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价值工程对象选择n

第二章价值工程对象选择n

域是最合适区域。否则,再调整c值,重新绘制曲线,直到满意为止。

n与c值关系
n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200 140 100 80 60 50 40 35 30 25 20 20
• 最适合区域法的应用步骤与案例分析: 对洗衣机的20个零部件用强制决定法进行了功能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的计算,从中选出15个零部 件。用最适合区域法确定价值工程的对象。
• 强制决定法的改进: • 1、 “01”打分法:两零件对比,重要的得1分,不重要的得0分. • 2、“04”打分法:有三种对比打分(4:0,3:1,2:2) • 两零件相比,非常重要的得4分,很不重要的得0分;较重要的得3分,不太重要的得1分;同等重要各得2分 • 3、多比例打分法:标准更细,有6种情况:10:0,9:1,8:2,7:3,6:4,5:5
零部件名称 •A
B C D 合计
现实成本/元
表3-9 某设备有关资料
功能系数
成本系数
500
0.49
0.50
50
0.04
0.05
300
0.27
0.30
150
0.29
0.15
1000
1.0
1.0
价值系数 0.8 0.8 0.9 1.9
• 如只根据价值系数选择对象,可能把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较大的对象排除在外,影响价值工程的 效果。
• 最适合区域的形状:
• 沿V=1的方向成喇叭口形。成本系数小,面积大,控制不严格;成本系数大,面积小,控制严格。
• 说明:
• 当价值系数相同,成本系数大的零部件容易被选为价值工程对象,成本系数小的零部件不易选为价值工程对 象,从而提高了价值工程的效率和效益.
• 最适合区域的画法:
• 给定常数c:QP*OP=c
0.67
532
532
268
C
0.267
700
0.175
1.53
D
0.067
600
0.150
0.45
E
0.133
500
0.125
1.06
F
0.133
400
0.100
1.33
合计
1.00
4000
1.00
1068
268 500 400 3400
700
0
268
332
500
0
400
0
3400
600
按此法计算机器的目标成本是3400元,通过对各零部件功能系数和成本降低指标的综合考虑,价 值工程对象是零部件D、B。
X0 0 0 0
0
1 X1 1 3
0.5
1 0 X1 2
0.33
100X 1
0.17
X0 1 0 1
0.17
1 X0 1 2
0.33
0 1 X0 1
0.17
101X 2
0.33
加gf
零部件功能系数
0.165 0 0.250 0.085 0 0.150 0.099
0.051 0.034 0.066 0.034 0.066
C
0.267
700
0.175
1.53
D
0.067
600
0.150
0.45
E
0.133
500
0.125
1.06
F
0.133
400
0.100
1.33
合计
1.00
4000
1.00
854.4
214.4 425.6 425.6 3200
-154.4
385.6 74.4 -25.6 800
第四步:分析价值系数,确定改进对象
FN= 0.165+0+ 0.034=0.199
FM= 0+0.15+ 0.066=0.216
FK= 0.25+0.099+ 0.034=0.383
FP= 0.085+0.051+ 0.066=0.202
(4) 最合适区域法 1、最适合区域法的思想
由日本田中教授提出。强制决定法主要根据价值系数确定VE对象,而没有考虑零部件功能成本高低。
• 最合适区域法的基本思想:
• 应用价值系数最合适区域,把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的大小加以区别,从而确定价值工程对象的图示方法。它不 仅考虑价值系数小于和大于1的情况,还要考虑现时成本大小。
• 最适合区域:指零部件成本系数与功能系数匹配的合适区域,在价值系数等于1的两侧,由两条曲线包络而成。
• 判别准则:在区域内的零部件,功能和成本匹配合理,不作为价值工程对象;若在区域之外,功能和成本不合理,将 选为价值工程对象。
2、ABC分析法
• 用ABC排列图分析产品或零部件成本,将其分为ABC三类,找出对成本影响大的少数A类产品和零部件作为VE 的对象。
• 优点:重点突出,能抓住数量少而成本高的产品或零部件作为VE的对象。 • 缺点:对功能分析不够。C类零部件,可能功能很重要,改进十分需要,由于成本低未被选为重点对象。 • ABC分析法最好结合其他方法一起使用,对功能进行分析,使对象分析更准。
• ABC分析法案例
国营黎明机械公司航空牌1.5-1型洗衣机是军工厂的民用产品,销路较好,年销20万台,批量较大,但成本高、 利润小,成本远高于国内同类产品。为此,该公司组织价值工程领导小组对洗衣机进行价值工程的分析。 (1)寻找价值分析目标 • 把洗衣机全部零部件按成本大小分类排队,对产品的成本构成进行分析,算出各类零件所占成本的百分比(表 1-1) 表1-1 产品各类零件成本表
• (1)用强制决定法求出各零部件的功能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
洗衣机零部件各种资料
零部件序号 零部件名称 功能系数/%
零部件成本/元
1
电机
18.0
44.13
2 •3
外罩 盖圈
32.5 32.45
32.5 32.45
4
内筒
25.05
25.05
5
定时器
13.9
13.9
6
三角带轮
8.74
8.74
7
风扇轮
价值系数 0.879 0.876 0.624 0.861 0.806 0.888 0.876 0.886 0.862 0.928 0.940 0.946 9.169 0.965 5.705
1.00
零部件名 称
功能系数
表1-3 价值分析表
目前成本 成本系数
价值系数
• A
1 0.267
2 1000
3=2/4000 0.250
4=1/3 1.07
按功能系数分 配目标成本
5=1*3200 854.4
B
0.133
800
0.200
0.67
425.6
成本降低指标 6=2-5 145.6 374.4
7.88
7.88
8
上盖
7.30
7.30
9
电容器
7.00
7.00
10
轴壳
7.20
7.20
11
安装座
5.96
5.96
12
散热板
5.24
5.24
13
叶轮
2.75
2.75
14
电机座
2.68
2.68
15

