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S1.编制依据及原则和目的S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作范围S3.施工条件S4.施工总进度安排及施工总体部署S5.施工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及施工围堰S6.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S7.施工辅助设施及施工总平面布置S8.技术供应计划S9.施工工期保证措施S10.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S11.质量管理S12.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S13.施工承诺S1、编制依据及原则和目的S1.1、编制依据S1.1.1、依据招标图纸、《招标文件》;S1.1.2、水利水电工程规范、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S1.1.3、根据我单位自身的人力、财力、物力情况具体编制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S1.2、编制原则S1.2.1、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统筹安排作为指导思想。
S1.2.2、以工程质量高于一切作为根本宗旨。
S1.2.3、除险加固工程为主线,合理进行施工季度安排,保证在合同工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工程。
S1.2.4、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S1.2.5、编制深度仅限于投标文件。
S1.3、编制目的编制具有完整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来指导施工生产,确保工程质量和顾客满意。
S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作范围S2.1工程概况双山水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上都河乡境内的闪电河上,距多伦县城及正蓝郭达浩特镇分别为30km。
工程始建于1977年,1980年建成投入运行。
由于当时资金短缺,工程没有按原设计指标修建完成,属未完见工程。
本次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包括:大坝基础防渗,新建副坝,改造溢洪道和输水洞,以及主坝上、下游护坡休整及交通桥加固等。
双山水库总库容为815×104m3,属小(I)型水库,工程等级为IV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
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P=5%),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P=1%)。
水库系年调节,主要以灌溉、防洪为主,兼顾生态、旅游本次招标项目为双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其中包括大坝坝基防渗,新建副坝一座,改造原有溢洪道和输水洞等内容。
大坝坝基防渗采用深层搅拌桩防渗墙,防渗墙沿坝轴线方向1970m,最大处理深度18.0m。
防渗墙布置在坝体上游侧,顶部与坝体防渗墙连接,底部进入细砂层1.0m。
墙体抗压强度不小于0.5Mpa,渗透系数不大于1×10-6cm/s,渗透破坏比降不小于200,成墙最小厚度150mm。
固化剂主剂采用425#水泥,其掺量及水灰比由现场试验确定。
防渗墙施工时需视水库蓄水情况确定围堰高度。
新建副坝布置在左岸输水洞至管理站之间的低洼地带,坝顶宽6.0m,坝顶长度171m,最大坝高1.63m。
副坝上、下游边坡均为1:1.15,采用碎石护坡,基础不做防渗处理,筑坝时清基0.3m,坝体填筑土体压实度不小于0.96,坝顶设0.3m厚的碎石路面。
原溢洪道布置在左坝端,堰顶总宽度为32m,共计15孔,单孔净宽1.55m。
本次除险加固对原有溢洪道进行改造,拆除原有浆砌石闸墩,将堰顶总宽度改为30m,共分3孔,单孔净宽10m。
将控制段、泄槽段底板松动破坏层去除,在其上浇筑钢筋砼;拆除重建倾斜、倒塌的浆砌石侧墙;在泄槽出口处新建浆砌石消力池。
原有输水洞2条,分别布置在土坝的左右坝端,因年久失修无法正常使用。
本次除险加固将原有输水洞全部拆除,在原位置新建钢筋砼方涵及其进、出口工程,新建输水洞设启闭室,内置工作闸门和螺杆启闭机。
另外,原有工程维修加固还包括大坝上、下游护坡、溢洪道上部交通桥等项目。
大坝上游块石护坡局部坝段坡度过陡,曾经出现滑坡现象,本次除险加固结合坝体防渗墙施工,对坝坡过陡坝段进行调整。
下游块石护坡只做一般性维修。
溢洪道上部交通桥系3跨双曲拱桥,因初建时过早加荷,导致桥拱出现裂缝,虽经处理,现状工程仍有不同程度的裂缝。
本次除险加固拟采用环氧砂浆对拱梁裂缝进行加固,其表层采用水泥砂浆抹面。
本次除险加固增设渗流观测设施和水位观测设施,坝顶埋设沉降位移观测标点。
拆除重建管理所破旧房屋。
S2.3、工程量S3、施工条件S3.1、水文气象与工程地质3.1.1水文气象本地区属东部季风区、中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过度地区,大陆性气候显著。
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而漫长,春季干旱风大,夏季不热多雷阵雨,秋凉霜雪早。
多年平均降水量400.3mm,多年平均蒸发量1664.5mm,降水多集中在7~9月份。
多年平均气温1.6℃,最大冻土深1.99m,多年平均风速3.6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8.6m/s,多年平均大风日数84天,大风日多集中在春季。
双山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893km2,河道平均比降0.93‰。
坝址处多年平均年流量为1994万m3,多年平均流量0.632m3/s,设计洪峰流量34.4 m3/s,校核洪峰流量69.4 m3/s,多年平均含沙量0.463kg/m3。
S3.1.2工程地质主坝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物及冲洪积物。
副坝区及溢洪道为第四系全新统洪冲积层。
主坝坝下为厚度不一的细砾层,属强透水层,其下为细砂层。
在坝址及库区未见有危害性的地质构造。
该工作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VI度区。
3.2水文地质坝址区地表水系双山水库的库内水及坝下渗出水,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
