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缝线路施工方案(焊轨)

无缝线路施工方案(焊轨)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工程轨道2标长轨铺设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工程轨道2标项目经理部目录长轨铺设施工方案 (1)1、工程概况 (1)2、编制说明 (1)2.1编制依据 (1)2.2编制范围 (2)2.3编制原则 (2)3、施工工艺 (3)3.1长钢轨铺设施工 (3)3.2闪光焊焊接施工 (4)3.3应力放散施工 (12)3.4轨道精调施工 (13)4、劳力组织及机具配备 (14)4.1劳力组织 (14)4.2机具配备 (14)5、质量要求 (15)5.1闪光焊焊接质量要求 (15)5.2应力放散质量要求 (17)6、安全文明施工 (18)6.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18)6.2施工机械安全 (19)6.3地下线施工安全 (20)6.4施工运输及交通安全 (21)6.5大坡道运输安全 (21)长轨铺设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位于北京南部三环以外区域,是线网中连接中心城与新机场的轨道交通线路。

其定位为快速、直达、高品质的轨道交通专线。

线路途经大兴、丰台两个行政区。

线路南起新机场北航站楼(远期随机场扩建延伸至南航站楼),在机场内设北航站楼站,出机场范围后与新机场高速、京霸城际共走廊高架敷设,上跨场前联络线、东南部过境通道、庞安路、房黄亦联络线、西青路、魏永路后在京九铁路过京沪京山铁路节点东侧下穿京沪高铁、上跨京山铁路。

之后沿规划东环路向北敷设,至规划海鑫北路南侧入地。

下穿南六环、海北路,至兴亦路与广平大街交口南侧设磁各庄站与规划S6线换乘。

之后沿广平大街敷设至南五环,利用五环两侧绿地转向规划广阳大街,沿广阳大街向北敷设,穿越海子公园后转向京开高速,沿京开东侧绿带向北敷设至线路终点玉泉营桥东南侧绿地设草桥站与既有M10、规划M19、M11换乘。

铺轨Ⅱ标南起U型槽小里程端K25+796.995,北至草桥站站后折返线。

线路全长双线18.063km(K25+796.995~K43+860.269),全部为地下线和U 型槽。

本标段铺轨长度36.127km(K25+796.995~K43+860.269),其中,道岔6组(含2组交叉渡线),疏散平台施工35.381km。

2、编制说明2.1编制依据(1)现行国家、北京市地铁设计和施工相关规范、规程及规则;(2)北京市轨道交通新建机场线工程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以及自备的先进配套施工设备;(4)《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5)《铁路轨道工程施工验收标准》(TB 10413-2003);(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2003);(7)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1632);(8)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9)《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TB10305-2009);(10)《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GB/T30013-2013)。

2.2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北京市轨道交通新机场线设计里程K25+796.995(U型槽小里程端)至草桥站站后折返线区间内的整体道床。

2.3编制原则(1)全面响应和贯彻招、投标文件精神,采取先进、科学、成熟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以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为原则,高质量、高标准按期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2)以满足施工工期为核心,理顺进度与质量、进度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使之统一协调,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组织平行、交叉、流水作业,做到均衡生产,确保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3)针对工程特点、施工重点和难点,选调参加过同类工程施工的专业队伍,配备适应本工程施工、性能先进优良、满足施工和环保要求的设备,确保本工程按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完成。

(4)文明施工、重视环保、确保环境卫生的原则。

严格控制噪音、尾气、粉尘、排污、维护城市交通,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交通、市容、市貌、环境等影响。

(5)严格执行环境管理体系,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整个施工过程在保护环境,创建文明标准工地的原则上进行安排。

