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

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

18
3.公平(平等)
• 结果的平等 vs. 过程的平等
• 结果的平等:从物质分配的角度看公平;个体在物 质条件上的差别不能超过一定限度。一般用收入或 财富的差异来衡量。
• 过程的平等:人们会受到同样的对待,或者说,适 用于不同人的规则和方法是没有差异的。
19
结果的平等
• 第一种理解,绝对平等:所有人都应当 获得相同的份额。
22
过程的平等
• 机会均等
• 每个人在获得分配结果方面拥有完全相同的机会。 • 进一步地,“有条件的机会均等”:允许例外条
件的出现。但所有排除这些例外条件的个体都拥 有相同的机会。比如,某些残疾对驾驶机动车辆 来说构成一种例外条件。
23
过程的平等
• “机会均等”作为一种价值标准的运用, 与“结果公平”相比,“机会均等”的 可操作性相对较小,但在设计政策时可 以用它来评价一些政策内容的公平性。
9
(三)社会问题认定过程中的价值标准
• 1.社会福利 • 2.效率 • 3.公平 • 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0
1.社会福利
• (1)福利?社会福利?
• (2)如何加总个人福利?
• 简单加总 • 加权加总
11
例:
• 我们过去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弱势群体就是农民,
根本就没有医疗福利。近两年的情况有所改善,这 就是新农合,应该说搞得最好的省份就是江苏。江 苏省的新农合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提出的指标。国 家说2007年每个农民享有的福利性资源应该有50 块钱,他们已经达到了75块。但是即使是江苏做得 最好的地方,仍然有700万人没有覆盖到。另一方 面,4300万农民,每个人只有76块钱的福利资源, 这中间还有不同的层次。Biblioteka 17罗尔斯的公平理论
• 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约翰• 罗尔斯1971年出版的 《正义论》回答了这些问题。罗尔斯采纳了功利主 义对待福利的利益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涉及 公平问题的公正模型。他认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 等可以存在,但必须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最大限 度地使先天有利条件最少的那部分人(如非熟练工 人)受益。只有如此,人们才可能发自内心地认可 并接受社会差别的存在。罗尔斯不仅强调结果上的 公平而且强调机会上的均等。
15
3.公平(平等)
• 关于“公平(平等)”的观念,存在许多不同的 认识角度,比如,经济(物质)角度、道德角度、 法律角度、政治角度,等等。
• 比如,美国独立宣言中“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主要是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来看公平。
16
思考:

一个家庭不把教育几个子女的资金平均地使用,
24
“同票同权”
• 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走过60年后,城乡“同票 不同权”的状况将获得解决。在2010年3月举行的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 员长王兆国作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选举法此 次修改最大的变化为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现 行选举法规定,城市和农村人口按四比一的比例选 举人大代表。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城乡按不同人口比 例经历了八比一、四比一的阶段,从八比一到四比 一这个阶段历时四十多年,而从四比一到目前即将 实现的一比一,也走过了十五年。
而是主要用来培养其中天分最低、能力最差的一个,
这是因为他将来成功的机会先天地少于其他的孩子。
这个家庭的做法是明智的还是不明智的?
• 推而广之,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和公共政策主 要向出身和天赋较低的成员倾斜,以缩小和拉平他 们与出身和天赋较高的成员在出发点上就已存在的 差距。这个社会的选择是恰当的还是不恰当的?
第二章
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
1
案例:燃放烟花爆竹,政府该不该管?
2
案例:燃放烟花爆竹,政府该不该管?
• 2010年春节,热闹的烟花爆竹让各大城市 的消防员忙了个不可开交。据公安部消防局 发布的消息,仅2011年2月2日零时至8日12 时,全国就发生火灾1.18万余起,死亡40人, 受伤37人,直接财产损失5600余万元,而烟 花燃放则是火灾高发的主因。就此,禁止春 节燃放鞭炮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3
案例:燃放烟花爆竹,政府该不该管?
• 禁放烟花鞭炮的问题并不是第一次讨论了, 很多地区曾有过禁令,但效果并不如人意。 之后政策从“禁”改“限”。那么燃放烟花 爆竹,政府到底该不该管?该如何管?
4
思考:
• 政府为什么要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 • 政府在哪些方面制定公共政策?
5
主要内容
• 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 • 政府角色与公共政策
13
2.效率
• 技术效率:投入产出的比例 • 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学中所讲的“效率”)
14
资源配置效率:
• 帕累托最优:是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在这
种状态上,我们已经不可能再通过改变配置来增 加社会中任何一个人的福利而不会减少任何其它 人的福利。
• 帕累托改进:如果对于一种资源配置状态,我
们可以通过改变配置的方法来提高某个(些)人 的福利而不会因此伤害任何其它人的福利,则称 具有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
6
一、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 (二)社会问题的认定 • (三)社会问题认定过程中的价值标准 • (四)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
7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 社会问题是在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中,至 少令一部分人同时感到不满的状态或现象。
8
(二)社会问题的认定
– 事实分析方法 – 价值分析方法
12
例:
• 此外,真正能够享受全额公费医疗的那部分人只 有全部人口的0.2%,也就是14万人,但是人均 占有的福利性资源达到4200—6000元。尽管如 此,新农合尤其是江苏的那种新农合是应该称赞 的一大进步。相比起过去全部福利资源都在少数 人中,农民完全被排斥在外的状态,如今江苏农 民不仅开始享有福利,而且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 第二种理解,最低标准:每个人至少应 当获得一个最低限度的份额。
20
我国10%家庭占有居民财产45%
21
我国10%家庭占有居民财产45%
• 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 状态,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 而另一方面,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的财产总额仅 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作为体现相对公平原则与 调节社会财富的工具,税收寄托着全体纳税人对于 合理分配制度的期待。我国的税务工作在取得了一 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中等收入阶层 取代富人,成为了税收政策的牺牲品;部分阶层拥 有各种隐性收入,独立于政策之上;赋税的去向和 用处缺乏透明度,税收收入未能充分反哺于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