2.57
2.57
成本系数/% 20.471 15.076 15.053 11.620 6.448 4.054 3.655 3.386 3.247 3.340 2.765 2.431 1.276 1.243 1.192
零部件名 称
功能系数
表1-4零部件目标成本
目前成本 成本系数
价值系数
按功能系数分 零部件目 成本降低
配目前成本
标成本
指标
• A
1 0.267
2 1000
3=2/4000 0.250
4=1/3 1.07
5=1*4000 1068
6=min(2, 7=2-6 5)
1000
0
B
0.133
800
0.200
• 三、VE对象选择的方法:
• 1、经验分析法 • 2、 ABC分析法 • 3、强制决定法 • 4、最合适区域法
1、经验分析法 依靠VE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对产品或零部件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VE对象的一种定性分析方 法。
优点:简单易行,时间较紧或对其他方法不熟时,用此法较方便。
缺点:没有定量分析,易受人员工作态度,个人经验影响,使对象选择不准。
• 选定分析对象后需要收集对象的相关情报,包括用户需求、销售市场、科技技术进步状况、经济分析以及 本企业的实际能力等等。价值分析中能够确定的方案的多少以及实施成果的大小与情报的准确程度、及时 程度、全面程度紧密相关。
• 二、信息资料的收集 • 价值工程的情报收集工作主要围绕功能和成本进行,针对产品而言,应收集以下几方面的情报: • 1、用户使用方面的情报; • 2、科学技术方面的情报; • 3、销售方面的情报; • 4、成本方面的 情报。
(1)V=1或接近1:零部件功能与成本比例相当,不需改进,不作为价值工程对象;
(2)V>1:零部件价值高,不需改进,但也可能有假象.(在零部件对比中打分过高,功能系数偏大;功能不 足成本过低,应提高功能满足用户需要,增加成本,降低价值系数也是允许的)
(3)V<1:零部件功能与成本不匹配,功能不足,成本过高,产品价值低,应作为价值工程对象,首先改进价 值系数小的零部件
• 3、对“01” 、“04”和多比例打分法的验证-类似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Q=n(n-1)q/2 • Q:各零部件功能重要性得分合计 • n:零部件个数 • q:每种打分法中零部件最高得分 • 对比打分合计与公式计算结果相符,则对比打分正确,若两者不一致,应检查打分过程,纠正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