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处理技巧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B(A)或A(B)表型
B型糖基转移酶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合成A物质 A1型糖基转移酶也能合成B物质 A型和B型糖基转移酶的叠盖功能
cisAB
两条染色体相邻的基因交换,产生两种转移酶 A和B基因的一个基因突变,只能产生一种酶,同时催化A和B抗
原的产生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经室温孵育后,振荡、离心 平铺于微孔底部为阳性者;在微孔底部聚集成纽
扣状为阴性 优缺点
适用于批量检测 需要专用的仪器设备
血型鉴定方法
试管法血型操作技巧
红细胞浓度约为3%-5%(1ml生理盐水+1d压积红细胞) 正定型:1d标准血清+1d患者红细胞(3%-5%) 反定型:1d试剂红细胞+2d患者血清 离心力:1000g,15s 结果判读:用液体轻轻冲刷细胞扣边缘,仔细观察细胞扣的变化
酰氨基半乳糖到H物质的岩藻糖化半乳糖基上
B基因
产物:α1,3-D半乳 糖基转移酶 功能:从UDP-半乳 糖转移一个D-半乳糖 到H物质的岩藻糖化 半乳糖基上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A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 O型基因是隐性基因 基因型相同血型一定相同 血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血型(表现型)
A B AB O
缺点
反应不充分 易污染 边缘易干涸,造成假阳性
试管法
优点
反应充分 快速、准确 结果可靠 适用于所有血型血清学
试验 对于有疑问的血型均需
转入试管法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点
不适用于批量检测
血型鉴定方法
柱凝集法
ABO/RhD卡的微管中装填有葡聚糖凝胶(或玻璃微珠)颗 粒和抗A、抗B、抗D标准血清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获得性B
表现在A型红细胞上 可能减弱A抗原的抗原性 获得性B消失后,红细胞A抗原性增强 唾液中只含有A和H抗原 PH≤6时,凝集消失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孟买型和类孟买型
抗血清
试剂红细胞
唾液
-A -B -AB -A1 -H A1 A2 B O (分泌型)
基因型
AA, AO BB, BO
AB O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A1与A2量的差异
A1:8-12× 105 A2:1-4×105 A1B:5-9×105 A2B:1×105
A1和A2 质的差异
约有2%A2个体产生抗A1 约有25%A2B个体产生抗A1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A1和A2
抗血清
试剂红细胞
唾液
(分泌 -A -B -AB -A1 -H A1 A2 B O 型)
A1 4+ 0 4+ 2+ W/0 0 0 4+ 0 A/H
A2 4+ 0 4+ 0 3+ 0/W 0 4+ 0 A/H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抗血清
试剂红细胞
唾液
-A -B -AB -A1 -H A1 A2 B O (分泌型)
一致,符合Landsteiner规则
单独的正定型或反定型都 不能准确鉴定血型
血型鉴定方法
正定型(检测抗原) 反定型(检测抗体)
红细胞悬液+标准血清 患者血清+标准反定红细胞
抗A
抗B
A细胞
B细胞
-
-
+
+
+
+
-
-
+
-
-
+
-
+
+
-
血型
O AB A B
血型鉴定方法
玻片法/纸板法/瓷板法
优点
操作简单 费用低廉
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处 理技巧
2016年11月15日 马春娅
主要内容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血型鉴定方法 血型鉴定强度判定标准 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原因分析 案例介绍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ABO血型发现者:Karl Landsteiner,1900年
血型 红细胞上抗原 血清中的抗体 基因型
A型
血型鉴定判断标准
溶血 红细胞崩解 呈红色透明外观
双群 游离红细胞与凝集红细胞 同时存在,试管法呈“油 煎蛋样”;镜下可见少数 红细胞凝集,而绝大多数 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
血型鉴定判断标准