(6)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心职工健康安全。

3、施工工艺长轨铺设工艺流程见图3-1:表3-1长轨铺设工艺流程图3.1长钢轨铺设施工利用我单位长轨铺设列车从轨道Ⅰ标装车后推送至现场,然后进行铺轨作业。

(1)长轨直铺机施工工艺流程:1)钢轨运输车组推送到位,并停好、制动、打铁靴。

2)倾倒全部间隔铁(根据运输车型号确定是否放倒)。

3)松开要拖拉的一对钢轨锁定装置与安全挡板(拖拉结束后需恢复安全挡板)。

如拖拉上层钢轨,须预先将升降滚轮架调整到合适高度。

4)将分轨导框对准要拖拉的一对钢轨(拖拉钢轨顺序为1/12,2/11,3/10,4/9,5/8, 6/7)。

5)用拖拉卷扬机(带夹轨器),从钢轨运输车上拖拉钢轨,将钢轨拖至钢轨推送装置,夹紧钢轨,卸掉夹轨器。

6)在散好的轨枕承轨槽上,每隔十米放置一对滚轮。

7)推送装置推送钢轨,速度保持 1~1.5km/h,推送至钢轨末端时,停至推送,用拖拉卷扬机反向推拉钢轨,钢轨末端滑下前,停至拖拉,机车牵引长轨列车使钢轨落车。

8)用拉轨器把钢轨拖拉到位,与已铺好的轨道连接,安装夹板及无孔夹轨器。

9)从后往前依次用撬棍抬起钢轨、取出滚轮,使钢轨落槽。

10)按照直线段隔5上1曲线段隔3上1的原则安装扣配件(轨下橡胶垫板在铺轨前要摆放到位)。

11)轨道小车开始收集滚轮。

(1)长钢轨铺设验收标准1)铺轨严格按照“配轨表”铺轨编号依次铺设长钢轨;2)单元轨节起止点不应设置在不同轨道结构过渡段及不同线下基础过渡段范围内;3)左右两股钢轨的胶接绝缘接头应相对铺设,联合接头左右股相错量不大于100mm,且绝缘接头轨缝距轨枕边缘不宜小于100mm。

为确保胶接绝缘接头位置的准确,须提前和信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确认。

(2)扣配件安装验收标准1)扣配件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各种零件应安装齐全,位置正确,扭矩达到设计标准;3)安装扣件时,螺栓必须按照要求涂抹防锈油脂,并将承轨槽清扫干净。

3.2闪光焊焊接施工钢轨现场焊接采用移动闪光接触焊(闪光对焊)的方法焊接,移动接触焊车先进行接头焊接,按照组装程序进行设备组装,并进行全面调试。

确认设备一切正常后将待焊轨按照规定的检验要求焊接进行型式试验,确定焊接参数合格后可开始正式施工。

闪光接触焊焊接工艺流程见下图3-2。

图3-2 闪光接触焊焊接工艺流程图3.2.1钢轨焊接前准备工作(1)矫直钢轨采用矫直的方法纠正钢轨端部弯曲。

对于无法矫直的钢轨端部弯曲,应将弯曲的钢轨端部锯切掉。

锯切后钢轨的端面斜度不应大于0.8mm。

表3-1 钢轨外型尺寸允许偏差利用手提式砂轮机在距钢轨端面600mm范围内除去氧化皮;钢轨与闪光焊电极接触部位应除锈打磨,接触面不得有任何污垢;若厂家钢印在该处,打磨成与轨腰平齐,严禁损伤母材。

若打磨后的待焊时间超出24小时或有油水沾污,则必须重新打磨。

3.2.2钢轨焊接前设备检查焊接前应按照焊机使用说明检查主机、冷却系统、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检查动力电压、水温、水位、油温、油位钳口上的焊碴及其它碎屑、推瘤刀上的焊接飞溅物是否清除。

焊接参数是否符合实验结果。

一切正常之后,在操作司机、工长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焊接工作。

3.2.3钢轨焊接(1)准备工作完成后,用轨道车推送移动式焊轨车运行到焊接接头处,将二位端前墙向上旋转到与顶棚平齐并锁定。

起吊机构连同焊机沿轨道向外移动至端墙外平台;吊臂驱动油缸伸长降下旋转臂,将焊机降下接近钢轨,利用转盘转动,使焊机进入焊接工作位置;将焊机落下置于钢轨上,确保两钢轨间隙位于导轴上标记的正下方,降低焊机直到压在钢轨上。

