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溢油应急处置基础知识

溢油应急处置基础知识


0.9650
180
<20
21
2.7
石脑油/溶剂 0.73 油
4号轻燃料油 0.85
2.4
<-20
40-180
54
160-350
65
<0.5 1.0
4号燃料油 0.90
8.0
-7
115
1.50
5号轻燃料油 0.93
消失的很慢的油为持久性油,如重质原油、重质精炼油。
非持久性油溢出后会很快挥发掉,一般不需要采取清除措施, 持久性油溢出后,只有部分轻组分挥发掉,对环境会造成危害, 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与应急有关的油品特性
在溢油事故中,确定溢油其理化特性是制定应急对策 的重要因素。这些特性主要包括: 漂浮性 流动性 挥发性 毒性 可燃可爆性 决定上述特性的是油品的指标参数
大部分石油是 黑色,也有暗 绿或暗褐色
显赤褐、浅黄 四川盆地:黄绿色 色,甚至无色 玉门:黑褐色
大庆:黑色
相对密度
胶质、沥青质含量 多,石油的相对密 度就大
一般在0.80~ 0.98之间
个别高达1.02 或低到0.71
一般在0.85~0.95 之间,属于偏重的 常规原油
流动性 气味
常温下石油中含蜡 量少,其流动性好
闪点实质是油气与空气的混合气遇到火源迅速发生 的氧化反应,不时任何浓度的混合气都会发生爆炸, 只有油蒸汽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才能闪火爆炸,这一 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溢油在水域环境中的变化
见溢油处理技术
油类的主要外观性质
性状 颜色
影响因素
常规原油
特殊原油
我国原油
胶质和沥青质含量 越多,石油的颜色 越深
油品分类
原油和成品油;
原油是指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天然石油
成品油是指利用原油生产加工而成的炼制品。成品油可分为: 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 石油焦6类。
根据石油在水中的滞留时间不同,将石油分为持久性油和非 持久性油。
很快消失的油为非持久性油,如柴油、汽油、煤油和航空油;
前言:溢油应急专业人员 主题一:石油理化特性 主题二:溢油风险 主题三:辖区概况 主题四:应急计划
前言--专业人员
专业人员
从业多年,经过长时间的系统学习及训练,并且 对本职业比较精通,具有专业素养的人,即 professionals。
志愿者
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 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即Volunteer 溢油应急处置需要志愿者,更需要专业人士
溢油处置工作的特殊性一
石油的危害性
安全危害:易燃易爆性 环境危害:污染性 健康危害:毒性
决定因素:油品理化特性
溢油处置工作的特殊性二
溢油扩散复杂
扩散(密度、粘度) 漂移 蒸发(组分、馏程) 溶解 分散 乳化
决定因素:气象、水文、油品理化特性、处置时间
溢油处置工作的特殊性三
一般是流动或 半流动状的粘 稠液体
个别是固体或 蜡含量和凝固点偏
半固体
高,流动性差
含硫量高,臭味较 浓
有程度不同的臭味
含硫相对较少,气 味偏淡
辖区主要油品指标参数
名称
MR-16
密度
0.9750
粘度
200
倾点℃
<20
镏程
闪点
26
含蜡量
含硫量
2.5
爆炸极限
波斯坎
0.995
3200
<20
30
4.9
祖阿塔
原油是多组分混合物。组成原油的基本元素为碳 和氢,碳的百分含量为80~87%,氢的百分含量为 10~15%。68%的原油中饱和烃的含量超过50%,其次 是芳烃,但只有4%的原油中芳烃超过50%,胶质、沥 青质及可溶性石蜡含量较少。另外,原油中还含有一 些微量金属元,如矾、镍、铁、铝、钠、钙、铜和 铀等。尽管原油的基本组成元素都为碳和氢,但它们 的物理特性相差很大。
粘度
是指对液体流动的阻力,分为运动粘度和动力粘 度。
运动粘度是指在某一恒定温度下,一定体积 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 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 乘积,即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
粘度决定着油在水面的扩散速度,粘度越大, 扩散速度越慢,随着油在水面的风化,轻组分蒸 发,油的粘度逐渐变大,扩散速度越来越缓慢。 当油的动力粘度高于5000cPS时,分散剂基本无 效。
溢油应急处置基础知识
前言
培训主旨:强化自身安全防护,提高 溢油应急能力
相关背景:
事故一:大连港原油泄漏事故 事故二: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 溢油处置图片资料
思考问题:
溢油事故发生的原因? 在溢油处置中,参与人员的表现差异性? 溢油造成的危害? 影响溢油扩散的因素?
课程大纲
凝点:指油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当环境温度低 于凝点时,油就开始固化或冷凝。 凝点加2.8℃约等于倾点
当油溢到水面上,环境温度低于油的倾点时,油不 在流动,这是就无法使用撇油器和分散剂进行清除, 只能用油拖网回收。
闪点
是指油的蒸汽与空气混合接触火焰时发生闪火的最 低温度,是衡量石油挥发性成分和爆炸、火灾危险 的指标。分为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
密度
是指在规定温度内,单位体积内含物质的质量。在 标准温度下(20℃)的密度为标准密度有符号ρ20表 示,有时也用到比重(相对密度),我国用20℃时 油的的密度与同体积4℃时水的密度之比表示油的比 重。
密度决定着溢油在海水中的漂浮能力,对于油品来 说,石油烃含量多、沥青含量少时,密度就小,当 油溢到水面,石油烃组分逐渐蒸发,油的密度就会 增大,逐渐下沉,直到沉到水面以下。
溢油处理技术
机械回收法(围油栏、撇油器、吸油毡、高压 清洗)
化学消除(溢油分散剂) 现场焚烧 生化补救(噬油细菌、微生物)
决定因素:气象、水文、油品理化特性、环境 敏感性
应急人员基本要求
熟悉辖区概况 熟悉风险源头 熟悉设备操作 明白溢油处置任务分工
第一部分 石油理化特性
镏程
多组分的原油及其炼制品没有固定的沸点,而是一 个温度范围,这一温度范围在石油炼制中被称为镏 程。
镏程决定了石油挥发性,初镏点越低,开始挥发的 温度就越低,油滞留在水面的时间久越短。但挥发 性强的油也具有较强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性。
倾点和凝点
倾点:指油在测定容器中还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当 环境温度高于倾点时,液体就可以流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