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震动高层 !事件回放“中国人,便后请冲水” , “请安静” , “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 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
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 “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
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 9月 22日,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从网上征集的 10类“中国公民出国 (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 ,以上行为全部榜上有名。
“近几年来,一些中国公民的旅游陋习,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批评,人民群众反应强烈。
”中央文明办协调组组长李小满表示,将用 3年左右时间,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 ,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尊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
“有钱并不代表素质”今年 3月,佟女士到欧洲出差,回国之后,最大的感慨是“哪儿都有中国人” 。
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字,从 2000年到2005年,中国公民出境游人数增长了 196%,达 3100万人次。
去年 8月 11日, 《参考消息》以“台湾人担心大陆游客不拘小节”为标题,转载“台北中央社” 的报道:“香港迪士尼乐园 9月中旬热闹开园,第二天登上媒体的不只是欢欣的画面,还有大陆游客插队、蹲踞路边,小孩随处便溺等负面消息” , “连这次来台的‘大陆赴台旅游考察团’官员,也出现在饭店禁烟区抽烟的情况, 能出境的多数是 13亿人口中的中高收入者,但有钱并不代表素质。
”这条不足 600字的报道,引发了中国高层领导人的震动。
据国家旅游局综合司司长李任芷在人民网披露,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当即批示,提高我国公民文明习惯,除社会上的宣传教育以外,还要进一步研究切入点,其中旅游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聚焦特别报道】国人出境与国人文明中国旅行社领队说:泰航防偷广播针对中国乘客王旭彪、孟欣、李东莉都是康辉旅行社的老领队,在十几年的带团过程中,他们也经历了无数次因国人不文明行为带来的尴尬。
国外餐厅专设中国人餐区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方许多酒店都专门划出了中国人就餐区。
孟欣很无奈地告诉记者, 有一次带团去澳洲,酒店提供的自助餐中的酸奶和水果是允许客人带走的,结果许多中国游客就拼命地往外带,结果酒店为了成本考虑不得不在第二天特别划出了中国人就餐区,许多游客都不知道原因问领队孟欣,她告诉记者:“那个时候真不好意思直接把原因告诉大家,只是觉得很悲哀! ”机上广播防止中国人夹带前不久李东莉带一个 200多人的团去泰国,一般飞机上的广播是没有中文的,但那次飞机上居然用中文广播了三次。
“各位乘客,耳机是不能过泰国海关的,请大家不要把飞机上的耳机带下去。
”一听到中文广播,李东莉就知道肯定又有自己团里的游客拿飞机上东西了,正在担心时,没想到第二次、第三次中文广播又开始了, “各位乘客请不要把飞机上的毛毯带下去,毛毯不能过海关。
” ;第三次则提醒把餐具交给乘务员。
令人最尴尬的是下飞机时居然真的有中国游客把餐具偷偷藏起来,最后被发现不得不交给乘务员。
“当时整个飞机上的人都看着我们的游客,我真想找个地洞钻下去。
”李东莉想起这事来还心有余悸。
聚众练功老外误以为示威由于不懂得外国的法律法规,中国游客在国外的误会有时候真是哭笑不得。
孟欣的同事一次带一个老人团去澳洲,原定早上六点多就要离开那家酒店,但刚四点多,整个酒店都被吵醒了,下来一看, 大厅里聚集了十几位老人正在练武功,当时酒店工作人员非常紧张,立即报警。
等领队下来才知道虚惊一场,原来由于酒店旁边没有空地,老人们找不到锻炼身体的地方, 只好在酒店大堂里练起太极拳。
但在澳洲,多人聚会是要审批的,而且外国人都以为中国的功夫很厉害,一大早那么多老人在大堂里练功夫,他们以为中国人要抗议或示威。
海边餐厅男士当众换泳装李东莉一次带团去泰国,在海边,游客们很兴奋,纷纷换上泳衣投入大海的怀抱,但有些游客的表现实在出乎意料。
“那是个 20多岁的女孩,其实在海边临时买件泳衣就 20多元, 但她却直接脱掉了外套,穿着内衣就下去了,当时好多外国人都一脸惊讶。
搞得我们也很不好意思。
” 更离谱的是一个 20多岁的男孩就在海边的餐厅里脱掉所有的衣服换上泳装,李东莉说当时所有正在吃饭的人都把目光转向他,但那男孩似乎完全没有不好意思的感觉。
“其实,作为他们的领队,我真的觉得很丢人,但也只能是善意地提醒,并没有任何惩罚措施。
”法国旅游同行:不得不承认中国游客最难伺候法国旅游局在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托马斯告诉记者,他们很欢迎中国游客到法国旅游,但有些中国游客的行为让许多法国人不能理解。
不得不承认中国游客是最难服务的游客。
召唤侍者喜欢打响指据托马斯介绍,法国的酒店一般不供应开水, 而且有些三星级酒店没有空调,经常有中国游客在入住时才知道情况,而且非常在意,并常常把不满的情绪发泄给酒店服务人员。
另外,中国人对服务行业的人员常缺乏礼貌与尊重。
有一次他就在一家饭店里看见一个中国人对服务生打响指,这种行为在西方人的眼中是非常粗鄙的,而且无法忍受。
景点拍照爱打持久战让托马斯非常不解的是,在巴黎大街上,常常能看到一些兴奋的中国游客在留影,但没有人听导游的介绍。
甚至到了卢浮宫,中国游客们也顾不得欣赏,只顾拍照。