(2)焊机机头上的两对钳口将两钢轨轨头夹紧,自动对准系统接头两侧各500mm范围内在水平和纵向两个方向上自动非常精确地对准(两端钢轨在纵向同时被相对抬高0.6~0.8mm/m)。

两钳口在通以400V的直流的电压后形成两个高压电极,提高焊接电流。

启动焊接,激活自动焊接工序;分别进入预闪阶段、稳定的高压闪光阶段(该阶段应锁定钢轨夹紧选择开关,防止在焊接周期结束时焊机再次夹紧钢轨)、低压闪光,加速闪光、以及顶锻阶段。

顶锻完成以后整个焊接过程结束。

随后钢轨夹紧装置快速松开两钳口,在焊机头内的推瘤刀立即进行推瘤,从而完成一侧钢轨的焊接作业。

(3)焊机机架张开到最大位置,起升焊机直至完全离开钢轨焊接接头,去除推瘤焊碴,清洁焊机内部。

然后将焊机调整到另一侧完成钢轨焊接。

在完成一组焊接接头后,焊机前行到下一个焊接接头处。

(4)焊接和推凸技术要求:1)焊接前轨温不宜低于10℃。

2)焊接接头轨头和轨底、轨底顶面斜坡的推凸余量不应大于1mm,其他位置推凸余量不得大于2mm。

推凸不得切及母材,推凸时不应将焊渣挤入母材,焊渣不应划伤母材。

推凸后未经打磨处理的情况下,应使用长度为1m 检测尺和塞尺检查接头错边,在焊缝两侧各15mm的位置测量计算接头错边量,接头错边量见下表3-2,且不得切亏母材,残瘤平面应平整。

表3-2 接头错边量最大允许值正火作业前焊接接头表面温度应低于500℃,然后用氧气-乙炔加热器将焊缝温度加热到850(轨底角)~950℃(轨头)之间。

3.2.5钢轨焊后调直、粗打磨钢轨焊缝正火完,温度降低到300℃以下时,对钢轨进行调直。

焊后打磨可以分成粗打磨和精细打磨,粗打磨利用手提式砂轮机对焊缝及附近轨头顶面、侧面、轨底上面和轨底进行打磨;焊缝踏面部位在常温下不能打亏,打磨时不得横向打磨,打磨面不得发黑、发蓝而应平整有光泽。

粗磨应保证焊接接头的表面粗糙度能够满足探伤扫查的需要;焊接接头非工作面的垂直、水平方向错边应进行纵向打磨过渡。

3.2.6钢轨精整及平直度检验(1)外形精整利用仿型打磨机对焊缝中心线两侧各450 mm范围进行精磨。

禁止使用外形精整的方法纠正超标的平直度偏差和超标的接头错边。

(2)钢轨表面质量要求焊接接头的轨头工作面经外形精整后的表面不平度应满足:在焊缝中心线两侧各100mm范围内,表面不平度不大于0.2mm。

轨顶面及轨头侧面工作边母材打磨深度不应超过0.5mm.焊接接头及其附近钢轨表面不应出现裂纹、划伤、明显压痕、碰伤、电极灼伤、打磨灼伤等损伤。

(3)测量平直度技术要求钢轨焊接接头温度低于50℃,测量长度为1m,以焊缝中心线两侧各500mm位置的钢轨表面作为基准点。

分别在轨顶面纵向中心线、轨头侧面工作边上距轨顶面16mm处的纵向线位置上。

测量允许偏差见下表3-3。

表3-3 焊缝平直度允许偏差表每个钢轨焊头均应进行超声波探伤,并填写探伤记录。

探伤前应将焊缝处温度降低到40℃以下,并清理焊缝两侧各400mm范围内的锈斑、焊渣、水渍,确保探头和钢轨耦合良好并减少探头磨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