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道德与法治_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首先,从心理特点上看,初一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

渴望独立,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但遇事又不能自主,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缺乏自立能力。

其次,从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上看,现今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父母在各个方面过于照顾和保护,因此造成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自立意识薄弱。

所以,学会自立对于初中生具有重要意义。

巩固练习1、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依赖他人可以使自已走很多捷径B.人在心理上可以有依赖,但在行为上不能有依赖C.依赖他人可以提高我们做事能力D.依赖心理阻碍我们走向自立自强2、每个青少年学生都盼望着真正独立,成为与众不同的人。

这里的“真正独立”是指()A.摆脱家庭的控制,不要家长抚养B.突出个性,在装扮上标新立异C.逐渐摆脱依赖,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D.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的魅3、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是()A.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B.得到父母的物质帮助C.得到社会的关爱D.有伟大理想,从大事做起4、材料一:一名女生经过三年的拼搏,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梦寐以求的重点大学,妈妈为她收拾好行装,然后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学校报到、注册,接下来由妈妈为她铺好床铺,挂好蚊帐,并买好饭卡。

一切安排妥当,妈妈要走了,可女孩拉着妈妈的手哭了,她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不知妈妈走后自己怎么生活。

材料二:有一位女生,喜欢上网聊天,经常很晚回家。

父母劝告她晚上不要频繁外出,要求她在家好好复习功课,可她认为自己长大了,有权利安排自己的时间,故而依然我行我素。

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两个歹徒,如果不是有人报警,后果不堪设想。

①材料一中女孩的大学生活会是怎样的呢?②材料一给你的启示是什么?③“能否独立自主地作出决定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自立的标志”。

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效果分析根据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感悟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一些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的经历中去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

在突破教学重点时,我让学生进行叠衣服等活动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自立能力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是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二框。

这一课属于初中思想品德的道德板块部分,这部分的内容应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

因此,这堂课我的教学理念是: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双向交流、多边活动,使学习者在一定的生活、社会现象的情景中,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依赖的危害,并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在体验中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的人生一定要自立的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如何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为了激“活”学生思维,针对本课我分别是以鹰的故事和视频啃老之痛作对比,把马云等杰出青年的品质和我拍的本班同学的生活片段作对比,通过“自立大比拼”的竞赛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呈现于学生,学生们的思维在鲜明对比的碰撞中分享彼此的感思考、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也达到了学习时自由地发展自身在认知、情感方面的潜能。

注重对知识点难点突破、重点突出,本课中不再有依赖思想是难点,从学生上课反馈的信息看出学生对于本课的难点、重点掌握得比较好。

当然,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也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如时间把握得不够好,最后一个活动缝扣子占用了太多时间,对学生出现情况把握不大准,体现了我教学应变机智上的不足。

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多看书增加自己的学科素养外,还要多听课多琢磨多反思,以提高自己课堂管理的水平。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个框题,是第三课的重点内容。

本框通过分析自立的对立面——依赖的危害,深化对自立含义和表现的认识,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从而主动学习如何自立,掌握自立的方法,使之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同时为使学生成为自强的人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2.在实践中摆脱依赖心理体验自立的意义。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制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目标:深化认识自立的含义和自立的表现,掌握自立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自立能力教学难点:怎样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创设情境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不能再有依赖魏永康,1983年出生,两岁就认识1000多个汉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8岁上县属重点中学,13岁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

20岁时,因自立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200 5年5月曾以《“神童”的成长》,为题报道了他的曲折经历。

记者:他在中科院出了什么事情?妈妈:……生活上的一些事情,洗衣服什么的,永康平时这些生活上的小事不注意,……他房间也不打扫,房间很臭的,他自己也不洗澡,天气热了,洗澡换的衣服要第二天中午洗……所以一开门,汗臭气……这些情况,老师跟我讲了……记者:上大学的时候,永康有没有自己洗过衣服,洗过袜子?妈妈:我从来没有让他洗过,我从来没有要求他洗过,洗头都是我给他洗的,我跟他讲你搞你的事业,家务事你不要管。

