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亚湾核电站维修介绍讲解

大亚湾核电站维修介绍讲解

大亚湾核电站维修介绍大亚湾核电站的维修介绍一、维修类别1.维修类别核电站的维修基本上可分为以下三大类:(1) 预防性维修——它是为减少设备故障或功能下降的概率,按预定的计划实行的维修。

(2) 纠正性维修——它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实行的纠正性维修。

(3) 设备改进——它是根据经验反馈而对核电站进行的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

在电站传统概念中的大修也属于预防性维修的范畴,因为它是预先安排的有计划的,而不是由于出了故障再进行修理。

大修不仅仅将设备拆开检查和修理已经发现的缺陷,而且要通过更换磨损老化的部件使设备恢复到原设计状态。

1.1 预防性维修预防性维修又可分为两大类:(1) 以时间为依据的定期维修——它是按预先制定的时间表(根据制造厂提供的维修手册与有关维修程序)去实施,而不考虑设备的状态如何,例如设备的定期更换润滑油、密封材料、滚珠轴承等等。

(2) 以衡量设备性能是否恶化的一套程序进行的按状态的维修——按状态的预防性维修有三种监督任务,即监控、试验和检查。

这些监督工作是掌握现代化维修的关键,也是降低重要部件的故障概率的最有效途径。

1.2 纠正性维修纠正性维修包括故障诊断、临时修理和修理三个方面的内容:(1) 故障诊断根据通过检查、核实和试验所提供的资料作逻辑推论,借以查明故障的可能原因。

诊断又可分为下面两个级别:a. 一级诊断——利用现成的各种考察方法收集起来的资料,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与假设,从而决定应该采取的纠正性维修措施。

b. 二级诊断——以经过一级诊断后的结果资料和对故障的部件的分析结果为基础对所进行的维修活动进行评价,并继续核查经过维修的部件是否已恢复良好状态或需要再考虑其它补充措施。

通过以上的活动增加对故障方式的深入了解,从中获得经验,以供日后参考,这也是一种最有效的经验反馈,是最好的运行与检修经验积累。

(2) 临时修理其目的是使损坏的设备在永久性修理以前暂恢复使用,以便提高设备的可用率。

(3) 修理为使设备或部件恢复良好运行状态而进行的最终维修活动。

1.3 设备改进设备改进实际上是纠正性维修与预防性维修的结合,可应用于已经发生故障或尚未发生故障的部件,改进活动的意义是旨在改善设备可靠性的一种有计划的提高质量的活动。

因此它也应属于预防性维修的范畴。

改进项目包括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采用先进技术等内容,它主要来源于制造厂及电站运行两方面的经验反馈或世界上类似核电站的事故经验教训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信息。

而另一部分改进要求来自电站本身,这部分改进大都与维修活动有关。

2.维修级别的划分核电站的维修活动可分为五个等级。

2.1 一级——简单的调整指不打开和拆卸设备,按照厂家指定的方法,对可见的元件进行检查和简单调整,或十分安全地更换易耗元件,无需专门工具。

如蓄电池的检查、继电器的调整、更换指示灯或熔断丝等,这一级维修活动由各维修主管提出要求,计划人员下达工作票即可进行。

2.2 二级——标准部件替换设备定期检查、试验,用更换标准件的方法排除故障和进行较小的预防性维修。

如开关或仪表控制插件板的替换,机械密封装置和盘根更换;管道及容器的检查,一般水泵的振动情况监测等。

这一级别的维修活动需要事先做出预防性或改正性维修计划并应有维修程序或措施由各专业工作负责人实施。

2.3 三级——损坏诊断鉴别和诊断故障,用更换元件或部件的方法进行修复,以及一般的机械修理和日常的预防性维修。

这种维修由专门的技术人员与工人来进行,要使用维修程序中所指定的工具,校验和测试装置。

甚至使用试验台和设备检测台及仓库的备件,要完全按照有关维修文件的规定进行。

例如一回路和与核安全有关的管道和容器按规定所进行的检查,水泵叶轮的更换,阀门解体检查并更换有关部件等。

这一级别的维修活动由维修部门负责人做出决定并报告电站负责人备案。

2.4 四级——大修和中等规模的修理这个级别的维修是指除更新改造之外的所有重要的纠正性或预防性维修。

这种维修活动要由高度专业化的技术人员与工人来进行,并要具有必需的专用工具及完整的技术文件与设备。

所有维修活动的计划与技术措施要由电站负责人审查并做出决定。

与核安全相关的项目还要得到国家核安全局的认可。

2.5 五级——更新改造和重大的修理这项活动一般委托制造厂家或专门的承包商,并利用厂家的方法进行。

由电站提出计划与措施,经电站的上级主管单位与国家核安全局等有关单位做出决策。

二、维修组织1.维修组织的机构设置和目标维修处由秘书办公室及以下五个科组成:—技术准备科,—电气科,—仪表控制科,—机械科,—现场服务科。

1.1 维修组织的总任务(1) 对设备、各系统及厂房进行检查。

(2) 负责管理各系统和设备,并负责按照程序中被指定的隔离项目对各系统及设备进行隔离。

(3) 进行定期试验。

(4) 负责制订、准备及完成预防性与改正性维修活动。

(5) 为电站提供技术后勤手段及现场服务。

(6) 不断改进维修方法,提高维修质量、职工素质,以降低费用,提高可用率及可靠性。

(7) 完成所有的燃料装卸与运输活动。

(8) 管理所需文件、工具、专用工具、备品备件及消耗材料。

(9) 对所规定的厂房负责管理及维修活动。

(10)按照有关程序,在现场应急计划内,提供24小时服务。

(11)提出重大维修项目的对外委托要求。

(12)制订年、季、月度维修计划。

1.2 维修的基本目标电厂维修部门的职能是计划和实施预防性和改正性维修任务,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保证设备可用率和降低人员的辐照剂量。

