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闻作品赏析的方法On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way news works and new ideas摘要:本文具体分析新闻作品赏析中常见的方法和新思维。
新闻作品的赏析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两者关系密不可分。
除常见的新闻作品赏析方式外,经过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作品的赏析中又出现了新的思维方法。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news reports, the common appreciation of the methods and new thinking. News appreciation the work is divided into macro and micro aspect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re inseparable. In addition to common works of appreciation approaches, throug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news Appreciation of the work appeared in a new way of thinking.关键词:新闻作品新闻作品价值赏析方法新思维Keywords: news reports, news reports, the value of appreciation of methods and new thinking正文:所谓新闻作品就是:可指一篇稿件、一张图片、一个栏目、一个版面,也可统称新闻作品。
其一是能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二是根据新闻的基本规律,把握和体现新闻事实的正确性、真实性、生动性、及时性;三是要充分体现时代特色、地方特色.新闻作品的具体的形式有8种:新闻链接,图表新闻,表格新闻,滚动式新闻,采写人物新闻,采写系列报道,采编连续报道,采写跟踪摄影报道。
新闻作品的价值在哪里?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二是使读者产生先睹为快的审美感觉;三是从作者公正客观的态度中吸取教益;四是通过传播媒体引起广泛的社会反映;五是使人们茶余饭后有了谈话消遣的材料。
但笔者认为,新闻作品的价值远不只于此。
好的新闻作品,它不仅有明显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永恒的历史意义。
这就要求作者在选择新闻事件时站得高,看得远,从宏观角度架构,从微观处入手。
所谓宏观,就是要求作者站在历史发展、人类文明进化、时代精神演变、社会经济走向的高度,去认识把握自己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
而这些事件,又必须反映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大事。
它必须抓住社会现象、阶级矛盾的本质,要能象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那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所谓微观,就是作者能从复杂纷纭、司空见惯的平凡事件中,发现其隐藏的闪光点。
这就是于毫发处见泰山,“于无声处听惊雷”。
用文学创作术语说,新闻作品的微观,就是以小见大。
一篇能载入史册的新闻作品,必须具备宏观把握、微观深入的特点。
由此可见全面分析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好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新闻作品赏析的方法(宏观上)(一)、政治学的分析方法:主要要新闻事业的政治性决定的,侧重于作品的思想内涵即新闻的倾向性和指导性.倾向性: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或明或暗表现出的特定的政治立场,也指记者通过新闻事实暴露出的思想倾向.举例说明,2009年8月2日台风莫拉克重创台湾的新闻一经发出就有内地的新闻工作者写出下面这个新闻作品:“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当年余先生写了这么几句感人肺腑的话,至今仍然萦绕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头。
自始至终,大陆与台湾从来都没有失去过联系;自始至终,大陆和台湾都是心相连手相牵。
今天宝岛上发生的一幕,让我自然想到了去年的大地震。
那段记忆仍旧鲜活着,在为遇难的同胞悲伤的时候,我们同样也为凝聚在一起的千千万万颗中国心而感动,当四川同胞在废墟中挣扎时,是他们和我们一起捐钱捐物支持救援,是他们和我们一起祈福,是他们和我们一起积极支援灾区重建。
那一刻,华夏大地上,即便是那海峡也似乎消逝,整个中国就这样紧紧的紧紧的汇聚在一起。
而此刻,我们的宝岛台湾正经历着几十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我们的台湾同胞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灾难。
看到小林村成为平地,看到他们急切的寻找亲人的影子,听到孩子的哭声,听到孩子说想上学的声音,我们感同身受,每个人都在心底祈祷,每个人都开始行动。
长长的捐款队伍从广场的一头排到另一头,其间不乏有稚嫩的面孔,手上捏着一块钱、一块五角钱,和爸爸妈妈一起静静的站在那里,等待着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位拾荒的不识字的老奶奶,仅仅看见那个爱心,仅仅看见“5.12”,她捐上了自己卖500个瓶子的钱,当皱巴巴的钱从她的手里放进捐款箱,这是一种怎样的震撼?中国红十字会已先后两次向台湾灾区提供共计2185万元人民币的人道救助资金;深圳市委、市政府向台湾捐赠1000套活动板房……还记得那对作为礼物送到台湾的熊猫宝宝吗?还记得他们具有象征意义的名字吗?团团、圆圆,团团圆圆,相信终有那么一天会实现。
台湾与大陆,本是同根生,血浓于水,这比任何力量都更有效力。
一路走来,不论经历多大的磨难,祖国母亲总是用她一贯有力的臂膀为儿女撑起一片广阔天空。
她总是教导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兄弟姐妹都要一起面对,永不放弃;她总是教导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兄弟姐妹要互相扶持,抹去泪水继续前行。
