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18.颐和园》教学设计
乔松
一、学习目标:
1.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颐和园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颐和园的美景。

板书课题。

2.出示生词,生读。

3.自读课文,作者带我们去了哪些地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二、学习课文:
(一)我们一起来到长廊。

1.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大家看看长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长、
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了长廊长的特点?生读句子。

3.比较两句描写长廊长的句子,体会用数字说明的好处。

4.读描写长廊中画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二)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1.自读第三自然段,你看到了什么?(佛香阁、排云殿)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文中是怎样形容它们的特点的?
2.出示佛香阁、排云殿的图片。

我们再来读一读句子,体会他们的特点。

(三)登上万寿山,景色就不同了。

1.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昆明湖样子的语句。

2.你知道昆明湖的特点了吗?(静、绿)
3.还能从哪里看出湖水的静?(出示句子)怎样读出它的静?生朗读。

4.比较两个句子,体会“滑”的好处。

(四)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现在我们近看昆明湖,又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1.默读第五自然段,从万寿山下来,你会看到哪些景物?
2.说说昆明湖上最吸引你的景色是什么?
3.出示图片,这就是十七孔桥上雕刻的小狮子,你发现了什么?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形容这些狮子,你会选用哪一句?
4.读了这一句,你觉得与前面哪一句相同?
5.你知道画这些画,雕刻这些狮子的是谁吗?(古代劳动人民)你从这两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交流资料:
1.颐和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颐和园的美景说也说不完,你通过查资料还知道颐和园有哪些美景,来与大家分享。

2.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希望你有机会去颐和园细细游赏。

四、小练笔:
1.我们也来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来对一处景物进行描写。

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狮子雕刻)
2.根据出示的图片,运用“有的狮子……有的狮子……有的狮子……”的句式来描写十七孔桥,你想怎样写?
3.把你的描述写下来。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完成小练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