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网膜动脉阻塞


眼底呈一舌形或矩 形乳白色水肿区。
相应视野缺损
1.ERG检查在完全 性阻塞者呈典型的 负相波
2.FFA
1.ERG正常或有轻 度改变 2.荧光血管造影可 见阻塞动脉和相应 静脉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比末梢阻 塞支延迟。
荧光血管造影可见 斑状无灌注区,邻 近毛细血管扩张, 有的扩张如瘤样, 晚期荧光素渗漏。
2~6周后出现脱色 素和色素增生。极 少数病人同时合并 有视网膜中央静脉 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常为多因素致病,既有血管病变的基础,也合并有栓塞或其他诱因而综合致病。
根据视网膜动脉阻塞部位分为 1.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2.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branch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3.前毛细血管小动脉阻塞(precapillary arteriole occlusion) 4.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cilio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对发病时间较短者应按急诊处理,发病90min 内处理最好,否则治疗效果不佳。
1.降低眼压
使动脉灌注阻力减小。主要包括按摩眼球、前房穿刺及降眼压
药物的应用
2.吸氧
吸入950mL/L氧和50mL/L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可增加脉络膜毛细血
管血液的氧含量,从而缓解 视网 膜缺氧状态并可扩张血管;
视网膜中央动脉供应视网膜内层, 睫状后动脉发出分支形成的脉络 膜毛细血管供应视网膜外层,它 并发出分支形成睫状视网膜动脉。 有15%-30%的眼有睫状视网膜动 脉供应视网膜内层小部分地区, 特别是它供应黄斑区范围的大小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视网膜动脉阻塞RAO俗称“眼中风”,是眼 部血管发生病变引起的疾病。
部分患者(24%)有 先兆症状,视力突 然丧失
视力受损程度和眼 视力可正常或下降, 是否供应黄斑区血
底表现根据阻塞部 视野正常或有暗点。

位和程度而定。
后极部视网膜呈乳 白色混浊 ,黄斑区 有樱桃红点。
阻塞处血管内有白 色或淡黄色发亮小 体。阻塞支供应的 视网膜呈扇形或象 限形乳白色水肿
检眼镜下呈棉絮状 软性渗出斑。
常见的栓子有以下几类: (1)胆固醇栓子:为栓子中最常见者 约占87%。 (2)血小板纤维蛋白栓子:常见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和颈动脉栓塞的患
者 (3)钙化栓子:比较少见 占视网膜栓子的4%。 (4)其他少见栓子:包括肿瘤栓子,如心房黏液瘤;脂肪栓子见于长骨骨折患者;脓毒
栓子见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硅栓子见于作各种成型或美容手术注入硅制剂者; 药物栓子偶可发生于在眼周围注射可的松者;其他尚有气体栓子、滑石粉栓子等。 2.血管痉挛 发生于血管无器质性病变但血管舒缩不稳定的青年人,有早期高血压的病 人 3.血管壁的改变和血栓形成 4.血管外部压迫
完全无灌注、迟缓充盈、小分支无灌注直至 充盈完全正常等几种情况均可见到。
视网膜动脉阻塞首先由von Graefe于1859年 描述 其特征有三:
1.视力无痛性突然丧失。 2.后极部视网膜呈乳白色混浊 3.黄斑区有樱桃红点。
在主干阻塞合并中央静脉阻塞时,因眼底广泛出血和水肿,动脉情况可被 掩盖,仅凭眼底所见,易误诊为单纯的中央静脉干阻塞,但可从视功能突 然丧失而予以鉴别(图片)
3.血管扩张、解痉药
舌下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及球后注射妥拉苏林或654-2
4.抗血小板聚集制剂 可口服阿司匹林片、潘生丁等
5.有炎症的可应用抗炎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及 非甾体药物。
1.超选择眼动脉溶栓介入治疗
2.激光击栓术治疗
激光击栓术治疗BRAO是一种新的方法。
3.筋膜下胶原海绵灌注系统治疗 图片
2-3周后视网膜水 肿消退,阻塞支动 脉变细并有白鞘。
形成局限凹面反光 区
同BRAO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病人虹膜可有新生血管 形成 发病率为16.6%。
慢性缺血和视网膜动脉阻塞是颈动脉病的2个 独立特征,可同时发生,也可一先一后。
血液流变学检查 可了解血液的黏稠度。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
直接原因:
1.血管栓塞
2.血管痉挛
3.血管壁的改变和血栓形成
4.外部压迫血管等
本病多发生在有高血压(64%)、糖尿病(24%)、心脏病(28%)、颈动脉 粥样硬化(32%)的老年人 青年患者比较少见,发病者常伴有偏头痛 (1/3)、血黏度异常、血液病、口服避孕药和外伤等诱因,或因风湿 性心脏病有心内膜赘生物者。
4.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其因组阻滞后增加眼部血流量而奏效
5.中医治疗 葛根素
6.高压氧综合治疗
95%氧+5%二氧化碳吸入,每小时10分钟
机制: (1)可迅速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有效地改善眼底组织的
缺氧状态; (2)可提高血氧有效扩散距离和组织储氧量,在高压氧下,即使视
视网膜动脉阻塞发病率约为1/5000,比视网 膜静脉阻塞少见 约为后者的1/7 多发生在老 年人,2005年文献报告发生在60-70岁者占 73%,平均发病年龄为62岁。多为单眼发病 左右眼发病率无差别。双眼发病者少见,仅 占1%-2%,个别报告有高达13%者。男性比女 性发病率高,男女之比约为2∶1。
常见病因 好发部位
症状 体征
辅助检查
发展
CRAO
BRAO
PAO
cilio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栓塞导致的在临床 中占多数
筛板附近或筛板以 上部位
多由栓子或血栓形 成所致
颞侧分支常受累, 尤以颞上支为多。
多见于高血压、糖 尿病及放射病所致
视网膜病变
多由栓子或血栓所 致
大多数位于视网膜 乳头黄斑区
导致视网膜血管发生阻塞的直接原因主要为血管栓塞、血管痉挛、血管壁的 改变和血栓形成,以及从外部压迫血管等。可为单因素致病,也可以是上述 诸因素综合致病。
1.血管栓塞 主要为各种类型的栓子进入视网膜中央动脉导致血管阻塞 栓子常位于筛 板处,因视网膜中央动脉经过筛板时管径变窄,特别是老年人该处组织硬化,栓子更 易在此处存留;其次栓子常位于后极部动脉分叉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