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品牌传播效果评估在传播学理论中,传播效果是整个传播活动过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是指传播对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
具体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传播效果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对于品牌传播的管理者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营销传播工作确实产生了作用。
在广告领域,有一句话广为人知,即“我知道我花在广告上的钱有一半是打水漂了,但是我从来都弄不清楚到底被浪费的是哪一半。
”这句话实际上反映出要对广告传播的效果进行测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表明,从营销传播发起人和投资方的角度来说,由于在传播活动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公司或者品牌所有者非常希望看到可感知的、可测量的、明显的效果。
为此,广告及品牌传播代理商、媒介公司也在不断努力,希望找到更精确、更全面的传播效果测量方法,但这并不容易,主要原因在于传播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活动,涉及到信息到达,对认知和记忆的影响,态度的改变,及行动的发生等多个方面;从品牌本身的发展来说,也可能会有其他一些因素影响到传播活动的效果;最后,要想证明传播活动确实吸引了传播对象的注意力,确实产生了效果,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实时数据才可以。
由此可以发现,策划和执行品牌的营销传播活动时,可能需要更多的创意与创造,但评估品牌营销传播活动的效果时,则需要更多的理性和工具性技术与手段。
在本章里,我们将讨论如何评估品牌传播的效果,考虑到传播活动的复杂性,评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评估传播目标实现的程度;第二,评估受众对信息的接触;第三,评估受众态度的改变;第四,评估受众行为反应。
基于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目标的实现程度,遵循从信息接触,到认知和态度改变,到受众行为的产生这样一个传播效果发生的路径,来一一介绍品牌传播效果的评估方式。
第一节评估传播目标实现的程度一、有关传播目标的争论对品牌传播效果进行评估,最直接的标准就是该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目标。
在发起一项传播活动之前,企业和品牌代理商通常会进行精心地策划,制定完整的传播策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基于品牌发展现状和背景制定传播需要达成的目标。
若是在策略中对传播目标有清晰而明确的界定的话,通常对活动及效果的评估也更有针对性并且容易。
从传播学角度界定传播目标,是指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经过努力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衡量这一目的是否达到了的具体指标,或者说,是传播者在某个方面和某种围试图实现的特定职能或影响受传者的意识和行动倾向的具体指标。
但在实践领域对于品牌营销传播活动目标的界定本身就充满了争议,首先它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总体目标和个体目标之分。
其中,短期目标或通常是以销售额的提升为主,长期目标是指对品牌资产建设的贡献,比如品牌认知度、品牌美誉度或者忠诚度等方面;总体目标是对整个公司或者品牌的认知、态度或行为改变,个体目标则主要针对特定产品的认知、态度或者行为改变。
以广告传播为例,在广告界对于什么是成功的广告,一直存在着销售效果与传播效果的争论。
销售效果论要求广告活动发起之后,产品的销量得到提升,通常广告主会以销售效果来判断广告是否成功,因为作为出资方,广告主希望广告的投入能带来可见的获益;而传播效果则认为广告需要通过合理的媒介策略到达目标受众,广告刊播后,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得到提升,并且不需要对产品销量负责。
提到销售效果与传播效果的争论,脑白金的案例能给我们不少启发。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每年“脑白金”用于巩固市场的广告费都多达上亿元,特别是到各种节假日之前,每晚在多家电视台黄金时段,脑白金对十几亿中国人的“疲劳轰炸”近乎疯狂。
从初播电视广告至今,脑白金换了多个版本。
包括昆和洋弟子大山版、“蹲马桶上打”的哥儿们版、黑色露背女版、游街版、老头老太版,但不管怎么换,在众多广告里,脑白金广告素以“没品位”甚至“恶俗”为人痛批,连续多年荣登恶俗广告榜首。
其广告不但制作粗糙,表情庸俗,还进行简单粗暴的重复。
有人说:人们对这种广告战术将渐渐失去兴趣,恶俗广告必将失去人心。
可是脑白金却收获了高达十多亿元的销售额,他们有60万回头客的资料,仅此一块销售就有五六亿元,占总销售额的60%。
他们的抽样调查显示,80%-82%的服用者说有效,偶尔有消费者说无效。
在上千万人用人民币给“脑自金”投票的同时,对它的指斥批判也充斥坊间。
或许,从来没有一种保健品如此招人爱又招人恨。
尽管被评为恶俗广告,但其被关注程度异乎寻常的高。
脑白金难登大雅之堂、直白式的送礼之词确实恶心,但并没有相关法律;其表现手段确实单一又密集,但是调查发现保健产品的购买者仍然比较青睐广告投放密度大、市场地位稳固的品牌,类似的还有“太太口服液”、“静心口服液”、“黄金酒”等品牌依然为消费者经常购买。
脑白金的例子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从销售效果来衡量一则广告的成功与否,脑白金虽然在目标市场取得了销量领先的成绩,但其广告创意、传播方式都饱受诟病,同时品牌美誉度也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其传播效果并不十分完美。
