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
复习目标:1.掌握古诗表达的情感类型。
2. 学会鉴赏方法。
3. 掌握答题步骤。
一、古诗中表达的情感类型
(一)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3、山河沦丧离乱的痛苦。
4、同情人民的疾苦。
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6、借古讽今的情怀。
(二)建功立业。
1、建功立业的渴望。
2、保家卫国的决心。
3、报国无门的悲伤。
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三)思乡怀人。
1、羁旅(长期寄居他乡)愁思。
2、思亲念友。
3、边关思乡。
4、闺中怀人。
(四)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恋。
2、情深意长的勉励。
3、坦陈心志的告白。
(五)人生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青春易逝的伤感。
3、仕途失意的苦闷。
4、告慰平生的喜悦。
5、昔胜今衰的感慨。
二、“分析思想感情型”题常见的设问方式
1.这首诗(××句、××联或××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2.结合诗词的感情,印证前人的评价。
3.试比较两首诗歌中的不同情感。
三、把握诗歌情感的基本方法
1、看标题。
注意在标题中把握诗歌的题材类别、感情基调等。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传达诗人情感;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一个“思”字,表达游子思乡之情。
2、看作者。
了解了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把握感情。
(知人论世):(1)教材中学过的诗人。
(2)熟悉的诗人。
(3)注释中提供了介绍或背景的诗人。
3、看注释。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思想情感。
4、看问题。
5、寻诗眼。
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情感语言)。
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正是客心孤回处”
6、品意象。
诗人把感情汇聚在某一或某些物象上,物象因包含了诗人的感情而形成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7、抓关键句。
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多出现在诗词的末尾。
(关注结句)
四、高考引航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
木笔,又名辛夷花。
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问: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
(6分)
参考答案:①怡然自得的闲适之情。
前六句借景抒情,通过“湖山、槐柳、下鹭、鸣蛙、箨龙、木笔”等意象,营造了幽静的氛围,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
②往日旧交零落殆尽的寂寞惆怅之情。
尾联感叹“交旧尽”,没有知己可以共品茗茶、共赏湖山之景,倍感孤独落寞。
③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之悲。
尾联“叹息”自己作为爱国志士,身已年老,空怀报国之志。
(三个要点,每点2分。
)
答题步骤规律总结:
五、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
②北阙:指帝宫。
③青阳:指春天。
问:这首诗是在诗人心情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情感。
(6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①乙丑京口奉祠②西归,将至仙人矶③
辛弃疾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
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
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注:①这首小令写于公元1205年(开禧元年),是辛弃疾六十六岁被罢职离开京口时的作品。
②奉祠:即拜奉宫观衔,无实职。
③仙人矶:南京西南长江中一小岛。
问:从本词看,词人对国家命运、自身遭遇究竟是什么态度?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问: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5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定风波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注:王定国跟随苏轼学写文章,受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到广西宾州,歌女柔奴同行。
三年后王定国北归,让柔奴给苏轼敬酒。
苏轼见她眉目娟丽,善于应对,于是写了这首词。
问:试简析“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思想内涵。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