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来 ,在党和政府 的高度重视下 , 农 村文化建设 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特别是农 村教育文化事业进 一步发展 , 还创造了文化节 、 文化村 、 文化室等新载体 , 激发了农民参 与文化 活动的热情 , 民的文 化素质 正在提 升, 农 为推进 乡风文明的形成、 促进社会 和谐 , 发挥了重要的 支撑作用。 同时也应该看到 , 当前农村发展仍然 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 ,与城市的现代文化水平 相 比,包括教育在内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还严 重滞后 , 针对 目前农村文化建 设面临的问题 , 就 如何加强农 村文化 建设谈 点肤浅 的看法 。 l农 村群众 文化建 设中的几个问题 11农 村群众 文化人才缺乏 ,人才 队伍建 . 设亟待加强。农村 群众文化人才包括乡镇 和村 居 的相关工作人员及群众文艺爱好者。 目 前农 村群众文化 工作队伍普遍 存在年 龄偏大 、文化 程度偏低 、 专业 素养不高等问题 。 一方面文化站 和村居 中从事农村群众 文化工作 的业务 人员 , 对农村群众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工作思 路不够清晰开阔 ,不能完全适应农村文化 的需 要。另一方面 , 村文化人才 非常匮乏 , 农 往往群 众对某一类 文化活动有热 情、 有需求后 , 却找不 到相关人才进行培训和指 导 ,导致活动不能顺
得 到应 有 的体 现 。 村 民 的心 目中 , 府 推动 的 在 政 文化活动变成 了政府 、 干部追求政 绩的过程 ,4 卡
民主动参与 的欲望大大降低 ,部分村 民甚 至产 生厌烦、 制情绪 。 抵 2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9 一 l
足 居 民 多方 面 的文 化 生 活 需 要 。难 以形 成 社 会 资源共享、 多方 积 极 投 入 的农 村 群 众 文 化 共享 、 共建局面。
13农 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认同意识 相对 . 薄弱 , 与度不高 。 同意识是凝 聚农村群众人 参 认 心的基础性前提 。 然而 , 由于历史 以及传统因素 的影响 ,很多农 民群众对文化事业的参与热 情 不高 ,从而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缺乏牢固的文 化心理基础 。 同时 , 由于 目前大部分地区农 村群 众文化建设 的发展模式主要是 由政府即行政 权 力的推动所造就的 ,这就使得农村群众 的参 与 仍是以动员性参与为主 ,农村群众参 与的广度 与深度还远远不够 。政府主导下的农村群众文 化建设很容易演变成为一种行政行为 ,文化活 动的政治性被大大突 出, 而文化性、 群众性没有
的认 为农 村群 众文 化就是 就组织 些人 弹弹唱 事业单位或个人的优势 ,通过各种方式对农村 唱、 蹦蹦跳跳 。有时为迎合上面的某项活动 , 应 群 众文化建 设的资金投入 ,资金来 源可以以企 付形势热热 闹闹一 阵子或轰轰烈烈一会子 。应 业 募集 、 个人 自愿集资 、 集体经 济出资等形式 , 该加 大对 加强农 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宣传力 度 , 通 过一定 的程序投 入农村群众文化设施 和农 村 使各级领导和各级职能部门按照党 的十七大提 群 众文化活动。 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繁荣的要求 。按照 中 2 . 新方式 ,激励农村群众居 民参 与文 4创 央办公厅 、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 化 活 动 的 意 识 文化建设的意见》 深刻领会农村文化建设 的重 。 建立 以农 民为 主体的激励机制。农 民群众 要性和紧迫性 , 明确农村文化建设 的目标任务 , 是农村群众 文化建设 的主体 , 们既是农村群 他 把握农村文化建设 的主导方向。从思想上摆正 众文 化的创造者 , 又是农村群众文化 的受益 者, 关系 ,弄清农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和反对什 农村 群众文 化的感 召力 、生命力 最终取决 于农 么? 避免轰轰烈烈一会子的劳民伤财 , 不利于农 民群众 的认 同感 和参与度 。 民生长在农 村 , 农 熟 村文化建设发展 , 有损党政形象 、 伤害农 民感情 悉农村 , 其艺术养分直接来 源于农村 。“ 原生态 的政绩工程 、 形象工程。 加大文化 资源 向农村倾 艺术家 ” 们是农村文化事业 中最活跃 的因子 , 是 斜力度 , 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 实现和 农村文化 的主角 。必须从乡镇 和村居 自己的地 保障农民群众的基化权益。 域环境 、 历史文化 、 群众的文化价值取 向等实际 22完善机制 ,加强农村群众 文化 人才队 状况 出发 , . 建立一种 以农民为主体 的激励机制 。 伍的建设 形成使农村群众文化得到农村群众居 民的普遍 要 建立 力量互 补 , 人才互动的机制。首先 , 认 同和广泛参与 。农民群 众成员 的参与度是农 对乡镇文化工作单 位的性质定位要有利农 村文 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个重要指标 ,是农村群众 化建设和发展 。 