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说明书

工艺说明书

生产工艺说明书
一、粉碎细度及混合时间 1、粉碎细度
产品类别
中脂DDGS 低脂DDGS 棉粕(46%) 豆粕 菜粕 甜菜颗粒
糖蜜豆皮 棕榈仁粕 木薯颗粒 大麦
芽麦 不需要粉碎的原料
膨化大豆、喷浆玉米皮、麸皮、玉米蛋白粉、
玉米胚芽粕 高脂DDGS
2.0/2.0 mm
2.5/2.5mm
2.0/2.0 mm
标准
原料名称
玉米
育成、干奶、 围产、泌乳 料 2.5/2.0mm 富源 2.0/2.0 mm
犊牛料
肉鸡
2.0/2.0 mm
粉碎细度 100过8目筛
2、混合时间
生产线混合时间110秒,包括干混合和湿混合;小料预混合机混合时间为4分钟。

制粒工艺
制定人: 审核人:
1.1大料投料必须按照中控的指令进行投料。

1.2投料时,原料品种必须和中控通知的品种相一致。

1.3投料时,要检查原料的质量情况,发现发霉变质,异味的原料不准投入。

1.4投料时,发现有大块,不准在栏栅上面直接踩入,必须取出,打碎后, 没有异常才可以投入使用。

1.5投料中的绳头、线绳等异物,投料后检出,放在垃圾内。

1.6 一种原料投料完成后,要提升机空转至少10分钟,才可以投下种原料。

2、小料配制
2.1配料员必须按照中控、现场品管签字后的《小料配料单》,进行配料, 配料单没有现场品管的签字不准配料。

2.2配料员按照小料配料单的内容,将配方抄录在看板上,抄录完成后,必 须由现场品管审核正确后,方可开始配料工作,否则不准配料。

2.3配料前,每天要对使用的配料称进行校对,并填写记录,用20kg 标准砝 码对电子台秤的四角和中心五点进行校对并记录配料称的精确要达到20克 内。

配料过程中洒落到台面的物料要及时清理。

2.34称量不同种物料时要做至肛具专用,避免交叉污染,不准混用,尤其是 药品的工具,
2.5称量物料时,要扣除包装袋的重量。

称量原则上控制在重量的误差范围
1、
过程质量要求
大料投料
为0.2%内。

2.6称量前要检查原料的品名、生产日期、规格等信息,和配方要求一致才
可以进行配料,发现结块、发霉、变色等异常情况,原料不准使用。

尤其是
预混料和药品,要在保质期内。

2.7称量完成后,袋子的口要拧紧,或者是扎口。

2.8称量后要及时填写小料管制卡,标明物料名称、数量、配制日期等信息,
悬挂到相应的货物上。

2.9小料每天下班要对物料进行盘点,领用量、和配制量、剩余量要对应,
不对应要及时通知当天配制的小料不准使用,并将相关的小料悬挂不合格的
标识牌,查明原因后,再使用。

2.10配制的小料存放15天没有使用的,要报给品管部进行呆滞料的处理。

并按照处理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

3、小料投料和复核
3.1小料每天每班对复核称进行校准,用20kg标准砝码对电子台秤的四角和
中心五点进行校对并记录配料称的精确要达到20克内,称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3.2小料投料前第一盘,必须要对所有的小料进行复核,复核的内容包括: 原料名称、重量、配制时间,原料名称、重量必须和配方相一致,小料配制时间在15天内,超过15天的小料,需要现场品管同意后方可使用。

3.3小料投料从第一盘开始每5盘,需要复核一次,并填写相应的记录。

3.4小料投料后,袋子要抖落干净,袋子存留控制在20克内.
3.5小料投完后,对小料口的栏栅要及时清理,结块的原料、要粉碎后及时投入, 不能使用的,要补充相应的重量。

