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常规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常规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常规
【障碍评定】
(一)昏迷深度和损伤严重程度评定:主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scaie,Gcs)
1.观察睁眼计分。

自发睁眼4分,大声提问时睁眼3分,捏痛患者时睁眼2分,捏痛患者时亦不睁眼1分。

2.观察运动反应。

能按命令做动作6分,捏痛时患者拨开医生手5分,撤出被捏部分4分,捏痛时患者身体呈去皮质强直(上肢屈曲、下肢伸直)3分,呈去小脑强直2分,无反应1分。

3.言语反应。

能正确会话5分,言语错乱,定向障碍3分,不理解2分,不发声1分。

4.以上1~3计分相加,小于8为昏迷.系严重颅脑损伤;9-11无昏迷,系中度颅脑损伤;12~15为轻度颅脑损伤。

(二)认知功能评定(根据RLA标准):
1级:患者对刺激完全无反应。

2级:对刺激有反应,不恒定,无目的。

3级:对刺激反应有特异性,但延迟,且不恒定。

4级:言语功能不全,短期记忆丧失,注意力呈短暂无选择性,活动增强,有无目的行为。

5级:言语、注意力仍可,外表机灵,能对简单的命令发生相当恒定反应,无激动。

6级:近事记忆有问题,可重新学习以前学过的东西,在外界指引下可有针对性目的和行为。

7级:近事记忆浅淡,判断受损,学新事物较慢,在熟悉环境中能自动完成常规活动。

8级:言语、认识轻度障碍,行为有目的且适当,但抽象推理能力较病前差。

(三)行为评定:
1.发作性失控:发作时脑电图有阵发异常,是一种突然无诱因、无预谋的发作,直接作用于最靠近的人和物。

发作时间短,后感自责。

2.额叶攻击行为:对细小诱因或挫折发生过度反应,间隙性激惹,逐步升级。

3.负性行为障碍:精神运动迟缓,感情淡漠,失去主动性,常嗜睡,不愿动。

(四)情绪障碍评定:表现抑郁或焦虑。

(五)急性期合并症和运动、感觉障碍的评定:同脑血管病相似,参见有关章节。

(六)言语障碍评定:同失语评定。

其言语错乱特点为:1、没有明显词汇和句法错误;2、空间、时间、人物等定向障碍;3、意识不到有错乱。

【康复目标】
(一)急性期:
1.预防各种合并症。

2.提高觉醒能力。

(二)恢复期:
1.减少病人失定向和言语错乱,进行记忆、注意、思维的训练。

2.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3.恢复语言能力。

4.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5.恢复社会适应能力、职业能力。

【康复措施】
(一)急性期:
1.体位变换,关节被动运动。

2.肢体按摩疗法。

3.超短波、超声波疗法(消除脑水肿)。

4.电兴奋(提高觉醒能力)
5.合并症行物理治疗。

(二)恢复期:
1、认知功能训练:
(1)行记忆力训练。

建立恒定的每日活动常规,让患者不间断地重复和练习。

(2)耐心且细声地向患者提间和下命令,等候他们缓慢审慎的回答。

(3)从简单到复杂进行练习,分段完成训练。

(4)利用视、听、触、嗅和运动多种感觉输入配合训练。

(5)每次当训练时间短且记忆正确时,给予反复频繁的奖励。

(6)训练患者记重点,分主次。

(7)利用辅助手段加强记忆。

2、注意力训练:
(1)猜测游戏。

(2)删除作业。

(3)时间感训练。

(4)数目顺序训练。

3、思维训练:训练推理、分析、整合、比较、抽象、概括等。

(1)指出报纸中的消息,从标题、日期、报纸名称开始。

(2)排列数字卡。

(3)问题状况的处理。

(4)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5)物品分类(用图卡)。

(6)作预算。

4、行为障碍训练:
(1)行为疗法中的成型法(代币法)。

(2)行负惩罚法,即完不成任务时进行惩罚。

5、语言训练:见本篇第二章。

6、运动、感觉训练:见本篇第二章和本章脑血管病康复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