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第一章 法学导论

法理学第一章 法学导论


二、法学的定义 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律现 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一)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人类出现以后,就有了学问。人类的学问博大 精深,但归纳起来可以有个大致的分类。虽然关于 学问的分类问题存在多种意见,但一般认为不外乎 两类:神学和科学。 (二)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有许多门类, 每一门社会科学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
二、应用法学 应用法学以局部的、具体的法律现象作为研究 对象,与法的实践有直接的关系,所处理的是直接 的经验材料,具有自身特殊的基础理论、概念范畴 和内在联系。应用法学可分为现实法学、历史法学 和边缘法学三种。
5
第三节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法理学是以作为整体的法的基本原理为研究对 象的一门理论法学。在中国法学界,其研究方向涉 及有关法哲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比较法学和 行为法学等基本理论或总论性的问题。 一、国内外学者的观点 “法理学”一词由日本传入。这一概念为日本 近代法律文化的主要奠基人穗积陈重(1856— 1926)教授所创。一般认为,穗积陈重为中国 人引入西方法理学开辟了道路;中国最早的法理学 的名称和内容,也来自穗积陈重等日本学者的成果 。
3
第二节
法学体系
法学体系问题,即法学的分类问题。关于法学 的分类,国内外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法 学体系就是指由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所构成的有机 联系的整体。 一、理论法学 理论法学,是通过对法律现象综合的、整体的 观察和分析,从而建立起来的关于法律的一般原则 和理论模式。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理论 法学包括法理学、法社会学、比较法学、法律史学 等学科。因为中外法律思想史和中外法律制度史是 研究中外历史上有关对法理学问题的认识的,所以 4 可以把它们归入理论法学之中。
1
第一节 法学的概念
一、法学的词源 “法学”这一用语的拉丁文“Jurispr udentia”,至少在公元前3世纪末古罗马 共和国时代就已经出现,该词表示有系统、有组织 的法律知识、法律学问。公元前254年,平民出 身的科伦卡纽士(T.Coruncanius) 担任了大神官,开始在公开场合讲授法律条文。公 元前198年,执政官阿埃利乌斯(Aelius )进一步以世俗官吏的身份讲授法律,著书立说, 从而使法律知识成为一门世俗的学问。这门学问, 就称为Jurisprudentia,而讲授者 就称为Jurisconsultus(法学家)2之,法理学就是研究法律为 什么是这样的道理。中国古代学者认为:“理者, 成物之文也。”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 文),世间万物都讲究个“理”字,物变而理不变 。掌握了“理”,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其实, 法也是如此。法的现象千变万化,而法之“理”在 一定意义上乃是具有恒久性的。法变而理不变。法 律专业的学子不仅应当对法律知其然,而且还必须 知其所以然,即要看到法律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
8
(二)两大法系的形成 1.民法法系的形成 民法法系,又名罗马法系、大陆法系、罗马— 德意志法系、法典法系,是以古罗马法为基础而发 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这一法系的主要历史渊源是 罗马法,其内容主要是民法,其代表性法律文献是 《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属于这一法 系的国家,主要是以法、德两国为代表的很多欧洲 大陆国家,包括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 、荷兰、瑞士、奥地利等;还包括以前曾是法国、 西班牙、荷兰、葡萄牙四国的殖民地国家和地区; 也包括日本、泰国、土耳其、埃塞俄比亚等国。 9
2.普通法法系的形成 普通法法系,又称英美法系、英国法系、海洋 法系,是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 总称。这一法系的范围,除英国(不包括苏格兰) 外,包括美国、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 、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以 及曾是英国的殖民地、附属国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在有些国家或地区,如菲律宾、南非、英国的苏格 兰、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和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等, 由于历史原因,它们的法律一般兼有西方两大法系 传统的特点。在亚洲、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 ,也往往兼有某一西方法系和原先的宗教法系的特 10 征。
(三)两大法系的比较 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是资本主义法的两大法系 ,在阶级本质、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方面都 是一致的,但由于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在其他方面却存在着很多差别。具体表现为以 下几方面: (1)法律渊源方面的差别。由于历史传统 的不同,在民法法系国家,制定法是主要的法律 渊源,法院的判例在法律上或理论上不被认为是 正式的法律渊源,并不存在判例法。
11
(2)法律技术方面的差别。在民法法系国家 中,法官遵循“罪刑法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 罪”原则,依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审理案件。法官只 能适用法律,而不能创造法律。法官审理案件时, 除确定事实外,首先是考虑有关制定法是如何规定 的。在这一过程中,当然会考虑有关判例,但判例 不能作为判决的法律根据,只有制定法的规定才能 作为判决的根据。法官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在法律 方法上,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即以法律规定 的一般准则为依据,再按这一准则来处理案件。
第一章
法学导论
本章主要介绍关于法学和法理学的一些基本 问题。有关法学的基本问题,本来并不属于《法 理学》这门课程所要研究的问题。有的学者曾主 张单独建立《法学学》,专门从宏观上和整体上 研究有关法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法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法学的历史、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 的关系以及作为一个法学家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 结构等。然而,《法学学》至今在我国并未真正 地建立起来,所以一般把这些法学基本理论的内 容暂臵于《法理学》中作简要的论述。通过对法 学基本理论和法的基本理论的比较,可以对法理 学在法学中的地位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7
第四节
当代世界法的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两大法系的融合 (一)法系的概念 法系是西方法学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通常 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律整体或某一类具体的法律制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法学著作中一般认为 ,当代世界主要法系可分为民法法系、普通法法系 、以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的社会 主义法系。另外,还有伊斯兰教法系、印度教法系 、犹太教法系、中国法系及其他法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