4、中控岗位
4.1严格执行配方的保密制度,根据生产计划输入和调用配方;生产前需要现场品管核对配方,并在中控记录中签字确认后,方可开始生产。

4.2原料仓换仓必须要通知现场品管,现场品管核对所投原料和仓的原料名称一致方可使用。

4.3中控混合时间110秒,没有品控的通知,不准私自修改混合时间。

4.4配料系统动态误差控制在千分之三内,超过误差的原料,要及时调整配料系统。

4.5投大料时,中控在确保前一种原料已经提升完全,才可以通知投下一种原料, 转化分配器,不准没有确认就转化分配器,防止原料的串仓。

4.6中控开具小料配料通知单,必须由现场品管审核后,方可交给小料房进行配料。

4.7添加回机料,必须按照品管部的处理意见进行添加,添iff前,需要检查是否发霉、变质,异味,如果由异常情况不准添加,添加后,要及时记录回机料的使用情况。

4.8原料按照工艺要求的粉碎细度进行粉碎,操作前需要对粉碎机筛片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粉碎。

4.9中控工每个班次对筒仓的温度观测一次,并记录,发现异常点要及时报告现场品管。

4.10每个季度每个生产线进行一次混合均匀度的验证,混合均匀度每个季度检测一次,品管取样,车间按照要求组织生产,混合均匀度V7.0% 4.11配料称每月复核一次,并由现场品管审核签字确认。

配料精度静态小于千分之一,动态小于千分之三。

4.12糖蜜加热温度不准超过40度,添加误差制粒岗位
5.1制粒岗位必须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制粒操作,超过工艺标准,要及时进行调整, 并通知班长,对不合格的料进行处理。

5.2工艺条件,自开始后每个小时观察和记录一次工艺操作,出现偏差要及时调整。

5.3制粒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振动筛的回料管,是否堵塞,女口果堵塞要及时清理, 以免造成含分离高。

5.4生产完成,制粒剩余的粉料和清理环膜、制粒机的清理料,要及时清理,并集中存放,并做好标示,下次生产时,在添加使用,添加时,要检查是否发霉、变质、有异味,无异常的物料才可以添加,并做好记录。

5.5冷却器开始工作后,经常检查料层厚度及冷却效果,料温与室温相差5度之内,发现由热料,要及时通知接包人员,停止包装,待冷却后在包装,并查找原因。

5.6颗粒产品分水控制在12.5%内客户产品按照客户标准进行。

5、包装6.1接包人员,每个产品首包,要和标准样品进行比对,颜色、粒度、等外观情况,并由现场品管确认后,才可以正式包装,首包料要及时回机处理。

6.2包装前需要核对包装袋、标签和生产日期、批号和生产产品相一致,并由现场品管确认后,开始使用。

6.3缝包线要平直,不得有跳线,杜绝二次缝口 6.4缝包时,包装袋反面对人,标签放袋子左侧,距袋口一侧,标签上缘与袋缘并齐。

缝包线留长在5厘米左右。

6.5每一托盘的最后一包,按照要求取样,一勺,放在专用桶内。

6.6每一托盘产品重量复核一次,重量在50.10-50.20(争重不少于净含量)直接为合格,不合格的产品,不准打包。

6.7每一盘检查一次标签,核对一下,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

6.8标签打印的生产日期要清楚,40吨做为一个批号,特殊情况超过40吨的品管同意后方可。

标签的生产日期要标明年月日,标记位置准确,不许出现斜打、误打、反打等现象。

6.9成品粉料要99%过7目筛(2.8mm),l2l筛上物不得大于20%<1.4mm)糖蜜颗粒含量不准超过2% 6.10颗粒料含粉率,不准超过4%内空(以10公斤料为准,不准超过400克)。

6.11颗粒产品不足一包和最后一包作为尾包料,粉料最后不足整包的,作为尾
包料,生产完成,尾包料集中放在指定区域内。

6.12尾包料下次生产时,按照产品的同品种进行回机处理,存放超过15天的尾包料,报给现场品管,由品管部出具回机方案。

品管部
2016年4 月14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