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办公会议制度1、矿每周召开安全办公会议一次,分析研究安全生产情况,布置整改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2、安全生产办公会议由矿长组织召开,所有矿级、科级(区队)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
3、安全办公会议规定为每周最后一天召开。
4、安全办公会议的主题是研究分析安全生产中所出现的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安排布置安全生产工作。
5、安全办公会议的档案记录整理由安全科负责,安全办公会议参会人员都应做好会议记录。
6、矿级领导及中层干部根据煤矿安全状况组织安全专题学习会议,并结合我矿的安全问题对我矿存在的重大隐患,进行分析研究,对必须进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设备购置、安全工程项目进行决策。
7、由安全科每月组织管理人员及采掘队、班组进行安全学习,及时总结井下各工种安全情况并布置整改,学习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及时通报有关安全事故案例。
8、针对生产过程中较突出的问题,由技术科、安全科组织专题教育培训。
职工学习档案管理制度一、档案室负责管理全矿所有人员的培训档案。
二、档案可依据需要按编号分人建档存放。
三、所有培训资料必须登记,归档存放,并做好人员变动后档案调整工作。
四、举办业余培训班的各单位必须及时把有关培训资料送交档案室,以便及时归档保管。
五、培训结束及时将培训情况填入学员档案卡。
六、学员调换工种时,原上岗证收回,按新调工种经培训考试合格后办上岗证,重新建档,考试成绩记入学员档案卡。
七、负责各类证书的保存、验证工作。
八、建立学员有关培训档案包括:学员管理制度、登记表、违纪学员处理意见、资格证和优秀学员名册等。
建立与各送培单位联系档案。
九、教学档案要按时间顺序编好目录,分类按年度装订成册。
十、各种教学录音带、录相带,按顺序编好目录装盒;教学幻灯片,编写目录入夹,并附文字说明。
十一、档案总目录应分类编制,各类档案按顺序编明册序,封面上注明起始年、月、日,每册档案的目录由安培中心统一负责编制。
十二、教学档案要统一保管,分类入柜,定期进行检查、整理、并注意防潮、防霉、防虫蛀。
十三、查阅教学档案,必须填写借条,经安培中心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借阅。
借阅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周。
复制教学档案,须经安培中心领导批准。
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为认真落实《郑兴翟沟(新密)煤业有限公司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根据《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监总局33号令)的文件精神,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郑兴翟沟(新密)煤业有限公司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
1、带班领导必须严格执行井下交接班,做到接班不来、交班不走。
严禁电话或带信交接班,防止因交接班不清而导致工作失误或诱发事故。
2、交、接人必须同时交接清楚隐患情况,做到:隐患交接不清不接班;当班能处理隐患未处理不下班。
接班人在交班人记录手册上签名后,交班人方可升井。
保证每班井下至少有一名矿级领导。
3、带班领导若遇特殊情况需班中升井,必须经调度室或矿长批准,并委派有资职的矿级领导入井接班后,方可升井。
带班领导在本班结束后,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履行交接班职责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4、交班人员要认真如实地对接班领导交待当班区域各工作面(点)的安全状况,设备运转情况,有无安全隐患以及下一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等其它注意事项,交待完毕后经双方在交接班记录表上签字后,方可下班。
5、未完成当班任务或发现事故隐患未处理完毕,不准离开工作地点,并在事故现场进行交接班。
交班领导应交待清楚处理措施,目前进度、应当注意事项等,并如实填写在交接班记录表上,处理情况应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6、超过交接班时间,如接班人不到,交班人不准离开岗位,否则按脱岗、早退处理。
如无人接班应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坚守岗位直到有人接班为止。
7、领导带班下井记录表每月由调度室安排专人负责发放、管理、存档,存档时间不低于1年。
管理人员下井及带班制度1、为切实加强煤矿安全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关键作用,转变领导干部作风,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的指导意见》,xx矿特制定本制度。
2、矿长10次/月,分管生产、机电、安全、技术、通风等方面的副矿长15次/月;3、生产业务科室正、副科长16次/月,非生产口科室正、副科长6次/月,生产、辅助队的队长18次/月;4、矿井管理人员二班、夜班比例要达到总下井次数的1/2。
5、下井人员要保证安全生产作为首要责任,切实掌握当班井下的安全生产状况,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薄弱区段的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制止违章违纪行为,严禁违章指挥。
6、作业现场发生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和严重问题时,下井到现场检查人员必须立即采取停产、撤人、排除事故隐患等紧急处置措施。
7、各级管理人员下井,要将下井时间、地点、经过路线、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等现场填写干部下井信息表。
8、矿调度室要建立各级管理人员下井台账,并对各类人员下井情况逐月统计汇总,并存档备查。
9、矿要按照规定,严格落实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的要求,保证每天至少有1名副矿长以上管理人员下井带班指导作业,和工人同上同下。
10、矿副矿长以上的管理人员,每月在完成规定下井次数的同时,要保证每月2次下井带班作业。
11、矿调度室要在每月末排除次月各级干部带班作业表,并提前一天通知带班干部,以便安排工作、准时带班。
如遇特殊情况,带班干部必须向领导请假,经领导协调同意后方可延后,但每月值班、带班天数不变,不得出现空班情况。
12 带班领导除正常的现场巡查外,应着重检查跟班队长、安全员、瓦检员等上岗履职情况,并对机电、监控等特殊岗位作业人员进行督察。
13、跟班区队长必须与职工同时下井、同时上井,不得迟下早上,实现工作现场全过程监督管理。
14、矿井在巷道贯通、初次放顶、排放瓦斯、揭露煤层、处理火区、探放水、过断层、系统调风等非正常作业的关键阶段,分管矿领导、有关业务科室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带班指挥作业,确保安全生产。
