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世纪大道东延工程SJDDQL-1标合同段路基原地面掺灰首件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无锡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南通世纪大道东延工程SJDDQL-1标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3年12月12日路基原地面掺灰处理工序首件工程施工方案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南通世纪大道东延工程(东快速路~金浩大道)SJDDQL-1标起自石江公路(桩号K9+321.067),路线向东跨新江海河(规划IV级航道)后,至通州区金浩大道(桩号K11+112.791),全长1.801公里。
施工技术标准如下:①公路等级:一级公路(兼顾城市主干道功能)②设计车速:80km/h③设计荷载:公路—I级④道路标准横断面:本项目规划红线宽120m,道路总宽60m,南北两侧各设置30m 绿化带。
道路横断面形式为:4m(人行道)+5m(非机动车道)+3m(侧分带)+12m(机动车道)+12m(中央分隔带)+12m(机动车道)+3m(侧分带)+5m(非机动车道)+4m(人行道)=60m⑤标准轴载:BZZ-100⑥地震动峰加速度:0.05g⑦设计洪水频率:1/100主要道路工程量包括:①道路清表57305m2②河塘清淤37461m3③路基挖土方20717.300m3④路基填方331560m3(其中河塘回填6%灰土40359m3,素土40497m3)⑤原地面掺灰处理11803m3⑥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20cm)73206m2二、方案编制依据①南通世纪大道东延工程SJDDQL-1标合同段招标文件②南通世纪大道东延工程SJDDQL-1标合同段施工图设计③《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有关技术规范、规程④《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⑤我单位的综合施工能力,目前可投入的施工机械,技术实力以及近年参加高等级公路工程施工经验。
三、原地面掺灰处理首件工程施工组织机构和施工部署1、施工组织机构本着“精干、高效、快速、有序”的原则,我公司组建了“南通世纪大道东延工程SJDDQL-1标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1名,项目总工程师1名,结构工程师1名、道路工程师1名、安全工程师2名、测量工程师1名、试验工程师2名。
项目经理部下设“五部两室”。
项目部下辖4个专业施工队,即1个路基施工队,2个桥涵施工队,1个附属工程施工队。
本次河塘清淤回填首件工程主要人员如下:项目经理:李嵘项目副经理:吴斌项目总工:史轶东工程部长:邓港道路工程师:张辰一测量工程师:吴备试验室主任:王发强道路施工队负责人:戴余华质检员:董俊2、道路施工总体部署基于本合同段道路工程特点以及施工工期要求,道路施工部分以反开挖段先行推进,其他路段路堤填筑同步跟进,再行边坡防护的施工顺序。
遵循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划分施工区段,组织工程紧密流水作业。
道路施工队伍的部署及任务安排表3、施工计划道路工程计划工期9个月,开工日期为2013年10月1日,竣工日期为2014年6月31日。
其中全线原地面掺灰处理计划从2013年12月中旬开始施工,至2014年3月1日前全部施工完毕。
4、机械到位情况目前项目部机械已进场挖掘机5台,振动压路机1台,三轮压路机1台,中拖(含铧犁)4台,平地机1台,装载机1台,自卸汽车10辆。
满足原地面掺灰施工机械要求。
后续施工机械根据工程展开逐步进场。
5、材料供应情况河塘清淤回填主要原材料为石灰。
目前项目部已进场约2600吨石灰,后续石灰将会陆续进场。
第二节原地面掺灰处理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首件工程施工段落的选择目前项目部可进行原地面掺灰处理的施工段落为K9+560~K9+720段机动车道左右幅,K10+800~K11+100段机动车道右幅。
项目部选择K9+560~K9+720段机动车道左右作为原地面掺灰处理首件工程试验段(以下简称首件段),K10+800~K11+100段机动车道右幅作为原地面掺灰处理首件工程备选段(以下简称首件备选段)。
二、首件段施工的目的通过首件工程认可制工作的开展,帮助施工单位熟悉工程的特点,掌握工艺、材料及关键性技术的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具体说,即通过原地面掺灰处理首件工程确定施工工艺,即粉碎灰土的遍数、压路机碾压的遍数及一车土掺灰面积等。
二、首件段施工前准备1、测量准备工作1.1测量仪器的校准进场前,已将水准仪和全站仪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校核,并出具校准合格报告。
1.2导线水准点的测量依据根据已批复的导线、水准点复测结果,对首件段进行施工测量,根据实际工程施工需要加密导线、水准点。
2、工地试验室准备工作项目部工地试验室已根据《工地试验室备案申报材料整理要求》(南通市),进行工地试验室备案申报,并已备案通过,可进行首件段施工相关的试验工作。
2.1对进场前的石灰取样,进行有效钙镁含量试验。
如满足Ⅲ级生石灰要求,并报总监办检测合格后,上报第三方检测,第三方检车合格后,同意进场使用;如不满足Ⅲ级生石灰要求,则坚决予以清场。
2.1对首件段清表后的原地面取土样,进行标准击实试验,得到首件段原地面土样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以及灰剂量滴定标准。
将结果上报总监办,由总监办现场取样,进行试验后的批复为准。
3、施工准备3.1进行首件段左侧施工便道的施工,目前已完成,可满足施工机械进出的需求。
3.2进行首件段原地面清表处理,目前已完成,且宽度超过原地面掺灰处理宽度,满足施工要求。
