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4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
(1)什么叫比?
(2)火车每小时行8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火车与汽车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2一个农场计划把100公顷地平均分成2份,分别播种小麦和玉米。
小麦和玉米各播种多少公顷?播种面积的比是多少?
师:这是一道平均分配的应用题。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分配方法也很广泛,那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师举例)即按比例分配。
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比的应用(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7、归纳按比例分配的做题思路:
(1)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
②求出每份是多少。
③求出各部分的量。
④答题并检验。
(2)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
②求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③运用分数乘法列式计算,求出各部分的量。
④答题并检验。
8、变化条件练习。
现在的要求是按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1∶3配制500 ml的稀释液,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教材P55做一做第1、2题
1、某妇产科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
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
2、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
一班46人,二班44人,三班50人。
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7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着重使学生明确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即按46:44:50来分配。
)
(订正时说说解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四、布置作业
生活实践:妈妈平时做饭米与水的比是1:3,请你回家之后也来试着做一顿香喷喷的米饭吧!
五、智力故事
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
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
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先人的遗嘱更必须遵从。
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
官府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
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
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
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
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
六、全课总结
说一说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