魏永康被中科院退学回家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自立并不意味着我们能独立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善于接受别人帮助并不是依赖,相反,它有利于自己尽快自立。

对于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寻求别人的帮助是依靠;而一切事情,尤其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去尝试,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是依赖!危害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

因为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太过依赖父母,使自己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离开了父母便感到孤立无助。

这样一来还会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不会。

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而且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多实践、多锻炼。

联系自己及周围同学平时的学习、生活,看看我们身上存在哪些依赖现象?在一个招聘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一个老人在各个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六十多份各类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

许多人以为是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26岁的儿子大海。

此时此刻,大海正闲居在家。

他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大海吗?为什么?危害2: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河北大学富二代校内醉驾撞飞两名河大新区女生,‘有本事你告去,我爸是李刚’”“富二代”,“官二代”在“拼爹”,炫富。

(幻灯片:我爸是李刚,我爸李双江)(幻灯片出示)依赖的危害: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

2、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

3 、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自立与自主没想到还有大海这样的年轻人,为了一探究竟,我对他们家做了一个跟踪了解。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头呢。

结合我看到的几个场景,请你支招:老夫妇该怎么办?场景一:招聘会上,老人为儿子求职失败,垂头丧气地回到家,看到儿子坐在电脑前玩游戏,老人无语。

场景二:几天后,父母为儿子操持了婚事,某天晚上,父母做饭,儿子儿媳玩游戏。

场景三:一年后,儿子儿媳产下一子,某天晚饭后,儿子玩电脑,媳妇打麻将,父亲洗碗,孩子嗷嗷待哺,母亲佝偻着腰,唉声叹气地去冲奶粉。

(老夫妇是不断地劳作;拼命地挣钱;眼睛一闭,一走了之,还是……)(板书:不能再有依赖)幻灯片:《靠自己》同学们都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和儿子儿媳妇分家,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也许这样真能够彻底改变儿子和儿媳妇?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独立地生活,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很快地,父母就和儿子儿媳妇分家了,分家后,大海小两口有点手忙脚乱,既要玩,又要照顾孩子。

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钱从哪儿来?儿子听别人说卖小货赚钱,就准备大干一场,可是自已的货的批发价比人家的零售价还要高,结果赔钱了;后来又听别人说做煎饼挣钱,可是老是做不好,买的人很少,结果又不了了之;之后,又有人告诉他说养猪很赚钱,他就买了好多小猪仔,准备养猪,可是,什么技术也不懂,小猪死的死,病的病……我到底该干什么啊?生活怎么就这么难啊!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同学们想一想大海能自立吗?为什么?儿子肯定不能自立,因为他遇事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他就信什么,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就是不能自主,可见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是自立的表现。

(板书:明确自主和自立的关系)创设情境:下午放学回家,你发现妈妈躺在沙发上发高烧了,你会怎么办?3、多实践,多锻炼同学们是不是都要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呢?(不是)看来同学们都有自主自立的意识,那么我们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板书:树立自立观念)(板书:勇于实践锻炼)培养自立能力方法:从我们身上吸取经验和教训,可见人们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主要有:1.要树立自立的思想意识2.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比如说自己洗衣服,独立完成作业3.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5.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人云亦云。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再关注一下大海:一次次的失败更坚定了大海自立的信念,他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一系列行为:没有自立意识;太依赖父母,所有事情都由父母包办;做事没有原则,没有主见;很少参与社会实践,常常被人蒙骗,缺乏社会实践能力。

他总结了经验教训,反复地审视了自己,觉得自己口才还不错,于是去应聘推销员,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

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他告别了依赖,走向自立!他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些营养品去看望父母。

父母看到儿子的变化,老泪纵横,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不过老人的泪是高兴的泪。

(板书:勇于实践锻炼)(幻灯片:最美天使孟佩杰)从她身上你学到什么?(板书: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二、课堂小结三、课堂练习四、课外延伸:——小鬼当家具体要求:收拾房间(包括洗衣、叠被、扫地、擦桌等)买菜烧饭(准备一家三口的中饭)接待客人(同学之间互访、邻居、亲戚等的来访)请家长作监督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