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高三政治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第五课文化创新含解析

2021高三政治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第五课文化创新含解析

第五课文化创新核心素养术语必背1.政治认同: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树立创新意识;文化发展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3.公共参与:积极投身文化交流活动,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积极投身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2.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4.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5.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知识体系考点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及原因是什么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为什么必要性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重要性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时代要求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2.文化创新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正确理解文化创新:从横向上看,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从纵向上看,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些都是文化发展的过程。

前者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交融,后者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文化创新的根基是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必须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

3.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命题角度1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典例1】(2019·全国卷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

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

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表现、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①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人们的理念不同,即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导致人们的审美观念不同,入选。

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现代社会的社会实践推动着人们对鹤的认识发生变化,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入选。

②观点表述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但文化并不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排除。

④观点表述错误,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并不会趋于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B。

【答案】 B【典例2】(2018·全国卷Ⅲ)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

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

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以我国文化传承的事例为背景材料,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优秀文化传承的目的和归宿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所以不选①而应选③;传统文化的传承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正确;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不是文化传承的前提,④错误。

【答案】 C【典例3】(2018·全国卷Ⅰ)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

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文化创新。

坚持“以药立市”,体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③观点正确;坚持“以药立市”,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能够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④观点正确;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没有变化,①观点错误;②中观点夸大了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排除。

【答案】 D【考向点评】(1)对本考点的考查,命题时主要通过展示一个地方或国家有关文化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文艺界广泛开展的以民间采风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以及强调实践活动对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推动作用来考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题型以体现类或启示类选择题为主,选项中常会设置错误说法作为干扰选项,如文艺工作者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关键是继承传统文化等。

(2)对文化创新的意义的考查,常见考法是提供某种具体文化产品在内容或形式上创新取得良好效果,或者以漫画和其他人文素材,通过设置体现类、说明类选择题考查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常会设置一些错误说法作为干扰项,如: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喜爱,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等等。

●命题角度2文化创新的途径【典例4】(2019·全国卷Ⅰ)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从中获得的启示是()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④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途径。

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①正确;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说法错误,②错误;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③错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④正确。

故选B。

【答案】 B【典例5】(2017·全国卷Ⅱ)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

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这表明()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

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属于优秀传统文化,该剧如今演出取得极大成功,表明了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①正确且符合题意。

《小二黑结婚》演出的成功靠的是继承地域性音乐风格,同时融入了时尚元素,加以创新,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选B。

②错误,是否赢得市场不是衡量优秀传统文化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准。

③表述绝对且引入流行元素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而非传承。

【答案】 B【典例6】(2018·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其制作既保持了传统刻花和印花工艺,又在工艺和设计方面不断有新的提高和拓展,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精品。

宋元以来,德化瓷销往海外。

这些瓷品有为日本、东南亚地区生产的观音像等佛教用品,有销往阿拉伯地区的带有阿拉伯纹饰的釉外云彩大盘。

精美的德化瓷长期畅销海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旨在考查获取、解读信息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是原因类试题,德化瓷畅销海外一方面是因其独特性和民族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德化瓷的制作能够符合不同区域文化特点,体现了尊重文化多样性;此外,德化瓷远销海外也离不开人们对德化瓷的不断创新。

【答案】①德化瓷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富有中华文化的内涵。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德化瓷适应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文化需求)。

③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考向点评】(1)高考对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的考查,常见考法是提供人们进行文化创新时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或者片面引进外来文化而忽视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的素材,设置说明类、体现类、启示类选择题,考查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文化创新的第一个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通常在试题中会设置一些错误说法作为干扰项,如:繁荣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等等。

(2)考查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时,常见考法是提供人们进行文化创新时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的素材,设置说明类、体现类、启示类选择题,考查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文化创新的第二个基本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通常在试题中会设置一些错误说法作为干扰项,如:对外来文化要全面借鉴,加以吸收;文化创新需要全盘照搬(或排斥)西方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等等。

【方法与规律】怎样进行文化创新?答题要素: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基本要求+人民群众+反对错误倾向+科技手段+内容(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2)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基本要求: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