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事理论思考题参考答案

军事理论思考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从我国的国防历史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古代国防的兴衰•春秋末期时,崇尚武力,图强称霸•秦始皇时期,高度集权,固国强边•唐王朝时代,扫灭强虏,万国归附•元王朝时代,疆域广大,威震欧亚•两晋南北朝,战乱四起,山河破碎•宋王朝时代,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明代中后期,长城风化,忧患迭起•清王朝后期,政治腐朽,国防孱弱“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个是发展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

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

关系到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大事,是发展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需要,是维护全国人民利益的需要。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关注国防、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3.国防动员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一、武装力量动员二、国民经济动员三、人民防空动员四、交通战备动员五、政治动员第二章:军事思想1、军事思想的定义和特点。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和战争实践基础之上,并且受到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

军事思想大体上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军事哲学形态,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和关于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是军事实践形态,主要内容有指导战争、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与原则等。

特点: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时代性、明显的继承性和强制人们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的一致性。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对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制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3、实现我军质量建设的“两个转变”是什么?江泽民多次强调,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基本战略任务是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实现这一基本战略任务,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在军事斗争准备基点上由打赢一般条件下全面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的形态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两个转变”明确了新时期军事改革与军队质量建设在理论上的总体思路和在实践上的最佳途径。

它是邓小平将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转变到“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一战略转变的继续与突破性发展,并从长远上、全局上、根本上回答了军队“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问题。

4、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迎接“两个挑战”,从严治军二、坚持“两个武装”,坚实建军根本三、实现“两个转变”,坚持强军举措四、确立发展策略,抓好“两个先行”五、坚持质量标准,建成“两个之师”六、落实“五句话”,进行全面质量建设第三章:国际战略格局1、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其基本态势。

2、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两极格局终结之后,由于日本、德国、西欧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海湾战争以后,美国的“单极”世界格局计划破产。

随着世界形势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国际战略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继美国提出所谓的大西洋主义(以美洲大陆,首先是以北美为依托,向太平洋和大西洋两洋伸展,企图建立其全球政治霸权),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相继明确并完善了各自的战略或战略方针,以指导各自从事国际竞争,这标志着国际战略开始进入多极格局状态。

两极格局的两极美苏一衰一弱欧洲和日本羽翼渐丰中国的崛起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3、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两极格局终结之后,世界各国,尤其是各大国都在调整自己的内外政策,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以求得在未来世界格局中自己的地位,以维护国家的利益。

现在面对一超,四强之间都在努力发展自己,缩短和一超间的差距,对美国的独霸世界的企图,都在进行抵制和反对。

正如江泽民阐述的那样,“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多极化的进程可能会有曲折,但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不符合历史进步的潮流”,“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世界上先后出了多少个这样那样的霸主,他们称霸世界之时,真是不可一世,他们奉行强权即公理的逻辑,到处横行霸道闹得世界不得安宁,给被欺凌国家的人民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和苦痛,曾几何时,他们一个一个都垮了下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两霸争夺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但世界各地绝不容一国独霸。

今后的世界应是多极的、各国共同发展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世界多极化格局将是不可逆转的。

4、当前大国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大国,虽然我们采取“韬光养晦”的政策,但仍必须参与大国的游戏,必须把大国关系放在第一位。

在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中美、中日、中欧以及中俄的关系。

在这四个关系中,居首位的是中美关系。

这是因为:Array第一,由于在世纪之交这一段时间美国将始终是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超级大国,并继续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世界事务,因此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将始终受到美国最大的影响。

第二,由于中国是大国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GDP有可能在下个世纪的20或30年代达到世界前列,再加上中国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国家,因此必将成为美国关注的主要对手和美国对外安全战略的最大议题。

中美关系的这种特殊属性,使得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国际安全环境的好坏。

换言之,如果中美关系能够正常发展,不出大的问题,那么在美国的影响下,中国所面对的总体安全环境可能就比较好,比较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反,如果中美关系中麻烦不断,出现大的反华浪潮,美国加紧对中国进行遏制,在中国周边扩充军备,鼓动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反华,对中国内部事务进行直接干涉,甚至再度导演类似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严重事件,则中国就可能处于很不利的环境。

5、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第一,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制约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第二,世界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对抗关系,世界战争无从打起。

第三,世界各国仍把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并未把准备和实施战争作为未来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第四,南北矛盾的核心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经济发展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流。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6、我国周边环境的特点是什么?中国面临着复杂的安全环境,这种安全环境随着后冷战时期的到来,亦随着世界形势的改变而改变。

亚太地区总体保持和平稳定,依然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加强对话合作,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亚洲各国政策的主流。

但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世界还很不安宁。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国际关系民主化远未实现,一些地区因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问题引发的争端时起时伏,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恶化、毒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趋突出,尤其是恐怖主义已对国际和地区安全构成现实威胁。

这些因素对我国的安全仍构成了威胁,尤其是台湾问题、中美结构性矛盾和经济全球化的负作用仍是我国战略安全威胁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世界大战及外部军事入侵的危险变小,卷入局部战争的危险变大二、国际力量结构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特征,中美战略矛盾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安全压力,我国战略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三、陆地边界安全有所改善,但军事实力差距并没缩小,经济全球化使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增加第四章:军事高技术1、现代军事高技术的含义、特征及分类。

概念:军事高技术又称国防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并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军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武器装备、作战理论、战争形态等跃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分类:主要包括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精确制导技术、电子对抗技术、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核生化武器技术以及新概念武器技术等。

2、军事高技术在现代战争中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目前,夜视技术已广泛地运用于侦察、监视、观察、瞄准、火控、跟踪、制导和驾驶、救护、工程作业等。

以组件化为基础的第一代扫描型红外热成像技术和微光夜视头盔、眼镜等被动式夜视技术在80年代已经成熟,在局部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战略应用包括对洲际弹道导弹的探测、识别、跟踪,定向拦截武器的瞄准,导弹的制导,空对地遥感、监视,大气层内外核爆炸的探测等。

夜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对战争进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①赢得有效夜战时间。

夜间和不良天气占全年时间的比例相当大,夜视装备使夜间变得透明,大大延长了有效作战时间。

②确立了夜战的军事地位。

西方发达国家随着三军大量装备夜视装备,已将夜晚作战作为制胜策略。

③倍增武器效能。

夜视技术与武器装备相结合将大大提高武器装备在夜间和不良天气下获取信息、实施打击、指挥部队、机动兵力和协同作战的效能。

④减少飞行、驾驶事故。

通过在飞机上使用配备前视红外摄像机的导航吊仓和让飞行员配备装有夜视镜的护目镜,可大大减少航空事故。

1.技术伪装(1)仿真伪装(2)迷彩伪装(3)烟雾伪装2.电子伪装3.网络伪装技术1.隐身技术分类(1)雷达目标特征信号控制技术(2)红外特征信号控制技术(3)声特征信号控制技术(4)视频特征信号控制技术(5)其它目标特征信号控制技术2.隐身兵器(1)隐身飞机(2)隐身导弹(3)隐身舰船(4)隐身坦克(5)其它隐身装备1.巡航导弹2.防空导弹3.反坦克导弹4.空空导弹5.空地(舰)导弹6.地地战术弹道导弹7.制导炮弹8.制导炸(航)弹1.电子对抗侦察2.电子干扰3.电子防御4.电子摧毁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指挥自动化系统,即C3I或C4ISR 在军事上的应用。

指挥自动化系统是指挥人员与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装备相结合,对部队作战行动实施指挥、控制的人——机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