法国很多景点空间小游客多,因此当地游客非常注意在拍照时“速战速决” ,而中国游客不仅在别人拍照时挡住他们的镜头,且长时间占用景点让其他游客无法拍照。
卢浮宫为了保护展出的油画,出台了禁止在油画展厅拍照的规定。
然而,一些中国游客经常在管理人员不注意的时候, 拿出相机偷拍展出的油画。
成群结队却很不团结托马斯告诉记者,中国游客常常成群结队的出现,但出了问题时却并不团结。
上次他在酒店见到一个中国团,围在前台要这要那,前台工作人员只能一个一个接待,可是有的中国游客就非要先办理自己的手续,并把房卡甩到桌子上以示威胁,服务员很不高兴。
他说,法国的服务人员有时候也会表示对外国游客的不满,但如果是一群日本游客,服务人员是不敢当面表示不满的,因为日本人会群起而攻之。
但如果是中国人,他们就敢当面表示自己的不满,因为他们知道中国游客是不可能团结起来一起攻击他们的。
爱用大钞像个暴发户托马斯诚恳地表示,有些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是缘于对当地文化的不了解。
比如,在欧洲,一般 10元、 20元的欧元比较常用, 100元面值的有的超市就不收了, 500元的基本上就没有人用。
但中国游客常常买包烟都会用 500欧元, 这在欧洲人看来,是一种暴发户的行为。
可是中国游客对此并不清楚, 而且据了解,中国国内在兑换外币时很少有小面额的钞票。
中国留学生说:同胞不文明行为令我无地自容 20多岁的小左已经在莫斯科大学留学 4年多, 他经常为去莫斯科旅游的中国同胞做兼职导游,这令他很开心。
但遗憾的是,有些国内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令他非常尴尬。
行刑台下席地聚餐“如果你在莫斯科遇到把外衣搭在手臂上的游客,那肯定是中国游客。
大声喧哗,排队不遵守纪律似乎是中国游客在海外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 小左告诉记者。
6月, 正是莫斯科旅游旺季, 红场上的各国游客来来往往,几乎所有人都站着,除了一群中国游客。
他们随便拿张纸一铺,就毫无顾忌地围坐在行刑台下休息,有人吃着东西,有人伸腿搭腰, 旁若无人地大声说笑着,有的人还随手把垃圾遗弃在身边。
“太阳太晒了,这里凉快。
”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女士说。
路过的各国游客纷纷侧目,站的离中国游客们远远的,站在一边的小左更是无地自容。
“本来是非常愉快的旅程,但不文明的表现却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小左遗憾地说。
为了小费大打出手小左介绍说, 在莫斯科接待中国旅游团的饭店, 多数是中国人开的。
一是因为业务往来,领队都会把游客带到熟悉的饭店就餐。
另一个原因就是只有中国人自己开的饭店才比较习惯中国人的作风,比如小费问题。
在俄罗斯,经常有中国游客为几十元的小费大打出手。
今年 5月,在莫斯科某华人饭店, 各个旅行团的游客们正在用餐,突然传来强烈的争吵声,原来有一家 3口来自东北的游客,不肯给领队付小费,与领队争执,开始还只是谩骂,后来孩子大哭,夫妇和领队扭打在了一起,其余的中国游客除了暗自摇头, 就是置若罔闻。
“他们也太小气了, 这是国外。
” 当时的领队认为游客付小费是理所当然的。
卢浮宫里嗓音洪亮对中国人的大嗓门,台湾学者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讲过一件事:两个广东人在美国街边说话,美国人认为他们是要打架,急拨电话报案。
警察来了,问两人在干什么,他们说:“我们正在耳语。
” 对于这一点, 在法国留学多年的小尤身有体会:“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
” 有一次在巴黎卢浮宫,当游客屏气息声地观赏艺术作品时,忽然一句洪亮的中国话响起:“蒙娜丽莎就在前面那个厅! 快走啊! ” 紧接着, 20多名中国人呼啸着奔来。
把这幅画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别的游客根本甭想靠近,他们一边相互招呼着,一边轮流与“蒙娜丽莎”合影。
由于“动静”太大,最终引致管理人员的干预。
国内恶习被带出了国门作为留学生,我经常在莫斯科大学主楼前遇到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我想,这或许和文化水平、文明素质有很大关系。
俄罗斯人排队很讲秩序,在公共场合大都很安静,而北京拥挤的地铁,排队的混乱,可能也都被中国游客带到了国外吧。
少时不讲礼长大没有形美国孟菲斯大学系教授孙隆基认为, “缺乏公共空间的基本礼貌”的原因是国人一般让孩子穿“开裆裤” , 随时随地大小便。
受这种教育长大的人, 当众挖鼻屎、搓老泥,吃饭时将骨头吐在桌子上, 随便丢垃圾,对身体的动作不去控制等,就都不奇怪了。
“缺乏公共空间的基本礼貌”对于国人在境外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务员张利深有体会。
除了加塞、随地吐痰等常见“症状” , 张利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国人的“扎堆”和“大嗓门” 。
“中国人出去喜欢集体行动。
几十个人浩浩荡荡地走在一起,有说有笑,休息的时候连躺带卧, 占一溜长椅。
”“一般的国外餐馆,即使宾客满座也非常安静。
人们交谈的音量控制在对方可以听见的范围内。
再看国内,很高档、门外停了很多车的饭店,里面也吵得不得了。
”对中国人的大嗓门,台湾学者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讲过一件事:两个广东人在美国街边说话,美国人认为他们就要打架,急拨电话报案。
警察来了,问两人在干什么,他们说:“我们正在耳语。
”上海学者朱大可认为,中国人缺乏公共空间的基本礼貌,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是其中一种表现。
此外还有碰撞别人后毫无感觉,也不致歉;在车上哄抢座位,拒绝向老人和孕妇让座;随地吐痰和小便,吃饭时大声咀嚼。
在美国孟菲斯大学系教授孙隆基看来, “缺乏公共空间的基本礼貌”的原因是国人对婴儿排泄习惯的训练太过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