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04-03-思想方法:用“逆向思维法”巧解动力学问题

3-04-03-思想方法:用“逆向思维法”巧解动力学问题


第8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4.跟踪训练
第9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跟综训练】(转换研究对象)做匀加速直 可认为把原题转 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上A点时 的速度为1 m/s,车尾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7 m/s, 化为车身不动,站 台反方向匀加速 则车身中部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通过车身三点 A.2 m/s B.5 m/s C.10 m/s D.15 m/s
第10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5.真题演练
第11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改变思考问题的顺序,沿着与正向思维相反的方向进行 思维分析,这种方法称为逆向思维法。
第3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2. 例证突破
第4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例1】(过程倒推法)如图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h=1.8 m的光滑平 台上放置一质量M=2 kg、由两种不同材料连接成一体的薄板A,其右段 长度l1=0.2 m且表面光滑,左段表面粗糙.在A最右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 物块B,其质量m=1 kg。B与A左段间动摩擦因数μ=0.4 .开始时二者均 静止,先对A施加F=20 N水平向右的恒力,待B脱离A(A尚未露出平台)后, 将A取走.B离开平台后的落地点与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x=1.2 m. (取g=10 m/s2)求: (1)B离开平台时的速度vB; (2)B从开始运动到刚脱离A时, 系统在整个运 B运动的时间tB和位移xB; (3)A左段的长度l2。 动过程中的解
解析 本题若直接选列车为研究对象,由于列车不是质点,求解 困难,可以反过来将列车看作静止不动,站台上的 A 点反方向以 列车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车长为 l,加速度为 a,由匀 l l 2 2 2 2 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v -v1=2a ,v2-v =2a , 2 2 2 v2 1 + v2 联立解得 v= =5 m/s,选项 B 正确。 2 答案 B 解析显隐
剖动态情况
①薄板A运动长度l1=0.2 m时,物块B未运动。 ②物块B开始运动时,薄板A的加速度发生变化。 ①先分析物块B做平抛运动的过程。 ②再分析物块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受力情况。 2.解题思路: ③最后分析薄板A的运动及其与物块B的位移关系。
1.解题关键:
转 解析
结束放映
第5页
返回目录
数字媒体资源库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1.方法指导
2.例证突破
思想方法: 用“逆向思维法”巧解动 力学问题
3.方法总结 4.跟踪训练 5.真题演练
数字媒体资源库
1.方法指导
第2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方法概述
通常的思维方向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或由因到果的途径进行, 但某些问题用正向思维进行思考会遇到困难,此时可有意识地
3.方法总结库
方法应用 (1)逆向思维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可逆性物理过程中(如 运动的可逆性等),或者运用反证归谬、由果索因等进行逆 向思维。逆向思维有时可以使解答过程变得非常简捷,特别
适用于选择题的解答。
(2)确定逆向思维问题的类型。 ①由果索因;②转换对象;③过程倒推等。 (3)通过转化运动过程、研究对象等确定求解思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