失去亲人的悲痛在继续,失去家园的伤痛在继续,逝者已矣,愿亲人们一路走好,愿深埋的土地能承载着英灵到那没有痛苦没有“莫拉克”、没有泥石流甚至没有眼泪的地方;生者如斯,愿幸存的亲人们节哀,愿你们早日走出悲痛。
拯救行动在继续,恢复家园在继续,台湾,挺住,全中国人民和你们在一起,我们都感同身受!”①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即使面对天灾人祸这样不可避免的灾难时,鲜明的政治性也是新闻写作的前提,这篇评论中不仅强调了一个中国的不争事实,也通过两岸人民面对天灾人祸相互帮助的真情。
这样的新闻作品是完全符合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要求的。
(二)、社会学的分析方法:用社会学的方法进行新闻评析就是从新闻的社会性出发,从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出发,把握新闻所表现的根本内容,以新闻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产生的社会意义为指向的评析方法.(一):能否反映和体现社会进步倾向和潮流作为衡量作品优越的重要尺度.(二):基本要求:(1)考察新闻作品的真实性.(2)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分析和研究.(三):具体操作的三个层面(1)思想分析评析方法:注重分析新闻作品所包含的思想观念,社会理想思(2)从人文心理分析:把新闻活动现象当作人类或民族文化系统的一个总要部分来考察.(3)创作主体分析方法.主要指记者编辑的社会生活背景,创作思想,新闻理念,社会理想举例说明: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爆发时,就有媒体这样评论这个新闻“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包括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成立由卫生部牵头、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参加的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
石家庄市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等人被免职。
他们应该承担责任,免职是应该的。
面对重大突发事故,我们在惊叹“伤亡惨重”和“损失巨大”的同时,很自然会想到的是“追究领导责任”。
既要追究企业领导和部门领导的责任,又要追究政府领导和上级领导的责任。
我们应该看到,任何一起事故的酿成,几乎都是由两种责任所导致,一种是领导的责任,一种是具体人的责任。
具体人的责任虽然多是具体的和局部的责任,但却往往是最初的和直接的责任。
所以我们在问责领导的同时,也应该呼吁民众树立应有的责任心。
河北三鹿集团婴幼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三鹿奶粉之所以使6200多名婴幼儿患病,主要是有人往奶粉里掺加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近日,此案取得重大进展。
涉嫌犯罪的正定县耿氏兄弟,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事情似乎很简单,因屡次交奶检验不合格被拒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后得知向牛奶中掺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可增加蛋白质检测指标。
于是耿氏兄弟自2007年底开始,从行唐县一化工商店购进三聚氰胺,勾兑后掺入销往三鹿集团的牛奶中。
以后每天生产、销售这种掺加三聚氰胺的牛奶约3吨。
耿某接受警方讯问时供认,他本人清楚“三鹿集团要的是纯的鲜牛奶,不能掺任何东西,而且这些牛奶就是要加工给人吃的,化工原料不是人吃的东西”。
当被警方问及是否知道这种行为的后果时,耿某说:“没问过,也没想过,只知道对人体无益。
”耿某同时承认,他本人和家人从不食用这种掺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
”②对这样的新闻作品我们可以这样赏析:从社会背景来看三鹿奶粉事件,看似一起简单的食品安全事件,但是,联系到中国近年来一系列类似的恶性事件,就绝非一个简单的食品安全事件所能涵盖、所能解释得通。
三鹿奶粉事件,其实是国人自贱、自戕、自绝的结果——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民族中的强势者或者败类在制度漏洞的庇护下,对弱势者的戕害与绝杀。
在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都没有波及到国外。
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的企业,知道国外法律对国民的保护是非常严格而系统的,他们会自觉地对出口产品“高标准严要求”,也因此,在国内,出口产品被视为是质量最有保障的上等品。
人们对这种自贱之举,几乎已经习以为常。
某些官员表现出同样的自贱态度,面对洋人,他们在骨子里存在着强烈的自卑感,点头哈腰,彬彬有礼,同样的一张面孔,一旦面对同胞,立即骤变,展现出冷酷和无耻的一面。
(三)、具体新闻作品分析(微观)(1)从体裁入手(2)新闻作品的报道类型和方式来分析具体来说常见新闻报道体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消息1. 动态新闻:动态新闻以迅速简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动态为基本特征。
它的内容集中单一,一般一事一报,简明扼要,时效性强。
动态新闻一般三五百字,具有新闻六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如何)。
动态新闻中的“简讯”(又称“简明新闻”),则仅用一二句话交代新闻事件的概况,一般不交代事情的发生过程和背景情况。
2. 综合新闻:指的是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的多侧面的归纳综合报道。
主要用以反映新动向、新成就、新问题等。
综合新闻在写作上要求:尽可能揭示新闻来源,以证明“综合”的科学性与可信性;要尽可能做到点面结合,既有一般的面上情况的概括叙述,又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给人以具体生动的印象;综合要有明确的意图,尽可能“用事实说话”,避免空泛的议论。
二、浓度报道:1. 解释性报道:侧重于揭示和说明新闻事实的原因和结果,着眼于“新闻背后的新闻”,向读者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事件的含义与社会影响,也包括对事件发展趋势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