15、各级管理人员除完成下井带班作业规定外,还要经常深入井下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及时研究解决井下存在的问题,抓好有关制度、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16、管理人员下井带班作业管理与考核17、各单位要健全完善各级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由调度室明确下井带班的作业种类、带班人员范围、带班的次数、井下工作时间、下井带班的任务和职责权限,白班与夜班比例、以及考核奖惩办法等,并严格执行。
18 、下井带班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发生生产责任事故,要追究区队长、矿长责任的同时,追究当班带班人员的连带责任。
19、下井带班要严格执行井下交班制度。
上一班的带班人员要在井下向接班人员详细交接井下安全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并认真填写交接记录。
20、建立井下带班档案。
各级干部下井带班升井后,要认真填写干部下井信息卡,将下井时间、地点、经过路线、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等有关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存档备案。
21、加强监督考核。
各单位要把各级干部下井带班情况与安全绩效考核紧密挂钩,并作为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由调度室严格考核。
要建立奖惩制度,对认真履行职责、防止事故有功人员要给予奖励;对弄虚作假的要严肃处理。
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各基层区队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的职工安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负责本队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2、每位职工必须按时参加各类安全教育培训,为不断提高各自的安全知识水平、技术操作水平和自主保安能力打下基础。
3、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教材、有教案、有落实、有培训记录、有考试成绩。
达到组织到位、培训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效果到位。
4、充分利用班前会和每周二、五学习日,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每月必须对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一次全面培训学习,将教育成绩与本人的奖金挂钩考核。
5、继续以“三个一”的教育培训模式,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和特点,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式。
认真开展各类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促使广大职工安全意识明显提高,自我保安和互保意识明显增强。
6、所有人员必须积极参加公司内及集团公司举办的各类安全教育培训班,不得无故缺勤,缺勤一次罚款50元,考试不及格罚款100元,同时进行补考,合格后方可上岗。
7、现场考核不及格人员,由区队停工进行培训,考试合格,由有关单位审核确定后,方可上岗。
8、教育科负责建立全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各种档案和各种记录。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矿实际情况,针对矿井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瓦斯、煤尘、水灾、提升运输及顶板事故、制定本管理制度,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1、由总工程师负责对矿区及井下存在的主要灾害危险源进行辩识、确认、评价,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组织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并贯彻执行。
2、建立健全瓦斯、煤尘、井下火灾预防措施,明确各级领导管理安全的职责。
3、通风部建立健全瓦斯管理制度,根据本矿实际,制定相应的瓦斯检查制度、“一炮三检”及“三人连锁”放炮作业制度等,采掘作业规程必须编制相应的防止瓦斯事故的措施。
4、机电科必须制定井下电气设备及安全供电管理制度,消灭电气失爆,消除危险火源。
5、对煤尘事故的预防,矿制定专项防尘管理制度,以总工程师负责、通风队配合,切实加强对防尘工作的领导,把防尘工作做为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来抓。
对全矿防尘工作按区域划分,各负其责,认真落实好防尘措施。
6、采掘作业规程必须编制相应的防止顶板事故的措施,从爆破管理、支护方式及方法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
7、生产技术科必须把防治水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内容,每年必须编制防治水预案,加强水文地质工作管理,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做好日常水情、水患预测预报工作。
8、通风部要把井下自燃发火的防治工作做为我矿“一通三防”重中之重,制定针对性的防灭火措施,加强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工作。
九、地面火灾事故的预防、检查工作由公司安全部主要负责,对各重要场所配齐相应的灭火器材,加强日常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十、对矿制定的重大灾害危险源监控措施,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有关事故的预防措施,各部门必须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并考试,使职工熟练掌握各类事故的预防知识,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对学习培训情况,安全科负责监督检查。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1、为加强矿井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管理领导小组。
2、应急救援管理领导小组对预案实施及运行负责。
3、矿总工程师负责矿井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工作。
4、安监科具体负责组织预案的编制工作,矿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委员会,抽调专门人员对预案进行编制,各生产系统技术负责人(各专业副总)根据矿井灾害类别(顶板、水害、瓦斯等),结合井下实际,分别编制各系统应急救援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