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陈代谢与酶ppt3 人教版

新陈代谢与酶ppt3 人教版

4、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影响酶作用的主要因素是pH、温度。
另外还有酶的浓度、底物浓度、生成 物浓度、酶抑制剂和激活剂,有机溶剂、 重金属离子等都可以影响酶的催化速率。
新陈代谢与酶
4、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酶

酶的浓度:
反 应


反应速率随酶浓度的升
高而加快。
底物浓度: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反应速 应
答: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 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 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新陈代谢与酶
1、酶的发现
酶从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发展到 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导致酶概念发展的 因素是什么?
从发现酶到认识酶的本质,都离不开科 学实验,可见实验对科学的重要性。
新陈代谢与酶
2、酶的概念
1.产生 2.作用 3.化学性质: (有机物,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1、酶的发现
斯巴兰扎尼设计的实验,其巧妙之处在 哪里? 巧妙之处就是用金属笼排除了物理性消化
该实验能否证明胃液里有能够消化肉块 的胃蛋白酶吗?
不能证明胃液里有蛋白酶,只能说 明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新陈代谢与酶
1、酶的发现
后续的研究实验
• 1836 施旺 (意) 提取出消化蛋白质的物质
• 1926 萨姆纳 (美) 证实脲酶是蛋白质
由几个要素构成一个完整概念,是概念 形成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理解概念的一种 思路
新陈代谢与酶
2、酶的概念 酶的合成
①蛋白类酶的合成遵循中心法则,需经过转 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②与唾液淀粉酶等胞外酶合成和分泌有关 的主要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细胞膜
中的还原剂 催化酪氨酸转化成黑色素 与谷氨酸的合成有关
新陈代谢与酶
若干重要的酶:
胰蛋白酶、 RNA聚合酶 DNA聚合酶、DNA解旋酶
逆转录酶 固氮酶
NADP+、NADPH
溶菌酶
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
纤维素酶、果胶酶
组成酶、诱导酶
溶酶体酶
新陈代谢与酶
3、酶的特性:
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哪些不 同的特点呢?
新陈代谢与酶
1、酶的发现
后续的研究实验
20世纪30年代以来,科学家相继提取 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这一事实说明酶 的本质是什么?
这些事实说明酶是具有生物催化 作用的蛋白质。
新陈代谢与酶
1、酶的发现
后续的研究实验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 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这一发现使酶的概念又扩展成什么?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
哈密中学 张婷
新陈代谢与酶
1、酶的发现 2、酶的概念 3、酶的特性 4、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5、酶特性的相关实验
新陈代谢与酶
1、酶的发现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斯帕兰扎尼实验
新陈代谢与酶
1、酶的发现
发现问题:
设计实验:
观察结果:
得出结论:
新陈代谢与酶
℃的水浴锅中,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

A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多肽、水
不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 不改变化学平衡点
新陈代谢与酶
3、酶的特性:
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哪些不 同的特点呢?
A、高效性 可使反应速度提高1源自7 –1013倍-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1克结晶酶在 65C条件下可催化2吨淀粉水解。
新陈代谢与酶
3、酶的特性:
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哪些不 同的特点呢?
B、专一性
②生理功能: 前者对生化反应起催化作用; 后者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③合成部位: 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也能合成 酶,但能合成酶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激素。
新陈代谢与酶
2、酶的概念
蛋白质、酶、激素的关系

蛋白质
激 素
B
A
C
新陈代谢与酶
3、酶的特性:
酶作为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共同点:
可以加快反应速度 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变化
率随浓度的升高而加快,但
速 率
达到一定浓度,反应速率不
再变化。
酶的浓度 酶量一定 底物浓度
1、在测定胃蛋白酶的活性时,将溶液的PH值由10降
到2的过程,胃蛋白酶活性将( B )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2、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
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值至2.0,保存与37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一种酶可催化某些分子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的反应
由于酶的功能具有专一性,可以 推出酶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分类
水 解 酶
氧 化 还 原 酶
酶的名称 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 肠淀粉酶 肠、胰麦芽糖酶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 肠肽酶 肠、胰脂肪酶 蔗糖酶 DNA 酶 纤维素酶 果胶酶 溶酶体酶 过氧化氢酶 呼吸酶 辅 酶 II
氨基酸
细胞核
DNA
RNA
核糖体

缩合

内质网

线粒体
葡萄糖
ATP
运输
的 合
高尔基体

加工

小泡、细胞膜


分泌
胞外酶
新陈代谢与酶
2、酶的概念
合成原料: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作用部位: 细胞内或细胞外
新陈代谢与酶
2、酶的概念 酶和激素的比较
①化学成分: 前者主要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后 者有多肽及蛋白类、脂质类、氨基酸衍生物等
酪氨酸酶 谷氨酸脱氢酶
酶的作用 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将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将多肽分解为氨基酸 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将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将 DNA 分 解 为 脱 氧 核 苷 酸 分解纤维素 分解果胶 促进溶酶体释放各种水解酶 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催化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光 反 应 中 电 子 供受体体、 暗 反 应
新陈代谢与酶
4、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PH
酶的名称 最适PH
过氧化氢酶 6.8
唾液淀粉酶 6.8
脂肪酶
8.3
胰蛋白酶 8.0~9.0
胃蛋白酶 1.5~2.2
新陈代谢与酶
4、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抑制剂
酶活性的调节
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 与酶可逆性结合致使酶 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 使酶的活性改变。
新陈代谢与酶
C、酶需要适宜的条件
低温、偏酸、偏碱环境下酶的活性降低,但 适宜条件下又可以恢复其活性;高温、过酸、过碱 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酶的活性不能恢复。
新陈代谢与酶
4、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温度
结论: 在最适宜温度下
酶的活性最高,温度 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 都会明显降低。
温度过高和过低对酶活性的影响本质相同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