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V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资产总额X 360+营业收入注: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一累计折旧。

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原价一累计折旧一已计提减值准备③获利能力指标:(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厂「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十营业收入x 100%彳营业净利率=净利润十营业收入x 100%[ 营业毛利率=(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十营业收入x 100%(2010年综合题)j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十成本费用总额x 100%/ t 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r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十平均资产总额x 100%[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十平均净资产x 100%(2010年综合题)J X 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劭发展能力指标:(2010年综合题)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十上年营业收入总额)x 100%Y 1 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本年营业收入总额一上年营业收入总额J 资本保值增长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愿意总额十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x 100%fJ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十年初资产总额)x 100%\本年总资产增长额=资产总额年末数一资产总额年初数< /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十上年营业利润总额)x 100%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一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增长率中本年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一上年营业利润总额◎综合指标分析: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x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x总资产周转率x权益乘数其中,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十营业收入)x 100%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十平均资产总额权益乘数=资产总额十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计要素的归集合和分配材料、燃料及动力的归集和分配:(分配标准:产品重量、消耗定额、生产工时等)r不能分产品领用材料的计算:”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总额+分配标准(如产品总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燃料,动力费用=该产品的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x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定额计算:某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x材料消耗量分配率x材料单价◎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公式: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的计算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十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生产工时X 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厂定额比例法分配: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投产量X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十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定额工时X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直接分配法: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十辅助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总量(仅指的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交互分配法:本辅助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分配本辅助车间费用+本辅助车间J耗费其他车间奋勇一其他车间耗用本车间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实际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归集的费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入的费用<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一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的费用⑥制造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十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J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分配标准X制造费用分配率(提示:分配标准: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定额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等)(5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r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按废品所耗用实际费用或定额费用计算损失总额一回收的残值和应收赔款=不可修复废品损失W可修复的废品损失:返修费用一回收残值和应收账款=可修复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核算:停工工期的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一赔款=停工损失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5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X完工程度«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 (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在产品产成品成本=完工/在产品单位成本X产成品产量5定额成本计划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X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完工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一月末在产品成本L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产成品总量5定额比例法:(适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 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成本)+ (完工成本定额+本月在产品定额)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成本=完工成品定额X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X费用分配率叮叮小文库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品总成本分析-构成比率分析法;直接材料成本比率=直接材料成本十产品成本X 100%直接人工成本比率=直接人工成本十产品成本X 100%-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十产品成本X 100% 厂相关比率分析法:产值成本率=成本十产值X 100%营业收入成本率=成本十销售收入X 100%〜成本利润率=利润十成本X 100%产品单位成本分析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一计划数量)X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X (实际数量一计划数量)单位产品所消耗工时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一计划工时)X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X (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一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