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PPT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PPT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第一章 职业与职业选择 第二章 职业素质 第三章 自我职业定位 第四章 职业生涯设计 第五章 就业信息的使用 第六章 求职应聘的书面准备 第七章 应聘面试技巧 第八章 择业与就业权益保障 第九章 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物质报酬 2、权力影响 3、追求意义 4、专业精湛 5、创意 6、亲和 7、自主 8、安全 9、寻求被社会认可、钦佩、尊敬
(四)职业生涯设计 与实施
(五)反馈调整
一、获取渠道 (一)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获取信息 (二)利用社会实践和实习获取信息 (三)通过各学校就业主管部门获取信息 (四)通过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获取信息 (五)通过人才市场及就业洽谈会获取信息 (六)通过有关新闻媒介获取信息 (七)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 才,强调的技术应用教育,突出对学生技 术应用学习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就 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为主,培养生产一 线岗位需要的管理和技术应用人员,突出 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敬业精神教育,使得职 校毕业生“技术用得上,人才留得住”。
(三)为人生注入源动力
美国学者戴夫·法兰西斯通过调查研究将人生 源动力分为九项内容:
在现实社会里,职业道德更多地表现为 一种“软性约束”,主要体现为行业规范 所约定,单位纪律所强调,社会舆论所监 督。也正因为如此,对职业道德的履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表现形式。
表现之一,消极地遵从职业道德。
表现之二,被动地遵从职业道德。
表现之三,主动地遵从职业道德。
一、能力
(一)能力简述
一、社会热点
(一)社会热门职业
1、会计类 2、电脑类 3、工程类 4、环保类 5、健康医药类 6、咨询服务类 7、保险类
8、法律类 9、医学类 10、个人服务类 11、公共关系类 12、推销类 13、科学研究类 14、社会工作类 15、旅游类 16、人事类
二、专业与职业
(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
三、心理素质养成 (一)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志 1、智力正常 2、意志健全 3、情绪稳定 4、行为适度 5、人格统一 6、人际关系和谐
(四)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表达能力 2、动手能力 3、适应能力 4、人际交往能力 5、组织管理能力 6、创新能力 7、决策能力
五、身体素质的养成
健康的身体素质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毕业生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需要的一线 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对职员的体质要求较 高,没有强健的体魄,将来很难适应职业 对员工体质的需要。身体素质是一个人最 基本的素质,健康身体素质的养成依靠健 康的生活习惯。
二、职业素质的构成
(一)思想品德素质
1、爱心 2、集体荣誉感 3、团结协作 4、谦虚 5、诚实 6、信用 7、文明
职业素质的养成:
其一要把人生理想与职业理想结合起来, 培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
其二要把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 紧密结合起来,加强适应能力的培养,这 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其三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知法守法、公 平正义的品格及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团 队精神。
(三)职业道德养成的途径
1、联系实际是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根本 途径
2、发挥榜样作用是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 重要方法
3、“慎独”也是一种可以借鉴的职业道德行 为养成的方法
4、做好每一件小事(注重细节)也是职业道 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方法
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 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又可分为一般能力 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很多种基本 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通常意义上 的一般能力主要是指人的智力能力。特殊 能力是指出现在某些专业活动中所必需的 多种能力有机结合的能力。
一、爱好倾向上产生的情绪 紧张状态,它是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 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标志着个人在某 方面的积极性。兴趣是力求认识、掌握某 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或者说,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 倾向。
者;
8、不能按职业分类的劳动者。
二、我国的职业分类
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2、专业技术人员;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商业、服务业人员; 5、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7、军人; 8、不便分类的其他人员。
三、职业分类的其他标准
1、农林牧渔水利业从业人员 2、工业从业人员 3、地质普查和勘探业从业人员 4、建筑业从业人员 5、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从业人员 6、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代销和仓储业人员 7、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
务业从业人员
(二)了解职业的基本途径
1、课堂教学 2、校内实习 3、学校组织的校外实习实训 4、学校组织的企业人士讲座和座谈 5、学生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6、学生通过媒体收集的有关信息资料 7、学生通过个人社会关系间接了解到的相关信

(二)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 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 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 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简单地 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 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 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以及职业情绪等 方面。
9
四、职业的形成与发展
(一)职业的形成与演进
进入21世纪,经济活动及职业的发展又呈 现出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2、第三产业仍是主力军 3、职业的内涵和方式变化巨大 4、职业素质要求提高
一、职业的国际分类
1、专家、技术人员及有关工作者; 2、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 3、事务工作者和有关工作者; 4、销售工作者; 5、服务工作者; 6、农业、牧业、林业工作者和渔民、猎人; 7、生产和有关工作者、运输设备操作者和劳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