镜下红细胞
凝集状态 阴性
缗钱状凝集
真凝集
血型鉴定判断标准
玻片法/纸板法/试管法凝集强度判断
反应强度
具体描述
4+ 3+ 2+ 1+ ±
A3
mf 0 mf 0 3+ 0/w 0 4+ 0
A/H
Aend mf 0 mf 0 4+ 0/w 0 4+ 0
H
出现双群时,要结合临床,由简至难排查:如白血病、骨髓移植、 不同型输血等
A3凝集细胞占多数,游离细胞占少数;
Aend凝集细胞占少量,需多次离心才能被发现;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血型鉴定判断标准
4+ 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 液体背景透明,无游离 红细胞
3+ 一个大凝块,周围有 少量小凝块或数个大凝 集块,液体背景透明, 无游离红细胞
血型鉴定判断标准
3+ 2+ 1+
2+ 有很多小凝集 块,液体背景透明, 无游离红细胞
1+ 有许多很小的 凝集块,肉眼可见, 液体背景不透明, 有游离红细胞
如果红细胞表面存在A或B或D抗原,就会与对应的抗体发 生凝集反应
凝胶(或玻璃微珠)颗粒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 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凝胶(或玻璃珠)颗粒,使 其悬浮在凝胶(或玻璃珠)颗粒中
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凝胶(或玻璃微珠)颗粒间的微 小空隙到达微管底部
反定型将患者血清与标准红细胞分别加入微柱孔内,其反应 原理同正定型
边缘齐整脱落,为阴性 边缘呈不规则形状脱落,如月牙边,锯齿等,为阳性 强度判断:离心完后立即看结果,以细胞扣刚刚脱落完时状态, 判断强度
血型鉴定判断标准
何谓有疑问的血型?? 正定型与反定型结果不一致 正定型
凝集强度<3+ 质控孔阳性
反定型
凝集强度<2+ 不该凝集的一端出现任意凝集强度 O型反定强度不平行
抗血清
试剂红细胞
唾液
-A -B -AB -A1 -H A1 A2 B O (分泌型)
Ax w 0 1+-3+ 0 4+ w 0/w 4+ 0 Aw/H
Ael 0 0
0
0 4+ w 0/w 4+ 0
H
Am +/w 0 +/w 0 4+ 0 0 4+ 0 A/H
Ay表现型与Am相似 与同样的血清孵育时,Ay上放散下来的抗A较Am少 Ay比Am分泌型唾液中A物质含量更少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B亚型血清学特征
抗血清 -A -B -AB -H B3 0 mf mf 4+ Bend 0 mf 0 4+ Bx 0 w 1-3+ 4+ Bel 0 0 0 4+ Bm 0 -/w -/w 4+
试剂红细胞 A1 A2 B
唾液 O (分泌型)
4+ 3+ 0/w 0
B/H
4+ 4+ 0/w 0
cisAB和B(A)
cisAB的A抗原接近正常,B 抗原较正常弱很多; B(A)的B抗原接近正常,A抗原弱很多。 cisAB或B(A)血清中存在针对弱抗原产生的不规则抗体 cisAB与抗H反应强度仅次于甚至接近与O细胞。 带有cisAB或B(A)等位基因的个体,若与O型血的人(基因型 O / O)生育,子女的血型可能表现为AB型或O型,而不像通常 AB型血与O型血的父母只能生出A或B型血的子女。 血清学方法判断为AB亚型,需分子生物学验证
新生儿出生时,一般没有抗-A、抗-B 不断地接受外来抗原免疫,逐渐产生抗-A、-B和抗-A、B 新生儿IgM ABO抗体出生3—6个月才合成
血液病患者
急性白血病患者会导致部分血型抗原表达不全
血浆中含高浓度A或B物质中和抗体试剂
洗涤患者红细胞后复查
正反定型不一致原因分析
正定型凝集强度较弱(双群)
H
4+ 3+ w 0
H
4+ 4+ 0/w 0
H
4+ 3+ 0 0
B/H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A2B、A3B、AxB、AmB、AelB、AendB、AB3、ABx、 ABm、ABel、Abend…
同A亚型和B亚型的血清学特点 不同之处:与抗H的凝集强度弱,呈w/0,同A1B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Oh 0 0 0
0 4+ 4+ 4+ 3+
-
Omh 0 0 0
0 4+ 4+ 4+ w
H
Amh w 0 w 0 0 w 0 4+ w
A/H
Bmh 0 w w 0 0 4+ 3+ w w
B/H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ABO血型系统抗原
存在方式
颗粒性抗原(膜抗原):存在于红细胞膜上 可溶性抗原(型物质):存在于分泌型人群的体液中(如唾液)
形成时间
胚胎期抗原产生 出生时已经存在,但较成人弱 出生三月时与成人基本相同 以后逐步增强到成人水平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ABO血型系统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