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成凤凰古城收费凤凰古城的当务之急是应遏制过度商业化开发倾向,保护原汁原味的古城风貌凤凰,有“中国最美丽小城”之誉,又出了大作家沈从文,因地处偏僻,古城风貌幸存。
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遗产。
对这份丰厚的遗产,若大肆挥霍,都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
经过12年的发展,游客从2001年的57万人次增长至去年的690万人次,但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景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不规范现象,多度的商业化导致了环境资源严重污染,古城渐渐失去本属于它的安逸和文化气质。
保护古城,既要保护其形式,更要保护其内涵.收门票不是为了收钱,而是让古城少一些喧闹多一份静谧。
当前古城维护费用严重不足,收费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
【古城门票价格里还包含了“两费一金”,即古城维护费、古城的资源保护费和古城的营销宣传费用,景区整合后,能更好地为游客服务】为了整合资源规划管理,凤凰县将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中的古城景区及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两个4A级景区合并为一个产品。
景区整合后,最大的区别在于,凤凰古城从“凭票进入景点”变成了“凭票进入景区”。
官方:“减负”与管理的手段之一(身负古城保护和改善民生双重责任的凤凰县政府)凤凰县政府通过官方微博及时进行了回应:凤凰古城一直是收费的,以前是景点收费,景区不收费,现在是把方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
整合和规范管理以后,游客花相同或者更少的钱,会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凤凰古城景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建良表示,景区整合、古城景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组建后,旅行社不可能再“讨巧”赚钱,公司将集中受理游客投诉,其权益保障力度将大大提升。
县领导就是“站得高看得远”。
全国那么多著名景点,门票几倍十几倍地疯涨,就是没有挡住游客的脚步啊。
或许,再过些时日,凤凰古城又会重现人头攒动的“景观”。
为减少调整带来的影响,当地也推出了优惠措施:门票有效期原则上为3天;同一游客一年以内重复来凤凰旅游,凭本人证件无须重复购票;购票达到3次者终身免票。
学生游凤凰古城只需20元为照顾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凤凰县在80元/人·次标准的学生门票中推出优惠政策。
即从2013年4月20日起,全日制在校学生凭身份证和学生证进入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旅游,此项政策试行一年。
免票范围扩大此前,湘西州及凤凰县邻近县居民凭身份证可进入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
但从4月15日起,湘西州、怀化市、铜仁市三地区居民游凤凰古城均可享受免费待遇。
凤凰县还在《凤凰县旅游景区门票管理办法(试行)》中还明确规定,当地居民凭身份证或讲方言可直接进入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南方长城景区及乡村游公司所属景点。
南华寺在广东算是一座很出名的寺庙,可是当它在自己的附近时,却失去了那一刹那的冲动。
是因为触手可及,才显得没那么珍惜吗?或许不是,只是因为距离。
因为没有跋山涉水的劳累,没有望穿秋水的等待,旅行的意义或许无形中就丧失了凤凰副县长称目前不具备免费条件持续升温的凤凰古城收费事件经过持续酝酿,俨然成为一个公共事件。
凤凰县副县长蔡龙针对“进城费”引发的质疑回答了网友提问。
他透露,凤凰古城景区148元门票中,成本为131.27元,门票收入主要用于古城日常管理维护和古城文化修缮。
收门票以后,凤凰游客总体是增长的,但散客确有减少,下一步将对营销政策和管理方式进行小调整。
针对网友凤凰收取进门费是“闭关锁镇”的质疑,凤凰副县长蔡龙回应说,凤凰古城一直都是收费的,不过是把验票点从景点改到了景区。
凭票进入景区,是因为凤凰古城经过政府投资建设、公司宣传营销,成为一个大家喜爱的旅游产品,大家消费产品付出一些成本也是应该的。
山西省平遥县委书记卫明喜表示,应该怀着平常心去看待门票一事,门票收入应取之于古城,用之于古城。
第一,古城政府有权收费。
假如我们认同凤凰古城整体是个旅游景点,而且当地政府是这一旅游景点的经营管理者的话,他们是有权收费的。
收费之后,可能降低古城的价值,也可能提升古城的价值,这是当地政府自己需要权衡的问题,但不管怎样,他们应当有权作出自己的选择。
这和人们进入故宫参观需要收费,并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凤凰古城这块地盘到底是不是政府的?他们是否有权来管理经营这座城市?这本身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但是,在这个问题没有定论之前,我们恐怕只能从既定事实去看。