地表水对普通水泥无腐蚀性,地下水只有ZK22号孔硫酸盐一项对普通水泥中有中等腐蚀性,其余各项对普通水泥均无腐蚀性。
地表水、地下水均对抗硫酸水泥无腐蚀性。
3.3天然建筑材料均质土料位于双山东侧的山坡上,距坝址约 1.5km,交通便利,开采不受地下水影响。
砂砾石料场位于右坝肩上游,距坝址1km,交通便利。
块石料位于坝下游右岸北炮台山,距坝址约4km,需修建上坝道路。
3.4对外交通条件双山水库距多伦县城及正蓝旗郭达浩特镇分别为30km,有乡间大道与新旧314国道相连,交通较为便利。
S4、施工总进度安排及施工总体部署S4.1、施工总进度安排本工程开工日期自2005年4月15日,完工日期为2005年10月31日,历时6个多月,针对本工期特点制定施工总进度计划,控制性工期如下:S4.1.1、2005年4月15日至4月25日,进行施工准备,要做到水、电、路畅通及场地平整,生活区、施工仓库、拌和站、骨料场等施工辅助设施要准备就绪,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S4.1.2、2005年4月15日开始进行全面施工。
S4.1.3、2005年10月30日完成全部工程施工任务。
详细施工进度安排见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S4.2、施工总体部署根据工程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可分为几个施工队,其中有土石方施工队、砌石施工队、砼施工队、防渗墙施工队、其他施工队等。
土石方施工队施工内容包括砌体拆除、土方开挖、填筑。
砌体拆除采用挖掘机,出渣采用挖掘机装车,8t自卸汽车运输。
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
土方填筑采用T140推土机推土,1m3挖掘机装土,8t自卸汽车运输,筑坝土方采用9t轮胎碾碾压。
砌石施工队采用人工砌筑,0.35m3搅拌机拌和砂浆,人工上料,1t自卸翻斗车运输。
砼施工队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溢洪道和输水洞砼浇注。
砼施工采用人工上生料,0.35m3拌和机拌和,1t自卸翻斗车运输,人工平仓、振捣、抹面。
防渗墙施工队采用GZB-600深层搅拌机成墙。
其他施工队完成其他工程,如金属结构等。
S5、施工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及施工围堰S5.1、施工排水S5.1.1、施工前应作好施工区域内的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并注意与原排水系统相适应。
临时性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S5.1.2、临时排水不得破坏附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基和挖、填方的边坡,并注意不要损坏农田和道路。
a.临时截水沟至挖方边坡上缘的距离,应根据土质确定,一般不小于3m;b.临时排水沟至填方坡脚应有适当距离,沟内最高水位低于坡脚至少0.3m。
S5.1.3、临时排水沟和截水沟的纵向坡度、横断面、边坡坡度和出水口应符合下列规定:a.纵向坡度应根据地形确定,一般不小于3‰,平坦地区不小于2‰,沼泽地区可减至1‰。
b.横断面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按照施工期内最大流量确定。
c.边坡坡度应根据土质和沟的深度确定,一般为1:0.7—1:1.5,岩石边坡可适当放陡。
d.出水口应设置在远距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低洼地方,并应保证排水畅通。
S5.1.4、临时排水沟内水的流速不宜大于有关规范的规定。
必要时,在下列地段或部位应对沟底和边坡采取临时加固措施。
土质松软地段;流速较快,可能遭受冲刷地段;跌水处地面水汇集流入沟内的部位;出水口处;S5.2、降低地下水位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选择合理开挖方式,防止地基结构遭受破坏,拟选用集水坑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S5.2.1、采用集水坑降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根据现场土质条件,应能保持开挖边坡的稳定;基坑(槽)底、排水沟底、集水坑底应常保持一定的高差;集水坑应与基础底边有一定距离,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边坡坡面上如有局部渗出地下水时,应在渗水处设置过滤层,防止土粒流失,并应设置排水沟,将水引出坡面。
土层中如有局部流砂现象,应采取防治措施。
S5.2.2、降水前,应考虑在降水影响范围内的已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可能产生附加沉降、位移或供水井水位下降,以及在岩溶土洞发育地区可能引起地面塌陷,必要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在降水期间,应定期进行沉降和水位观测并作出记录。
S5.2.3、降水期间,应经常观测并记录动态水位,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S5.2.4、地下水渗透系数较大,开挖深度超过地下水埋深时,可考虑在开挖处挖出一个基水坑,采用2台4寸泵(排水量50m3/h)并备用1台。
S5.3、施工围堰S5.3.1、简述以左、右坝肩输水洞分别作为导流口,施工围堰采用施工时临时封堵。
S5.3.2、围堰设计围堰结构形式的确定:围堰断面为梯形,采用土石填筑,围堰高度根据水流情况确定。
迎水坡比1:2.5,背水坡比1:2.5。
围堰迎水面采用碎石护坡。
S5.3.3、土石围堰施工(1)施工工艺采用进占法施工(2)围堰拆除用1m3反铲拆除,土石装8t自卸汽车外弃至监理指定地点。
S5.3.4、安全防汛措施为了满足工期内防汛和安全度汛的要求,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项目部在组织保证的前提下,还要从资源配置上进行充分的保证。
保证充足的防汛物资供应和储备。
保证在主汛期内24小时有人现场巡逻值班,并由项目部防汛指挥人员带班。
保证在出现险情的情况下十分钟内抢险人员全员到位,在保证抢险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抢险。
同时在主汛期来临前对职工和民工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加强防汛和防洪安全知识教育。
提高全体人员的防汛意识,使全体人员明白防汛抢险是一种法定的责任和义务。
并对防汛和渡汛安全进行全员交底,保证在大洪水和超标洪水来临时,参加抢险人员听从指挥,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抢险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