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和》ppt

《人和》ppt


经过反省,做到了尽心竭力,那人的粗暴蛮横 还是这样,君子就说:‘这不过是个狂人罢了。 像他这样,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禽兽又 有什么可计较的呢?’因此君子有终身的忧虑, 没有一时的担心。至于终身忧虑的事是:舜是 人,我也是人;舜给天下的人树立了榜样,影 响可以流传到后世,我却仍然不免是个平庸的 人,这是值得忧虑的。忧虑了怎么办?像舜那 样去做罢了。至于说到君子(一时)所担心的, 那是没有的。不仁的事不干,不合礼的事不做。 即使有一时的担心,君子也不认为值得担心 了。”
《孟子》选读
一位印度国王曾让手下做样一个实验:
将十只羊关在一间屋子里,然后往屋子里放 一筐鲜草;将十条狗关在另一间屋子里,然 后往屋子里放几块肉。第二天国王打开第一 间屋子的门,发出十只羊都安然地睡着觉, 而筐中的鲜草都己被吃光,国王打开第二间 屋子的门,令他大吃一惊……十条狗都遍体 鳞伤,满身鲜血,奄奄一息,而几块肉却都 完好无损。国王不由得感慨:假如狗能像羊 一样和睦相处,不仅不会受伤,还能享用美 味的肉。确实,只有和,才能使人和睦相处, 更好的生存。和,是生存的保证。
“大王想行仁政,那么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呢?五 亩的宅地,(房前屋后)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 穿上丝棉袄了。鸡、狗、猪等禽畜,不要错过它们的 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 不要占夺农时,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搞好学校教 育,反复说明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上了年纪 的人就不会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老年人穿上丝棉 吃上肉,一般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 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稳定不变的思想, 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 就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 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等到犯了罪,然 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安下罗网坑害百姓。 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理的呢?所以贤 明的君主所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 奉养父母,对下足够养活妻儿,好年成就终年能吃饱, 坏年成也能免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一心向善, 百姓也就乐于听从了。
治人不治,反其智; 者,皆反 礼人不答,反其敬。 求诸已。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 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 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说:“爱别人,别人不来亲近,就要反问自己 仁的程度;治理别人却治理不好,就要反问自己智的 程度;礼貌待人,别人却不理睬,就要反问自己恭敬 的程度。行为有得不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求问 自己。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就会来归附他。《诗经》 上说:‘永远配合天命,自己求来众多的幸福。’”
“爱人不亲,反其仁; 治人 不治,反其智; 礼人不答,反 其敬。”从这句话你得到了什么 启发?
凡事没有做好,都要从自己 身上找原因,要严于律己,宽以 待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是 根本。
何为“智”?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 上 》) “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上 》)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 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
何为“得道”,何为“失 道”?
孔子曰: “ 道二,仁与不仁而已 矣。” (《孟子·离娄上》)
得道者: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 失道者:没有仁德,背离仁的国君
思考:孟子为什么说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
•因为“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第二则
一、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 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
说出与“和”有关的词语, 熟语,成语,句子或事例。
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出现 不同字体的“和”,这是向全世界在展示 我们的古老中国的千年文明,一个“和” 自道出了华夏子女立身处世的原则,也道 出了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和平共处(各个国家、民族之间) 和谐相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睦友好(家人之间,家和万事兴) 和气生财(生意) 和衷共济(面对困难,地震、雪灾) 团结和洽(企业)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 吾忧也。”(《论语》)
思考:国君要达到人和的境界,必 须施行仁政,必须具备仁德。那么 就一般的社会成员来说,如何能够 营造人和的社会关系呢?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人人互敬互爱, 就能达到人和的境界。
第三则
爱人不亲,反其仁;
行有不得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 赴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如果现在大王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 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大王的朝廷里任职,农夫 都想到大王的田野里耕作,商人都想到大王的 市场上做买卖,旅客都想从大王的道路上来往, 各国痛恨他们国君的人都想跑来向您诉说。果 真做到这样,谁能阻挡大王统一天下?”
孟子所谓的“忠”具体 指什么?
“教人以善谓之忠”——《孟子·滕 文公上》 “忠者,尽己之谓”——朱熹释上 “忠者,尽已也。尽已者,仁礼无 一毫不尽。”——黎靖德《朱子语 类》
孟子所谓的“不忠”指没有尽心竭 力、没有尽仁尽礼。
二、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 一朝之患也。
君子一辈子的忧虑是什么?
君子的忧虑在已不在人,君子的忧虑不在遇上 横逆之人,而在自己的德行不能达到舜那样高 的水平,以为天下人的楷模,并且垂范后世。
翻译: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 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君子 把仁保存在心里,把礼保存在心里。仁人爱 人,有礼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就一 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 假设有个人,他以粗暴蛮横的态度对待我, 那么君子必定会反省自己:我(对他)一定 还有不仁的地方,无礼的地方,要不这种态 度怎么会冲着我来呢?反省后做到仁了,反 省后有礼了,那人的粗暴蛮横仍然如此,君 子必定再反省:我(待他)一定还没有尽心 竭力。
者是智也主。要” 是—对—(仁《义孟是子非·离的娄上持守》)。
主旨:
•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一 切都要从自己身上下功夫,不断提 高和完善自己才是根本。抓住了这 个根本,就可以赢得天下,达到人 和的境界了。
第四则
统治者要做到“人和” 还有什么方法?
1、推恩 2、发政施仁,制民之产, 3、治礼义,“驱而之善”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 部团结。
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 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 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 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 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宣王说:“我脑子昏乱,不能进到这一步了。 希望先生辅佐我实现大志,明白地教给我方法。 我虽然迟钝,请让我试一试。”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
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 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 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 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第一则
孟子是如何阐述“人和”的重要性的?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推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何做 到“人和”)
“人和”的最高境界: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
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 不如地利也。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 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 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 礼义哉?
“而现在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上不够 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妻儿,好年成也 还是一年到头受苦,坏年成还避免不了 饿死。这(就使百姓)连维持生命都怕 来不及,哪有空闲去讲求礼义呢?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 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 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 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对齐宣王)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 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 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 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孟子对齐宣王)说: “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 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 孩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要统 一它就很容易了)。《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 样,再给兄弟好影响,凭这治家和安邦。’是说要把 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各个方面罢了。所以,如果广施恩 德就足以安抚天下,不施恩德,连妻子儿女也安稳不 住。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 的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推广开去罢了。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 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 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 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 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 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 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 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