既定事实就是,现在的很多城市和景点是政府在经营管理的,哪怕这座城池就是政府从别人手中偷来抢来的,反正现在这座城市就在他手中了。
我们可以质疑政府是否拥有这座城市、这个景点的经营管理权,但如果对此没有疑义的话,就不应该反对他们收费。
第二,收费可保护景点价值。
一个景点不管它的风景有多好,文化韵味多浓厚,假如我们跑到那里之后只能见到人山人海,而不能畅意欣赏的话,这景点能给人们带来的价值就是零。
这就像一条小船,假如每趟乘客只有三五人的话,它有极大价值,但假如人们要一下子挤上去100个的话,这条小船会沉入湖底,变得一文不值。
【鼓浪屿——有“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在国内各热门景点中一直保持较高人气。
面对大量游客的涌入,这个仅1平方公里多的精致小岛,越来越难以承受人满为患的压力,旅游品质大受影响。
鼓浪屿的游客承载能力为超饱和状态,鼓浪屿管委会将发布红色预警,希望游客和市民暂时不要上岛游览。
从2013年起,鼓浪屿岛将实行游客总量控制,限制上岛游客数量。
南澳岛】旅游景点同理。
当然,通过论资排配、先到先得、抽签摇号等办法,我们也可以达到控制游客数量的目标。
但是,即使我们已经在采用这种办法了,也不能放弃“价高者得”这样一种甄别游客的办法,因为总有一些人,他们按各种其它办法,都没法获得一个景点的游览资格,出钱买门票是他唯一可以获得游览资格的机会。
第三,收费可以提高景点价值。
一个旅游景点,不管它的风景有多好,都需要有人去精心维护,才能保持其美好一面,对于名胜古迹、历史名城来讲就更是如此,在长年无主的状态下,这些景点得不到人们的维修保护,因此作为景点的价值大为下降。
它需要有人重新进去投资开发,并善加打理,才能重新焕发迷人风采。
凤凰古城就是这样的。
2001年,古城旅游开发公司买断凤凰古城内5个景点(区)50年的开发经营权后,投入了很大资金建设市政设施、改造街道、维修老宅、筑防洪堤。
该公司董事长叶文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苦心经营凤凰十二年,吊脚楼亮化是我们搞的,沱江河里的菜叶子是我们捞的,古城街道是我们扫的。
”我们当然可以说,这些事情可以由政府来来做,但问题在于,即便是政府来做,也一样是要有投资投入的,也是得有相应回报来维持和鼓励的,否则这样的投资、开发和维护工作,未来就没有人去做了。
当然,你也可以讲政府从收了税,就应该负担起这样的责任,但问题在于,政府的税款又从何而来?如果政府从别的地方收税来开发维护古城,那就等于叫别的纳税人掏钱补贴游客,这恐怕也算不上公平合理。
现在凤凰古城向游客收费,用来支付景区开发维护费用,我认为是合情合理的。
而全国其他无数景区,也应当向这个目标学习、靠近。
我们知道中国人是很多的,旅游景点是非常紧缺的,我们得让人们积极投身各种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将已有的景点经营维护好,将未被人们发现认识的旅游景点开放建设出来,以满足人们出门观光旅游的庞大需求。
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得承认两点:人们有权开发经营旅游景点,人们有权为自己开发建设的旅游景点收取门票。
记者:为何凤凰古城突然要收费呢?大家都以为凤凰古城是这次才收费的,其实,凤凰古城向来都是整体收费的,只不过以前对门票查得没有这么严,游客过惯了免费的好日子,现在反而不习惯了。
曾经有统计显示来凤凰旅游的人七成是只看城不看9个景点的,此外,买票的只有1/3,现在每年690万游客,你想想门票流失有多大。
最大的变化就是由点演化到城,因为凤凰古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城的概念,只是当时这个城没有边际线,现在有了。
为了这个旅游产品建设,公司每年投入1.7亿元,还不包括政府的投入。
别的不说,环卫工人从早晨6点到夜里12点都要清理河道垃圾,因为要让游客第二天泛舟沱江时看到江面是干净的。
游客带来了巨大的交通拥挤、生活污水处理压力,却不买门票,怎么说得过去?记者:捆绑销售也很不讨喜,我在凤凰不逛景点,就走路,你为什么要收我的钱?叶文智:说它捆绑销售属于理解有误。
从开始它就是一体的,你进入凤凰古城,你就进入了景区。
我到故宫去只看太和殿和中和殿,其他不看,我是不是就能不给钱?不行。
它们是整体。
我们错就错在一开始没这样做(收费),现在反而难办了。
记者:怎么个转变法?让没钱的人不要来凤凰?叶文智:就是要让真正喜欢凤凰的人来凤凰玩。
有些游客晚上八九点进来,就看一下凤凰的夜景,天不亮就走了,留下一堆垃圾。
这样的游客不来也罢。
我不担心游客因为门票的原因不来。
游客从内蒙古、广州过来,光机票就几千元,会因为148元的门票而不来吗?记者:有网友批评说,这是短视的“门票经济”做法。
叶文智:不能说是门票经济,因为我们不是奔着赚快钱去的,只不过是拿回该拿的。
去年景区门票收入仅1.78亿,而整个旅游经济总量有53.01亿,门票比重也不大,不能说是门票经济。
记者:凤凰就不能学学西湖的做法,免费,从其他方面赚钱吗?叶文智:西湖的经验凤凰学不来。
凤凰不在核心城市,不像上海、广州,光靠土地升值和带动收入一年赚几百个亿凤凰古城的各项配套设施和管理水平远未赶上市场成熟的速度。
这个时候你得开始着手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了,收费就成了自然的选择。
现在凤凰连个像样的五星级酒店都没有。
未来凤凰的发展,太需要钱了。
按现在游客增长速度,如果景区配套和管理水平再不提升,最终的受害者将是游客,凤凰的口碑会越来越差。
到时古城都成了停车场了,还叫旅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