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意象意境专题)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意象意境专题)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意象意境专题)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意象意境专题)1、0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 04年全国卷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0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4.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5. 05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07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7、08【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捻(nin):持取,捻弄(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4分)8、08【天津卷】16、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5分)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9、【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蔡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瓮:这里指水瓮。

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10、08【湖北卷】14、读宋词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临江仙[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

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

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4分)高考古典诗词复习:鉴赏诗歌意象练习题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昭君怨南宋郑域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5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注]迟日:指和煦的春日。

这首宋词的咏空谷幽兰之词,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5分)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秋海棠袁枚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

(4分)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泊歙浦[宋]方岳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如何理解诗中蜡烛的形象及其作用?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

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

分析首句中三个意象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4分)7.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杜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故故:常常,频频。

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从对山园小梅的吟咏中,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品格情趣?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注】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这首诗酸用了哪些意象米表达离情乡思?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蝶恋花王诜小雨初晴回晚照。

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

杨柳垂垂风袅袅。

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

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

坐到黄昏人悄悄。

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王诜:开国功臣之后,宋神宗熙宁二年娶英宗女蜀国公主,为驸马都尉。

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以讽刺新法之罪名被逮入狱(乌台诗案),王诜受牵连致遭重遣,先后遣至均州(湖北)、颍州(安徽)。

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始得召回。

钿:镶金的花型首饰。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颔联中寒云这一意象的创造有何作用?(4分)12.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答柳恽吴均【南北朝】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注:这首诗是吴均与朋友柳恽的赠答之作,此诗源于柳恽要出门远行而作了《赠吴均诗三首》,吴均这首诗正是答他的诗而作。

催轴:即催车上路。

这两句也是说晓行露宿,饱尝风霜之苦。

[原陆:高原和平陆。

这两句是说,你这一去远隔高原和平陆,究竟去到哪里呢?本诗的第三至六句选取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色?1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林逋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端上人:一个名叫端的和尚。

底处:何处。

枰:棋盘。

葑上田:又称架田,古人将木框浮于水面,框内充满葑泥,水涨水落而架田不颠覆。

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14.阅读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乌夜啼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15.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林景熙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

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

林景熙(1242~1310)宋末诗人,宋亡不仕,流落江湖。

故朝:宋朝。

封事:臣下呈皇帝的奏章。

防秋疏:指有关军事的机密奏章。

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1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1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醉花间(唐)冯廷巳睛雪小国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

少年看却老。

相篷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通过晴雪池梅等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析。

(2分)1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在这首诗中,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参考答案1.梅。

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进而写花枝旁逸、栽种在农家院内的姿态。

2.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喻坚贞高沽的节操。

正是以岁寒三友来映衬(衬托)兰花处幽谷独自坚守高洁志趣的节操。

3.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1分)、颜色红艳(1分)、姿态美丽(1分);独含秋气写秋天开花(1分);暗有清香写自有香气(1分)。

(答出任何四点即可得满分4分).诗中描写了丹枫秋雁霜月寒渚夜船孤城等意象,营造出了凄清孤寂的氛围。

(意象至少答出4个,得1分;凄清、孤寂各1分。

)5.蜡烛有心谐音相关,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似乎那夜流溢的烛泪,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

总之诗中借物抒情,借蜡烛写出了诗人自己的伤感,形象生动,含蓄蕴藉。

6.三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烘托出流人的。

一腔愁情,孤舟写出孤寂之情,微月借传统意象月光点染羁旅之愁,(1分)枫林借深秋之景渲染凄凉之情。

7.主抒发了杜甫遭逢战乱后漂泊流离、思乡怀归的感情。

8.首联描写梅花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既是赞美梅花,又是以梅花自喻,表现了诗人卓然不、超凡脱俗的高洁品质。

尾联抒怀,表示在赏梅之时低声吟诵,在恬静的山林里尽可自得其乐,而不需要檀板金樽的豪华场面,表现了诗人隐居田园、不慕容利的高尚的情操趣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