维修部门的短期任务是尽快地修复损坏了的设备,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长期的任务是对故障进行分析,找出对策,制订切实可行的维修计划并预以实施。

进行维修的目标之一就是使设备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和最高的质量水平上。

维修部门应重视解决以下两项问题:(1)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修复损坏的设备。

(2) 监控电厂设备的状态,早期发现征兆,处理各部件的老化问题,以尽量减少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维修人员的培训与授权对于新参加工作的维修人员要按照个人的岗位“培训大纲”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严格的岗前培训与考试,并按照培训内容及考试成绩给予不同等级的授权。

一些专门的特殊的工作还要进行特殊技术培训并给予特殊的授权。

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维修人员要按照“培训大纲”的要求制订年度在岗培训计划(包括特殊技能的再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否则将取消其已授权的资格。

通过有计划的培训使各维修人员能够获得知识和经验的巩固提高与更新,以便不断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充分利用经验反馈,长期保持维修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维修工作的高质量。

三、维修组织的各项职能1.定期的监督与检查在电站正常运行期间,维修人员应重视运行巡视和各种参数的分析,了解设备运行中的性能,以便确定是否进行预防性维修。

这些巡查工作通常只限于在汽轮机厂房和其它辅助厂房内。

2.制订预防性维修计划在电站的维修部门配备有若干名计划管理人员,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制订预防性维修计划。

预防性维修计划应能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和损坏。

3.工作准备与文件准备维修部门必须按照质保部门及其它有关程序的规定慎重的做好每项检修任务的准备工作,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最优质的维修。

准备工作还需要有完整的和最新的文件、程序以及设备的历史档案,同时还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环境,工业安全和辐射防护等方面。

准备人员要对工作现场的危险性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做出妥善的措施。

4.维修活动的实施在实施维修活动中,不仅仅是排除故障,还要注意做好如下几件事:(1) 工作现场准备:要熟悉现场环境,准备好程序中所规定的工具、材料、备件及起吊拆卸所必需的设备。

(2) 诊断:在拆卸过程中要逐项仔细的鉴别任何损坏迹象,并找出可能的原因,做好技术记录。

(3) 核查:检查各阶段工作中的质量。

(4) 检修后的重新试验鉴定:以确保设备经过检修后恢复其原有功能。

5.进度控制在实施各项维修活动时,维修部门要按照已经确定的工作期限及时间表,进行严格的控制,在遇到困难时要调查研究,并对进度做适当调整,但要严格掌握关键路径,并保证维修工作的高效率,以便尽可能地缩短设备的停运时间。

6.维修活动的成本管理在制定维修计划时要选择最优化的方案从而科学地使用资金与分配劳动力,并根据维修活动的进展及时调整。

7.备品备件与专用工具维修部门的功能之一就是要与有关部门一起,在经济核算评价的基础上,编制出电站本身的最佳库存量,并根据维修活动中的经验反馈不断予以修订。

维修部门负责对有关的专门工具进行管理与使用,这些工具大都在核区域使用,因此必须完全可靠,否则在核区域的现场再去修理专用工具是极端困难的。

因此要建立有关程序并对专用工具进行定期的检查与试验,及妥善保管,还要在模型上反复进行操作实习,以保证其可靠性及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

8.与运行部门的接口和联络维修活动的进行与运行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几乎是不可分割的。

例如工作申请单的审批,维修前的隔离与修后的解除隔离以及质量再鉴定等活动都需要运行人员的紧密配合。

运行人员掌握和了解各设备在运行中的状态及功能的好坏,这些经验的反馈对维修部门也是非常重要的。

维修部门要主动地搞好与运行及其它有关部门的合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

四、核电站的维修特点1.核安全及其与维修的关系核电站的核反应一旦开始,就无法让它完全停止。

所有维修活动都要受到严格的全面的控制,各承包商的活动也要受到监督。

每一个维修人员,每时每刻都要想到“工作质量”,质量保证是电站实现其安全目标的重要手段。

2.辐射防护首先要对维修人员进行系统的、严格的培训,要给予不同等级的授权。

最主要的是要他们知道对自身的安全所负的责任。

各国核电站都把辐射剂量列入衡量维修工作的指标之内。

3.停堆周期核电站完全不同于常规电站的维修周期。

因为当压水堆机组运行一定时间之后,必须停堆以便对堆芯中的燃料进行全部或部分的更新。

周期的长短取决于负荷因子和燃料的平均燃耗,也取决于燃料成本与维修成本的经济平衡,一般压水堆电站的机组运行周期为10~11个月,而换料工作要用几周的时间,因此将利用此时间进行设备的维修工作。

核电站的维修规律主要是:(1) 在正常运行期间,只进行监测和试验,除日常的预防性保养以外,很少进行其它的维修工作。

(2) 在年度换料停堆期进行无损检验(在役检查),大修以及其它需要拆卸性的维修与改进。

4.放射性区域的封闭与出入维修准备时必须对工具、搬运方法等做通盘的考虑,使之适应维修活动,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停留时间。

同时由于限制放射性物质的逸出,人员与设备出入维修现场要受到严格的控制,任何工具设备未经严格检查证明没有污染,绝对不允许带出核工作区。

5.蒸汽特征压水堆核电站的汽轮机所使用的蒸汽不同于常规电站使用的过热蒸汽,它是饱和蒸汽,而且流量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