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17第四章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2016-2017第四章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31
社会网对社会经济行为和过程的研究有 很大用途。 劳动力市场、组织、宏观经济过程、雇 主与雇工之间的工资关系,或研究与"现 实世界"的交换关系、交易成本、效率等 相关的各种规范。
32
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使得不同社网的 概念不能被整合到一种理论框架中去; 社会网分析中使用的各种概念由于缺乏 一个整合的理论,使得基本概念不能共 享。 构建社会网理论就尤为重要。 这种理论将对我们理解社会经济现象有 重大意义
网络资本包含社会网的结构性要素和规 范性要素。意指个体在任意给定的时间 内所获取的支持量。 人们通过在特定类型社会组织中的结构 位置来获取这些支持(社会组织可以是
社会、经济、家庭、公司、政府等等)
25
权力被定义: 权威性权力:发布命令与指示,而知其不会遭 到反抗; 影响:一个人将信息传递给另一个人,以此改 变后者在缺乏这一信息的情况下会从事的行 为; 统治:一个人的行为受到另一个人的控制,后 者能提供或限制前者利益,或者对其实施惩 罚。 权力网络分析包含了以上三种类型的权力。 网络理论认为权力存在于结构之中。
3
一 社会网络的概念、研究对象及研究取向 1、社会网络的涵义
2、社会网络的研究对象 3、网络结构观
4、社会网络研究的取向
4
一 1 社会网络的涵义
由个体之间特定的社会联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状态和关系模式 个体——个人、群体、国家…… 关系——人际、行业、血缘…… 三个要素:行动者,关系,结构
5
12
二 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功能
1、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
2、社会网络的功能
13
二 1 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
A.规模——网络的大小或范围。包括点——成员规模, 线——交往关系规模 B.密度——网结构紧密程度或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程 度。 C.中心性——个人在网络中的重要性。有三种形式或 指标: 程度中心:最有社会地位或权力的人 亲近中心:以距离为概念来计算一个节点的中心程度 中介性:个人作为媒介者的能力,即占据他人快捷方 式重要位置的人
23
网络在四个方面影响移民过程与就业: 当网络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相应的支持结构 会有利于进一步的移民行动。 是移民网络分散风险的作用。 是通过移民链形成的。 许多新移民区的企业家是通过网络关系得到支 持的,形式包括互助、信用协会,以及与正式 机构(如法庭)打交道上的帮助。
24
二、权力网络与影响网络
26
组织权力研究中的三种网络分析方法 研究范例 社会交换 埃默森 库克 珀弗 伯特 明茨 斯考特 尤塞姆 舒茨 研究主题 应用于组织动 力学实验室中 的个体行为 跨组织关系, 董事互锁 董事互锁,法 人政治行为 核心概念 权力存在于网 络结构和相对 交换机会之中 资源等于权力, 缺乏资源等于 依赖 社会中的核心 精英控制着绝 大部分权力
9
社会网络研究的对象:社会网络的形成
和结构,及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及模式
10
一 3 网络结构观
观点: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纽带关系看成一种客观 的社会结构;任何关系都会对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网络结构观与地位结构观的区别: a.从关系认识个体的社会位置;按照个体属性特征规定个体 的社会位置。 b.个体社会关系分成不同网络;按个体属性进行分类。 c.分析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的“嵌入性”;注重身份和归属感。 d.关注人们对社会资源的摄取能力;强调人们是否占有和占 有多少某种社会资源。 e.指出了人们在其社会网络中的位置、网络资源的多寡、优 劣的重要意义;归结为人们的社会地位、教育地位、职业地位等。
社会网研究始于 1934 年,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运用社会计量学的方法对小 群体进行了实证研究。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社会网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 20 世纪 70 年代末,社会网研究已形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逐渐被制度 化,社会网研究已开始有了自己的学术刊物,拥有一批自称为网络分析的 社会学家。
从 60 年代至今,美国关于社会网的著名研究包括社会网对信息传播、发明
30
二、当代社会网研究