按中央的要求 , 乡镇综合文化部 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 尺度 。因此要针对农 门的不能改变其 事业单位性质 ,不得企 业化或 民群 众 的 不 同文 化 需求 ,开 展 多 种 形 式 的文 化 变相企业化 , 不得 以拍卖 、 租赁等形式 , 变其 交流活动 , 改 挖掘保护农村群众文化资源 , 形成农 文化设施 的用途 。以利稳定和发展农村文化 队 村群众文化特色 , 努力提高农 民群众的参与度 , 伍, 引进人才 , 充实 队伍 , 高农村 文化队伍 的 不断满足农 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 提 整体 素质。其次 ,加强农村文化队伍 的教育培 训。培育农 民文化骨干 , 发挥农村民间艺人 , 文 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传 承发展 民间文 化方 面的作用 ,把文化的作用亲 切 自然地 渗透 在农 民“ 求知 、 求乐 、 求美” 的要求 中。筑牢农村 文化建设 的群众基础 。 再次 , 积极引导广 大的文 化文艺 工作者 和社会文化团体贴 近实 际、贴近 生活 、 贴近群众 、 向基层 , 面 以健康向上 、 明和 文 谐充满 活力 和渗透力 的文化服务内容 , 高广 提 大农村农 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力求 以先进 的农 村文化凝聚人 、 引导人 、 鼓舞人、 陶冶人 、 激励人 和塑造人 , 增强广大农村农民的和谐情感 , 营造 精神上 的和谐与幸福 。
量 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 于乡镇和村居的文化 建设的同时 , 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 要在 年度经济规划中把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基建投 资、 设施维修和活动经费的投人纳入财政预算 。 确保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和 现农村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和精 神文 明协调发 日常文化活动的经费保 障,在文化事业经费的 展, 具有重大意义 。” 目前对农村群众文化在新 分配上 。 要向农村适 当倾斜 , 扶持村居建设文化 农村建设过程 中,乃至在建设和谐社会 中的重 活动 中心 , 老年活动 中心 、 图书阅览室 、 板报栏 要作用 , 还没有 为更多 的人所认识 , 很多人错误 等文化设施。其次 , 村居要充分利用区域内企、
利开展。
2 . 3统筹规划 ,建立农村文化建 设投入的 21提高认 识 ,增强农村文化建设 的重要 . 性 和 紧迫 性 长效机制 中央办公厅 、 国务 院办公厅 20 年发 布的 05 《 于进一步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的意见》指 出 关 “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 是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内 在要求 , 是树立 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 内容 ,是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 村 、满足广大农 民群众多层次多方 面精神 文化 需求 的有效途径 , 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和巩 固党 的执政 基础 ,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 , 实 x s 村文化设施的建造及农村群众文化活 l , - & 动资金来 源 , 应建立起政府 、 社会 、 个人 等多渠 道 的投入机制。 首先 , 各级政府要在保证一定数
管理 科 学 fi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朱本红 徐 艳 辉
科 ;
浅谈农村群众文化 建设 中存在 问题 及对策
( 大庆市大同 区林源镇政府 , 黑龙江 大庆 13 1 ) 6 8 3
摘 要: 农村文化建设 不仅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 强大的精神 支撑 ,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 思想和精 神资源 , 还 有助 于促使农村社会 以和为真 、 以 和为善、 以和为贵、 以和为美的和谐氛圉的形成。针对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 就如何加 强农村 文化建设谈 点肤 浅的看 法。 关键词 : 村文化建设 ; 农 问题 ; 对策
12农 村群众 文化设施 落后 ,缺乏基本的 . 经费保障。农村群众文化设 施包 括农村群众文 化活动 中心 、 图书馆 、 年活动 中心 、 老 少年 儿童 活动中心等 等。 各级政府 、 组织对农村群众建设 的资金投入虽逐年 加大,但赶不上广大农民 日 益增长的文娱和体 育活动 的需求 。由于缺乏优 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社会资金对农村群众公益 文化和文化产业 的投入也缺乏积极性 ,无法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