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达成销售效果与传播效果的结合,但更合理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传播效果,因为包括广告在的品牌营销传播活动只是营销组合中的一个构成部分,营销组合所有的要素都会影响到销售效果,如果产品质量不能令消费者满意,那么传播效果越好,越会加速品牌的灭亡;如果产品定价不合理,特别是定价太高的时候,消费者感知到的品牌价值与价格不匹配,也会影响销量;此外,如果产品的铺货渠道不完善,消费者通过营销传播产生了购买欲望,但没有合适的购买渠道,那产品销售也会受到影响。
二、影响传播目标实现的其他因素从传播运作来讲,成功的营销传播涉及到战略目标、创造性和可执行性三个维度。
每个成功的品牌传播都是一个正确战略的实施过程,战略目标能提供方向和力量。
在不考虑战略目标的情况下评判一个传播活动的成败是一种冒险行为,销售增长、态度改变、提高品牌认知度等等是一些最常见的、典型的传播目标。
因此,传播活动在开始之前,必须依据企业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传播战略目标,选用能最有效接近受众的媒体来发布信息,向最重要的受众传达信息,以达成传播目标。
创造性思维是整个传播活动的动力源泉。
制定战略计划需要创造性,研究需要创造性,媒体选择和组合也需要创造性。
品牌传播活动需要不断运用创造性来解决媒体和信息方面的问题。
创造性在品牌传播中的集中体现是创意。
创意是一个核心概念,它能吸引注意力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整合营销传播活动中,通常都应该有一个充满创造性和原创性的“大创意”。
最后,每一个成功的策略和创意都要被很好地执行。
那意味着细节、技术和产品价值之间都必须相互协调。
传播容来源于战略目标,而传播手段则是创造力和传播执行的产物。
战略目标、创造性和执行——这些都是实现有效传播的重要要素。
所以说,成功的品牌传播必须有三个特征:合理的战略目标、原创性的创意,以及对信息传达的正确执行。
从创造性和实施水平上判断一个传播活动相对容易,然而,要彻底检验其是否成功则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艾菲奖(EFFIE AWARDS)是纽约美国营销协会为表彰每年度投放广告达到目标,并获得优异成绩的广告主、广告公司所专门设置的特别广告奖项。
它与嘎纳奖、克里奥奖等国际奖项的区别在于,它更集中关注广告带来的实际效果。
艾菲奖对成功广告的评价标准有以下三点:背景及战略、创造性、媒介。
其中,背景及战略包括品牌面临的营销挑战、目标市场以及广告活动目标;创造性是指广告活动的思路,以及与背景战略的关联和执行的质量;媒介是指媒介运用与目标市场策略的关联,与创新策略的关联。
上述三个标准占总分的70%,广告最终效果的证明材料占30%。
2013年艾菲奖全场大奖是可口可乐的“昵称瓶”活动。
可口可乐是处于发展成熟期的品牌,此次广告活动的目标是为了维持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忠诚度,“昵称瓶”的创意非常简单,真正强大的是其背后成功的目标设定、消费者洞察以及媒介策略。
第二节评估受众对信息的接触受众接触信息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对受众信息接触的评估是对传播媒介到达受众能力的评估,包括对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网络用户接触媒介及品牌信息人数多寡的评估;对媒介及特定栏目、节目和品牌信息的注意、兴趣、理解、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反应程度评估;受众对传播媒介的接触频率和信赖程度评估等。
各种研究团队和媒体专家们通过研究,寻找并总结出了各种衡量媒介到达率的测量方法和手段,这些测量方法通常也被称为指标。
综合媒介的不同形态,我们将对这些指标做详细分析。
一、电子媒体信息接触的评估指标电子媒体形态以电视、广播、电影、电子显示屏为主,常见的到达效果评估指标包括如下几种:开机率、收视(听)率、收视人口、毛评点、到达率、媒介组合到达率等,其中有些指标会在制定媒介策略时作为媒介选择的衡量指标,也会在信息发布后作为效果衡量指标。
开机率(HUT-Household Using TV)是指所有有电视机的家庭或人口中,在特定时间段里,暴露于任何频道的家庭数或人口数占总家庭数或总人口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hut=特定时间段打开电视的家庭/所有拥有电视机的家庭×100%;收视(听)率是指在一定时段收看(收听)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听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收视率=收看某一特定节目的人口数/拥有电视的人口数×100%;收听率是一个时点指标,它反映的是某一个时刻的状态,在收听率调查运作中,通常以每15分钟时段作为一个时点,调查或者测量得出时段收听率,然后在时段收听率的基础上,对照实际播出的节目所对应的时间段,运用统计方法运算得出节目收听率。
毛评点是指印象百分比之和,印象就是受众接触媒介的机会,计算公式为:毛评点=每次收视率×插播次数,比如某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是20%,而播放频次是3次,那么毛评点就是60%,即有60%的受众接触了广告。
一般而言,毛评点越高覆盖面越广,要求的资金投入也越多。
毛评点可以衡量某个目标市场上一定的媒体所产生的总影响力。
到达率是指传播活动所传达的信息接受人群占所有传播对象的百分比,计算到达率时,一位观众不论暴露于特定广告信息多少次,都只能计算一次。
到达率适用于一切广告媒体,惟一不同之处是表示到达率的时间周期长短各异。
一般而言,电视、广播媒体到达率的周期是四周,这是由于收集、整理电视、广播媒体有关资料平均要花费四周时间。
媒介组合到达率用于计算运用多种媒介组合时的累积受众,计算公式为:媒介组合达到率=第一种媒介到达率+第二种媒介到达率-两种媒介重叠部分的达到率;千人成本(CPM)是衡量广告投入成本的实际效用的方法,计算公式为:CPM=广告单价/广告收视人口×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