阮丹青等就网络的规模、网络的异质性等与 美国学者的网络研究进行对比 边燕杰从“弱关系力量假设”出发,对中国社 会首次进行实证研究--天津就业问题 张其仔利用其1998年在福建晋江市西滨镇跃进 村所得的社会关系调查资料,检验弱网力量对 于就业之外的投资领域的实用性 贺寨平考察了山西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
含义:社会网络内复杂关系形态的较稳定的基本形式
1.弱关系——强关系模式 2.中心性模式 3.小团体模式 4.闭合——开放模式 5.结构洞模式
17
第三节 社会网与经济
网络进入与机会网络 生产网络 权力网络与影响网络
18
一、网络进入与机会网络
就业研究共同的假设: 工作机会和信息流动受到社会关系结构 的限制。信息的获得是通过网络构建的, 网络对就业前景、资源调动以及观念与
14
二 1 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
D.关系强度——从四个维度测量:互动频率;感 情力量;亲密程度;互惠交换。 E.互惠性——相互的价值性、有益性、支持性等。
15
二 2 社会网络的功能
A.信息传递
B.资源配置 C.社会支持——个体从社会网络中所获得的金钱、 情感、友谊等资源的支持 ……
16
三 主要的社会网络关系模式
11
4 社会网络研究的取向
A 整体社会网的取向:研究有一定自然边界的人群 ,分析所有成员及其关系的构型;探讨个人在网络中的 结构位置、网络的结构特征。
B 自我中心网取向:研究以某一个体为中心的网络 构成情况;探讨个体行为如何受到其人际网络的影响, 如何通过人际网络结合为社会团体,个体所处直接社会 环境的连带状况。
资源依赖
社会阶级
27
三、生产网络
四种类型的生产网络
研究例子 地域 萨巴尔斯考 特亨瑞格尔 萨克森尼 哈格多恩 鲍威尔 多尔 格兰诺维特 组织例子 在the Third Italy的制造 业,硅谷的 高科技 基础科学的 合作 日本的株式 会社,韩国 的商社 合资企业, 转包商 关键概念 弹性 专业化 信任基础 地缘,血缘, 互惠的规范
研发 商业集团
创新学习 仁慈权威
技术共同体 公共商业集 团认同
战略联盟和 塞奥 合作性生产 卡特尔与迈 耶斯 萨巴尔
从重复互动 可计算性, 中得来的认 互相倚赖 同感
28
第五节 社会网研究在中国
社会网研究的萌芽 当代社会网研究
29
一、社会网研究的萌芽
中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社会网研究 的萌芽 费孝通:差序格局 林耀华 以人类学方法进行的研究 只是描述,没有进行深入的论证。
推广的影响,社会网与社会资源的关系,社会网的结构特征对个人观念形 成、变化的影响。
8
经济社会学:
社会网概念最早出现在结构功能主义传统中,现在已成为社 会学的主要概念之一。 在对正式组织和职业流动的研究中,罗纳德·博特使用了
“结构洞”的概念;林南在研究劳动力市场时使用了“社会
资源”的概念;艾得斯柯用“网络资本”概念解释了与东欧 剧变有关的宏观经济变化,即从国家社会主义转化成另一种 更多依赖市场机制的经济制度。 其他一些社会网方法的应用,包括"董事互锁""社会资本"、" 非正式经济"、"嵌入性"和"弱关系力量"等。
21
网络在连接供给与需求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 要通过非公共渠道的人际交流进行信息传递
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拥有更多工作和社会背景上的机
会,从而与其他具有影响的人形成弱关系; 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们,则具有更强的亲属社 会网络,往往拥有较少的机会
22
网络能提供范围广泛的进入机会 网络进入的类型也随公司规模的不同而 不同 网络在多种类型工作的就业过程中扮演 重要角色
33
2 社会网络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究对象
社会网络研究的性质: 一种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观点; 一套社会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6
欧洲:
社会网研究始于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
巴恩斯对挪威渔村阶级体系的分析真正把社会 网隐喻转化为系统研究
英国学者鲍特的著作《家庭与社会网络》则被 美国社会学界视为英国社会网研究的典范。
7
美国:
政策的扩散有重要影响。这里,主要讨
论网络对就业问题与就业机会的分析。
19
网络对就业问题与就业机会的分析 : 正式性求职包括广告、招聘启事以及直接向公司递交
求职信;
20
非正式性求职就是运用社会网络关系寻求工作。 通过社会关系得到工作的途径有“接班”、利 用内部消息或直接为朋友所雇用。 在非正式性求职的各种理论中,人们广泛应用 社会网的结构性要素和资源性要素 "弱关系力量“:假定弱关系在获取工作信息时 非常有效,这样,结构性网络特征的关系力量 在求职中就非常重要。
第四章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1
第四章
第一节:社会关系
第二节: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第三节:社会网与经济 第四节:社会网研究在中国 第五节:社会资本(林南老师幻灯)
2
第二节 社会网络
一、社会网络的概念、研究对象及研究取向 二、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功能 三、主要的社会网络关系模式
四、社会网络的研究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