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干法和半干法脱硫工艺
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
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以石灰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经消化并加水制成消石灰乳,由泵打入位于吸收塔内的雾化装置,在吸收塔内,被雾化成细小液滴的吸收剂与烟气混合接触,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S03,烟气中的SO2被脱除。
与此同时,吸收剂带入的水分迅速被蒸发而干燥,烟气温度随之降低。
脱硫反应产物及未被利用的吸收剂呈干燥颗粒状,随烟气带出吸收塔,进入除尘器被收集。
脱硫后的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排放。
为了提高脱硫吸收剂的利用率,一般将部分除尘器收集物加入制浆系统进行循环利用。
该工艺有两种不同的雾化形式可供选择,一种为旋转喷雾轮雾化,另一种为气液两相流。
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具有技术成熟、工艺流程较为简单、系统可靠性高等特点,脱硫率可达到85%以上。
该工艺在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有一定应用范围(8%)。
脱硫灰渣可用作制砖、筑路,但多为抛弃至灰场或回填废旧矿坑[9]。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
该工艺由吸收剂制备、吸收塔、脱硫灰再循环、除尘器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一般采用干态的消石灰粉作为吸收剂,也可采用其它对SO2有吸收反应能力的干粉或浆液作为吸收剂。
未经处理的烟气从吸收塔(即流化床)底部进入。
吸收塔底部为一个文丘里装置,烟气流经文丘里管后速度加快,并在此与很细的的吸收剂粉末互相混合,颗粒之间、气体与颗粒之间剧烈摩擦,形成流化床,在喷人均匀水雾降低烟温的条件下,吸收剂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CaSO3和CaSO4。
脱硫后携带大量固体颗粒的烟气从吸收塔顶部排出,进人再循环除尘器,被分离出来的颗粒经中间灰仓返回吸收塔,由于固体颗粒反复循环达百次之多,故吸收剂利用率较高。
此工艺的副产物呈干粉状,其化学成分与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类似,主要由飞灰、CaS03、 CaSO4和未反应完的吸收剂Ca(OH)2等组成,适合作废矿井回填、道路基础等。
典型的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当燃煤含硫量为2%左右,钙硫比不大于1. 3时,脱硫率可达90%以上,排烟温度约70℃。
此工艺在国外目前应用在100-200 MW等级机组。
由于其占地面积少,投资省,尤其适合于老机组烟气脱硫。
炉内喷钙脱硫技术
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工艺主要有LIFAC、LIMB和LIDS三种。
LIFAC脱硫技术(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技术)是由芬兰的Tempella公司和IVO公司首先开发成功并投人商业应用的,该技术是将石灰石于锅炉的850-1150℃部位喷入起到部分固硫作用[10]。
在尾部烟道的适当部位(一般在空气预热器和除尘器之间)装设增湿活化反应器,使炉内未反应的CaO和水反应生成Ca(OH)2,进一步吸收二氧化硫,提高脱硫率。
LIFAC工艺主要包括以下三步:
(1)炉内喷钙系统
将磨细到325目左右的石灰石粉用气流输送方法喷射到炉膛上部温度为900-1150℃的区域,CaC03立即分解并与烟气中SO2和少量S03反应生成CaSO3和CaS04。
可使炉内喷钙的脱硫率达到75 %,投资占整个脱硫系统投资的10%左右。
(2) 炉后增湿活化
在安装于锅炉与电除尘器之间的增湿活化器中完成,在活化器内,炉膛中未反应的Ca0与喷人的水反应生成Ca ( OH )2, SO2与生成的新鲜Ca(OH)2快速反应生成CaS03,接着又部分被氧化为CaS04。
烟气经过加水增湿活化,可使系统的总脱硫率达到75%以上,而其投资约占整个系统投资的85 % 。
(3) 灰浆或干灰再循环
将电除尘器捕集的部分物料加水制成灰浆喷入活化器增湿活化,可使系统总脱硫率提高到85 %,占整个系统投资的5%[11]。
电子束法脱硫工艺
该工艺流程有排烟预除尘、烟气冷却、氨的喷入、电子束照射和辐产品捕集等工序所组成。
锅炉所排出的烟气,经过除尘器的粗滤处理后进人冷却塔,在冷却塔内喷射冷却水,将烟气冷却到适合于脱硫、脱硝处理的温度(约70 ℃)。
烟气的露点通常约为50℃,被喷射呈雾状的冷却水在冷却塔内完全得到蒸发,因此,不产生废水。
通过冷却塔后的烟气流进反应器,在反应器进口处将氨水、压缩空气和软水混合喷人,加氨量取决于SO X和NOX浓度,经过电子束照射后,SO X和NOX在自由基作用下生成中间生成物硫酸(H2SO4)和硝酸(HNO3)。
然后硫酸和硝酸与共存的氨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粉状微粒(硫酸氨与硝酸氨的混合粉体)。
这些粉状微粒一部分沉淀到反应器底部,通过输送机排出,其余被副产品除尘器所分离和捕集,经过造粒处理被送到副
产品仓库储藏。
净化后的烟气经脱硫风机由烟囱向大气排放。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良好的孔结构、丰富的表面基团、高效的原位脱氧能力,同时有负载性能和还原性能,所以既可作载体制得高分散的催化体系,又可作还原剂参与反应提供一个还原环境,降低反应温度。
SO2、O2与H2O被吸附剂吸附,发生下述总反应:
2SO2+2O2+2H2O→2H2SO4
活性炭吸收SO2和NOX后生成的物质存在于活性炭表面的微孔中,降低了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因此对吸附SO2后表面上生成硫酸的活性炭要定期再生,先用水洗,得到稀硫酸溶液,然后对活性炭进行十燥。
对吸附SO2的活性炭加热,硫酸在炭的作用下还原为SO2得到富集,可用于生产硫酸或硫磺,但要消耗一部分活性炭[12]。
气相催化氧化法
气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是在催化剂接触表面上,烟气中的SO2直接氧化为SO3的干式烟气脱硫方法。
常用的催化剂为V2O5,广泛用于处理硫酸尾气,处理电厂锅炉气及炼油厂尾气技术尚未成熟。
反应机理简单,在钒催化剂表面上,SO2氧化为SO3,须根据既要有较高的转化率,又要有较快的反应速度的原则来选择适宜的反应温度,美国孟山都等公司联合研究发展的孟山都催化氧化法(Monsanto Cat-OX)是气相催化氧化法的典型工艺。
经高温电除尘器净化的烟气进入置有若干层钒催化剂的转化器,使烟气中80~90%的SO2氧化为SO3,经转化器的烟气再经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冷却后,在一台填充塔内用冷硫酸洗涤除去SO3,可得浓度为80%的硫酸。
烟气中残余的飞灰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使转化器阻力增加,需定期取出催化剂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