该段落清表已上报总监办,抽检合格。
3.3进行首件段反开挖施工,目前已开挖到位,满足施工要求。
该段落反开挖已上报总监办,抽检合格。
3.4对已进场检测合格石灰进行消解,消解7天后才予掺灰使用。
三、首件段施工方案原地面掺灰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样地表压实打格上灰粉碎、拌和、翻晒整平碾压外观检测压实度检测高程、横坡检测报验下道工序1、恢复首件段内的机动车道中桩和边桩,放出施工范围,两侧都应比设计宽度加宽50cm。
2、检查开挖后原地面上是否还有未挖除的草根、垃圾等,然后由我部测量组测量原地面清表后标高,上报监理组复检之后会同指挥部、财政、审计人员对原地面清表后标高进行四方联测,随后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开挖后原地面。
3、按每辆运输消石灰的自卸车每次运6吨计算,每方6%灰土质量为1.729吨,每方6%灰土用灰量为A=1.729*6/106=0.0979t=97.9kg,每车灰可铺面积为S=6000/97.9*0.2=306.4㎡。
根据计算公式,施工时严格按照300㎡打格上灰。
上灰后先由推土机或平地机粗平,再由民工均匀铺撒石灰,保证灰土含灰量的均匀性。
4、用旋耕机、铧犁对灰土进行拌和、粉碎,如颗粒较大,可进行多次粉碎,拌和深度约25cm。
对充分拌和后的灰土进行灰剂量检测,如合格,则进行晾晒,如不合格,则进行补灰处理。
在晾晒过程中,应经常对灰土进行含水量检测,当含水量降低至15.8%~17.8%时,可开始进行碾压施工。
5、碾压前,先对灰土进行整平。
用平地机根据设计的断面高程、横坡度由高向低依次进行刮平,然后进行水准测量,根据1.3的松铺厚度和设计断面高程,再次进行刮平、测量,一直到松铺后的断面高程满足偏差要求。
6、由于首件段地下水位较高,原地面地基承载力较低,首件段分机动车道左右幅按如下两种碾压遍数来进行试验。
左幅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用振动压路机低幅振压一遍,再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最后视情况用三轮压路机慢压1~2遍。
右幅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用振动压路机低幅振压一遍,再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两遍,最后视情况用三轮压路机慢压1~2遍。
碾压时压路机前进时速应控制在5km/h,压路机由道路外侧向内侧碾压,每次碾压要重叠1/3钢轮宽度。
7、碾压后进行外观检测,灰土表面应无弹簧、脱皮、松散现象。
8、碾压后由试验室进行压实度的检测。
如机动车道右侧、左侧都满足压实度要求,之后原地面掺灰处理压实遍数按右侧压实方案执行;如右侧不满足压实度要求,左侧满足压实度要求,之后原地面掺灰处理压实遍数按左侧压实方案执行;如右侧、左侧都不满足压实度要求,则增加压实遍数,直至满足压实度要求时,且以此时的压实遍数作为之后施工的施工压实遍数。
9、由测量组对首件段高程、横坡度、宽度、中线偏位、平整度等进行检测。
10、试验、测量检测合格后,形成资料向监理工程师报检,监理方面检测合格之后上报第三方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第三节原地面掺灰处理首件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一、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建立健全是工程质量能否得以保证和各项法律、法规能否贯彻执行的关键,因此首件段制定了如下质量目标,以及确定了质量保证责任人及相关职责。
1、质量目标本项目的质量目标是“工程项目质量优良率达100%,单位工程质量优良率达100%,分项工程合格率达100%,一次抽检合格率达95%。
确保“扬子杯”,争创“鲁班奖”。
首件段的质量目标是“一次抽检合格率达95%,关键项目一次抽检合格率达100%。
”2、首件段质量保证责任人2、首件段质量保证责任人项目经理:李嵘对工程施工质量负全部责任项目副经理:吴斌对工程施工负主要领导责任项目总工:史轶东对工程施工负技术责任工程部长:邓港对现场施工质量负责道路工程师:张辰一对现场施工质量负责测量工程师:吴备对现场测量工作负责试验工程师:王发强对现场试验工作负责道路施工队负责人:戴余华对现场施工质量负责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为保证首件段施工质量,项目部制定了如下制度:1.1图纸会审制首件段施工相关人员应对设计文件,特别是首件段相关设计文件进行全面校核。
1.2技术交底制项目总工应对各技术职能部门和施工队进行首件段施工前技术交底,各施工队的负责人应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项目经理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
技术交底应按会议的形式进行,并形成会议记录.1.3测量复核制测量工程师应在首件段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对该段附近的导线、水准点进行复测,确保测量依据准确。
施工队应对路基中线和标高进行测量,项目部测量工程师进行复测。
1.4工程试验制项目部的标准试验和配合比试验应由试验工程师负责进行。
石灰的原材料检测应按规定的频率进行。
路基碾压前施工队应测定含水量、灰剂量和松铺厚度,项目经理部随机抽查。
1.5质量检测制各施工队应对路基压实度、灰剂量等进行自检,项目部应安排试验人员对压实度和灰剂量进行抽查。
施工工程中每道工序施工队均应有质量责任人,检查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1.6施工日志制各类技术人员应做好施工日志,施工日志本项目经理部统一发放,由项目经理部存档备案。
项目部和施工队的测量人员应将技术复核数据、测量作业的起始时间、仪器使用情况、原始数据记录在施工日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