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的角度浅谈电力工作中的窃电与反窃电
湖南有色金属工业技工学校李彪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电的需求量在大幅度增加,尤其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窃电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新时期的窃电作案手段也有了三大转变:由公开转向隐蔽;由一般的窃电手段转向技术窃电;由家庭户的照明窃电逐步转向专业户的动力窃电。
为了提高供电企业的反窃电水平,本人从技术的角度谈谈窃电的方式及原理,并提出相应的反窃电措施。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has increased enormously. And stealing electricity has become a serious matter, especially under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inously grow , the stealing electricity means recently has greatly changed as following aspects: in public turning into in private, with the normal means turning into with high technology means, lighting for family household gradually turning into the power of specialized household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apability for anti--stealing electricity for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the author will state the approaches and principles of stealing from the technical point of view and supply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anti--stealing electricity.
关键词:窃电反窃电移相相角差
Key words: Stealing electricity Anti--stealing electricity phase phase angle difference
窃电是指用电全部或部分不经过计量装置或用电时故意使计量装置计量小于真实值。
从电能表的基本计量原理来分析窃电、反窃电的方式方法。
一块电能表能否正确计量,主要决定于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安装和接线的正确性。
打破其中任何一个因数都将导致电能转速变慢、停转甚至反转。
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
另外通过改变电能表本身的结构性能,也可以导致电能转速变慢转、停转甚至反转。
下面从电压,电流、相位和安装接线的多个角度来分析。
一、断(分)流窃电
窃电者采用改变电能表电流计量回路的正常接线,或故意改变电流互感器的变比、极性,或添置短路线圈或分流回路,造成计量电流回路故障致使电能表的电流线圈上只通过部分电流甚至无电流通过,从而导致电能表少计量或无计量。
此类方式称之为断(分)流法窃电。
反窃电措施:针对故意改变电流互感器的变比的窃电方式时,可以用另外的电流表进行现场检测;针对在电能表内部或外部用导线或并接电阻插入电能表的相线输入端和输出端,起到分流作用的窃电方式时,检查(1)电能表相线输入端和输出端有没有多余的导线或并接电阻,(2)电能表外部线路有没有多余的导线。
二、失(欠)压窃电
窃电者采用改变计量电压回路的正常接线,或故意造成计量电压回路开路或接触不良,或在电压线圈回路串联电阻等,导致计量电压回路故障,使电能表的电压线圈失压或额定电压降低从而导致电能表不计或少计电量。
此类方式称之为失(欠)压法窃电。
反窃电措施:检查电压线圈回路有无多余的串接电阻,检查电压线圈接线柱是否开路,是否接触不良。
三、移相窃电
窃电者根据电能表的计量原理,采用不正常接线,接入与电能表线圈不对应的电压、电流,或在线路中接入电感或电容,改变电能表线圈中电流、电压间的正常相位关系,致使电能表转速变慢甚至反转。
此类方式称之为移相法窃电。
例如,低压三相三线用户,供电部门习惯上采用一只三相二元件电能表计量,正常情况下,无论三相负载是否对称,这种计量方式都可以正确计量,但是做以下人为改变后,这种计量方式就存在不足。
(1)在三相二元件电能表中,A相元件的测量功率为P A =U AB I A COS(30°+ Φ) 。
若在A相与地之间接入电感性(空载电焊
机之类)负载,如图1所示,电能表将出现:
①当三相负载电流较小时,负载电流I fa与电感电流I L叠加
后使总电流I g与U AB的相角差大于90°,电能表反转。
②当三相负载电流较大时,负载电流I fa与电感电流I L叠加后使总电流I g与U AB的相角差小于90°,电能表转速变慢。
③而当三相负载电流为零时,I g与U AB的相角差等于120°,电能表反转。
(2)在三相二元件电能表中,C相元件的测量功率为P C=U CB I C COS(30°- Φ)。
如果在C相与地之间接入电容,则电流I C 超前电压U CB。
与A相接入电感负载的原理类似,电能表有可能出现转速变慢、停转、甚至反转。
(3)在三相二元件电能表中,B相负载电流没经过电能表的测量元件,若在B相与地之间接入单相负载,此时电能表对单相负载就完全失去了计量。
反窃电措施:检查B相(没接测量元件的相)上是否接有单相
负载;检查A相是否接有电感性负载,C相上是否接有电容性负载。
如果采用3只单相电能表(三相四线制电能表)配上TA对三相三线用户计量,则电能表的测量功率为:P总=P A+P B+P C=U A I A COSΦ+ U B I B COSΦ+ U C I C COSΦ。
因为三相均有测量元件,所以从任何一相接入单相负载都能正确计量。
3个元件的测量功率分别是各自的线电压、相电流与两者夹角余弦的乘积,从任何一相接入电感或电容都不可能使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角差大于90°,因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利用电感或电容接入一相窃电。
四、变更安装接线窃电
(1)调接零火线窃电
调换输入电度表的零线与火线,使零线流入电度表的电流线圈。
这种窃电方法是在用电时,和邻居互换零线或另取一地线形成一地一火制,使自家电度表零线悬空,由于电流线圈悬空没有电流流过,故电度表不会转动。
当供电部门查电时,恢复自家电度表零线,电度表计量正常。
反窃电措施:检查流入电度表的零线与火线是否调换。
(2)断零窃电
这种窃电方法事先必须将电能表进线端的零线断开并将其隐蔽。
跟调接法窃电相似,都需要另接或自设地线,并在室内安装倒闸开关。
此类方式称之为断零法。
反窃电措施:检查原来的零线是否断线,检查是否有另设零线。
(3)绕越计量装置窃电
绕越计量装置窃电主要体现在私接公线,这种窃电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容易操作并且较易破坏窃电现场,当窃电户得知有查电时,就及时将窃电电线用力扯开,让查电人员无从取证。
反窃电措施:检查计量装置后线路是否有新接头痕迹。
(4)更换计数器齿轮窃电
其具体做法,是用小容量电能表的计度器更换大容量电能表的计
度器,被更换后的电能表计出的电量比实际用电量成倍减少。
比如,用5(10)安1800r/kWh的电能表计度器更换10(20)安900r/kWh 的计度器,由于电能表的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没有变,那么铝盘转速不变,但计度器被更换后原900转计实际用电一度,变成了转1800转才计一度,计量电量比实际用电量减少一半。
反窃电措施:检查表计封印是否破坏。
结束语:本文从电压、电流、相位和安装接线的多个角度来分析了窃电的方式,提出了反窃电的措施。
但随着反窃电技术及措施的改进,窃电手段也会不断提高,所以反窃电问题需要专业人员不断地去探索,破解。
参考文献:
1、王广庆等主编《电力销售与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杜松怀主编《电力市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江克宜主编《电力客户服务案例百篇》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韩丽俊,王全祥《关于窃电与反窃电的思考》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