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溢油分散剂的使用争议1

溢油分散剂的使用争议1

溢油分散剂的使用一直就有争议。

第一代化学类溢油分散剂产品有很大的毒性,已被禁止使用;但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代、第三代溢油分散剂产品毒性已大大降低。

但由于该类产品毒性来源和作用方式等的复杂性,导致了结果评判的复杂性。

比如目前毒性检测方法就有很多种,不同国家甚至不同研究机构间,他们的毒性检测方法就有差异,如测试所采用的生物不同,培养的方式条件不同,针对的油类毒性标准不同,导致最后得到的结果自然也不同,这就会引起很多争论。

如使用分散剂比不用分散剂更可能会对海洋生物产生更强的毒性影响,使用某一种分散剂比另一种分散剂会带来更强的潜在毒性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众多溢油分散剂产品的使用和评判问题。

因此,分散剂的毒性检测就不能简单的随便套用一个实验方法的结果来进行检测判断。

而此时一个权威国家标准方法的确立就十分重要,一个国家标准方法的确立是要经过众多专业研究人员长时间刻苦研究得出的一个得到公认的判断标准,不能轻易地改变。

特别是对众多产品进行仲裁时,更应首先严格执行国标的检测方法和要求。

目前毒性问题最主要争论在于,溢油分散剂在快速分散水中的石油时释放的石油中的大量化合物是否会引起对鱼类的潜在毒性作用。

虽然现代溢油分散剂产品本身的各种成分是无毒或低毒的,但也有一些实验室的室内鱼类毒性实验表明,溢油分散剂与油的混合使用会带来一些毒性问题。

然而,在使用分散剂时,这些模拟测试和真实的海洋环境相比,引起影响的条件往往差异很大,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即使在同一种标准化的毒性测定方法中也存在很多变
数,得出很多不同的结论。

正如溢油剂毒性问题的争论,成为人们所熟知的“鱼鸟”之争,即“使用了溢油剂,,如果你是海鸟可能会很高兴,但如果你是鱼就比较倒霉”。

其原因如下:“将海面的油分散到海里,是可以保护海洋鸟类,但会毒死海中的鱼类”。

正如《自然》杂志指出,分散剂可以减轻海面上浮油对生物的伤害,但是对于海里的原油污染却无能为力。

但实际上通过“鱼鸟”受漏油的影响情况来判断好坏优劣,这在很多方面是过于简化并且是错误的。

实际无论使不使用分散剂,漏油都可能会影响海下生物。

无论是否怎样使用分散剂,石油泄漏都可能导致对鱼类出售失去信心。

公众可能不愿意购买来自受影响地区的海产品,不论这些海产品是否真的受到污染。

相反通过快速降解污染,快速摆脱石油污染却是短期内更理想的解决办法。

生物溢油分散剂产品和化学溢油分散剂产品是两类作用机理不同的产品。

生物产品更注重的短时间内油的降解效果,这是一个变化的化学过程;而化学产品仅仅要求的是短时间内油的分散、乳化效果,这仅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

这些过程的不同就会导致明显不同的检测结果。

因此,不能简单的拿同一个方法作出的结果来比较并下结论。

具体而言,与化学产品比较,生物产品在乳化和稀释的同时,水中的微生物就开始工作,逐渐降解分散水中的石油,特别是石油中的一些主要有毒成分,如苯类的芳香烃化合物,这些都是强致癌物,他们最终会被完全降解成。

但在短时间内,它们就会更快地降解、分散到水中可能会造成一些局部毒性过强的问题。

而化学产品却只是转移
或者隐藏了石油污染,或是仅仅在人们的视线中消除了污染,但是石油并没有真正消失,它的降解一样会在以后的环境里带来危害甚至会引起更大的长久间接损害。

而这些情况在目前的检测方法里就无法得到科学的反映。

实际上大量研究表明:在真实环境中,生物降解方法一般不会对海洋造成危害或者二次污染。

事实证明,利用生物降解型分散剂是一种有效的溢油应急方法,可以肯定的是它的使用很少会造成负面影响。

即使它的使用引起了负面效应,其获得的正面效应也完全可以使整个评价产生有益的环境效应。

然而,在使用其时应该进行周密的计划,并对受污染区域的部门和群众进行详细解释。

实验室中,由于采用的方法具有其局限性,很难做到与实际应用完全一样,这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毒性检测毕竟只是采用了某种特定的实验生物,并不能代替所有的海洋生物。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下结论。

使用溢油分散剂产品是利益与风险并存,许多情况下,潜在的好处往往很大,而潜在的风险微不足道。

应该对其使用进行公证的评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