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用途:(1) 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作方案(2) 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该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
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若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
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研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研,但工商注册的可行性报告不需要编写单位有资格。
(4) 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
(5) 用于企业上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
经略智成为多家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服务(包括已经上市和正准备上市的),积累的丰富的编写经验。
公司拥有行业内最为丰富的数据库、一流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丰富的上市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经验。
(6)用于申请政府资金(发改委资金、科技部资金、农业部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中草药种植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扩建1.1.3项目实施地点:XXX1.1.4项目承担单位:XXX1.1.5项目建设期限:XXX1.1.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项目建设布局本项目的建设依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的要求,以公司基地为产业发展示范基础,按照开发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干群积极性高。
(2)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1)种源基地建设① 建设药材种质资源圃。
建立中草药、重楼和白芨种质资源圃150亩。
②建设良种繁育基地 300 亩。
2)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公司按照中草药GAP标准,建立 1000 亩的三种植中草药示范基地;扩建 1000 平方米中草药粗加工厂。
3)中草药规范化种植推广基地建设采用“公司 +示范基地 +农户 +科技”的模式,按照GAP要求,与林业部门合作在全县 4 个项目乡镇建设4000 亩的规范化种植推广基地。
4)科研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全县中草药科技服务中心一处,基地技术服务中心 4 个。
1.1.7总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 21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800 万元,占总投资的86%,流动资金 3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14%。
1.1.8资金筹措项目资金筹措渠道:企业自筹 13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62%,申请农业银行贷款5 00 万元,占总投资的24 %。
申请国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3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14%。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值备注1产品规模和方案1.1中草药、重楼等三种中草药规亩增收800 万1000范种植元1.2中草药、重楼等三种中草药推亩增收 2400 万4000广种植元1.3安置劳动就业人6001.4人均年增收元10002总投资万元2100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8002.2流动资金万元3003销售收入万元1064.73正常年平均4总成本费用万元334.93正常年平均5经营成本万元280.93正常年平均6利润总额万元671.24正常年平均7投资利润率( %)29%8上缴税金万元226.37正常年平均9净利润万元459.5正常年平均10财务内部收益率%23.97%税后11财务净现值( Ie=12%)万元990.71税后12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年 5.9713动态投资回收期(税后)年12.8914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能力利用率%31.9%15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万元339.65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3.1国家及XXX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1.3.2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11——2020年)。
1.3.3 XXX 省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1.3.4 XXX 省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定。
1.3.5 XXX 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产业化开发的决定》。
1.3.6 XXX 省委省政府《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
1.3.7《X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1.4综合评价与结论1.4.1综合评价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 XXX省《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 X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精神要求,市场前景较好,建设内容和规模切合实际,技术方案科学可行,投资估算合理,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管理措施得力,运行方案科学可行,符合环保要求和规定。
从项目的财务和经济分析来看,①投资估算合理,资金筹措方式可行,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②投资收益率高,回收期较短,偿债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③ 项目实施后,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繁荣,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从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来看,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促进陕南中草药、重楼和白芨产业链的形成,带动退耕农户的增收,同时为中草药、重楼和白芨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同时通过建立仿生种植示范点。
开展中草药、重楼和白芨的良种先育、繁育和保存研究,建立优质资源库,为名优道地中草药的稳定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1.4.2结论该项目有显著地综合效益,具有可行性。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XXX位于 XXX省秦岭南鹿,,属长江水系流域,北连关中,总面积3487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7 万亩,辖 19 镇, 204 个行政村,总人口 29.3 万人。
XXX地处秦岭腹地,是国家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多年来为确保南水北调不受污染,镇安不能发展大型工业尤其是化工企业,因此 XXX农民只有农业收入,基本没有工业收入,多年来全县财政收入维持在2 亿元以下,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
特别是居住在山区的乡、村、镇农民生活更加贫困。
2.1 贫困根源分析2.1.1 XXX是一个“九山半水半份田”的山区农业县,受自然条件制约,山区耕地少,土壤贫瘠,因而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种田连最基本的吃饱穿暖的要求都满足不了,无疑,此路不通。
传统的农业无法让他们摘掉贫困的帽子,要发展经济,只有在人均6 .8 亩的林地上做文章了。
2.1.2无工不富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XXX山高林密,是南水北调的主要水源之一,为保南水北调水源地环境不受污染,国家限制在镇安山区发展工业企业,因而也影响到XXX的财政收入;2.1.3 XXX大片山林规划为国家生态林,近年来已禁止砍伐林木,大部分农民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2.1.4 XXX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不到位,农民种田主要是靠天吃饭使种田的产量不稳,农民收入起伏较大;2.1.5 XXX地处秦岭深处,距沿海港口及国家内其它大城市较远,造成产品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产业的发展。
2.1.6农民综合素质较低、技能差、主观依赖性强。
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民剩余劳动力相对素质较低,不善经营,缺少闯劲致富门路。
2.1.7大部分贫困农民户缺乏生产启动资金及缺少对生产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
2.2项目背景扶贫帮困是国家历来一贯的政策,为了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国家出来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和鼓励措施,国务院过阅[1997]65号会议纪要、人总行《关于试办国家扶贫基础工程实验项目贷款的通知》以及《中国弄业银行扶贫基础工程实验项目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农银函[ 1994]654 号),国开办发( 2008)29 号《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通知》等对信贷扶贫做出了详细规定。
XXX 省委、省政府《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 XXX 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提出:“要以市场为向导,以企业为主体,集中力量抓好现代中药、绿色食品、电力开发、生态旅游‘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等领域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依托中草药资源,实施种植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做大做强中药产业” 。
为陕南实现突破性发展制定了总体的思路、目标和具体措施,提出了重点发展中草药种植四大绿色产业的主攻方向,也为 XXX实现突破性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了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我公司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优势,开发了“ XXX中草药种植项目”,拟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 XXX地道药材道地性的深入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论数据,同时探索林下仿生种植中草药,为其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带动XXX 农民增收,实现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3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3.1项目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种质源的研发和保护及推广是项目建设中重要的内容,药用植物种植资源是之要用植物可持续生存发展的能力,是要用植物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和自我繁殖过程的体现,可以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不断发展与演化、突变与遗传,是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野生和栽培两部分。
其研究内容包括:⑴药用植物野生和珍稀濒危种的基因保护;⑵栽培药用植物种貭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保护及良种选育。
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主要是以引种驯化和良种选育为目的,其鉴定和评价应包括性状、产量、质量和抗逆性等特征;种质资源的保存通常通过收集并保存种子(包括组织和器官)、就地和迁地保护等几种形式;良种选育实质就是药用植物优异种质资源的筛选和在加工,而野生种植及其近缘是育种的主要基因来源。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健康和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药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七五”期间,国家组织对近 1000 种药用植物的种子休眠与萌发习性、储存与寿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1987 年,国务院颁布了《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通过自然保护去和植物园,保护的药用植物种类约3000-4000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