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4版章节题库(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圣才出品】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4版章节题库(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圣才出品】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4版章节题库
第十一章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
一、概念题
1.社长负责制
答:社长负责制是我国新闻媒介内部领导机构的运行方式之一。

社长是报社的法人代表,和党委书记一起共同领导报社工作。

一般地说,社长更多负责具体业务,党委书记分管党委、人事和纪律监督。

总编辑负责每日的报纸出版;总经理负责广告和其他经营、财务收入;秘书长管理行政办公室和后勤保障、对外联络。

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在社长领导下,编务、经营、行政事务三者分工明确,尤其突出经营地位。

目前,各报业集团和南方(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多采用这一模式。

2.总编辑负责制
答:总编辑负责制是我国新闻媒介内部领导机构的运行方式之一。

总编辑是报社的法人代表,并和党委书记一起共同领导编委会,集体决定报社内一些重大事务。

在总编辑下面,设若干副总编辑,分管各个部门。

这一模式自建国以后,一直沿用下来。

目前中国大多数报社还采用此种模式。

3.行政负责制
答:行政负责制是我国新闻媒介内部领导机构的运行方式之一。

报社的直接领导是党委宣传部,而电台、电视台除受党委宣传部领导外,还受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广播电视管理局的领导。

在某种意义上讲,广电局具体负责管理电台、电视台的日常运作。

二、简答题
1.简述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

答:由于国情不同,不同国家的媒体有不同运行体制。

(1)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
私营台名义上是独立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受政党、政府的控制;基本上依靠广告收入作为主要的财源。

这决定了它们运作的商业化特点。

①以营利作为最终目标。

那些大的广告客户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电视台的成败命运,因此,电视台必须倾向、迎合甚至自觉地代表那些大企业、大银行的利益。

②以收视率作为节目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

收视率是美国电视台所有节目的第一生命。

③以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

这就必然使节目有媚俗、低级的倾向。

美国各电视台娱乐性节目的比重大大高于严肃的时政节目。

且新闻节目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

④垄断竞争是美国整个广播电视业运作的基本模式。

长期以来,美国的三大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全美广播公司有效地控制了美国70%以上的观众市场。

这些大公司实力雄厚,人才荟萃,为追逐观众进行激烈竞争。

(2)以西欧各国为代表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
①公私兼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主要在西欧和日本。

②欧洲各国允许甚至鼓励私营电视台的创办,同时继续保留、保护公营台的原因:
a.在政治上,旨在防止极少数人或少数集团垄断、控制全国舆论。

公私并存的双轨制
有助于保护政治上的多元化,保护西方的民主制度。

b.在经济上,公私并存,相互竞争,但“分灶吃饭”,从不同渠道获得收益,避免在有限的广告市场上恶性竞争,自相残杀。

c.在文化上,旨在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尤其是公营台的存在,对保护本民族文化、避免外来文化、低俗的商业文化冲击具有重要作用。

③实施双轨制,其初衷是把竞争机制引入电视业,一方面大大丰富电视节目,满足各层次观众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又对本国政治、文化及电视业本身不造成伤害。

④实施双轨制的问题:私营台的商业化操作促使电视台的娱乐化倾向,从而“引狼入室”,使美国的电视片充塞西欧电视台。

公营台在和私营台竞争中渐处下风。

(3)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
这在世界上尤其是在第三世界仍具广泛的代表性。

①电视台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

②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即党和政府的喉舌。

电视台的主要领导人是由党和政府任命的;电视台的宣传报道方针必须和党的行动纲领、政府的施政纲领保持一致并经党和政府的批准。

③电视台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

④电视台的经费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都由政府直接拨款。

2.简述国家对媒介的管理。

答:国家对媒体的管理理念基于传媒业具有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双重属性。

一般来说,国家总是在确保国家利益、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再考虑传媒业利益。

媒体具有公共性进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都得到一致认可。

(1)国家对传媒业的管理,一般包括三个层面:
①市场准入层面的管理,即出版、播出的许可证制度。

在绝大多数西方各国,纸质媒体的出版无须审批,只有广播必须获得许可证,并有一定期限,到时申请延期。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需要申请许可证。

②内容层面的管理。

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刊发某些内容,比如煽动暴乱、泄露国家机密、隐私、侵权等。

对广告的刊发同样有明确的规定。

③结构层面管理。

最主要手段是各国出台《反垄断法》,严禁媒体市场的垄断,保持公平竞争,保持观点多元。

(2)管理手段
①以美国为代表的完全商业化运行的体制,一般是以法律手段为主、行政调控为辅。

②以欧日为代表的双轨制运作体制,一般是法律手段和行政调控并重。

很多政策直接影响到节目制作层面。

③以中国为代表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近些年虽然不断强调要依法管理媒体,但目前依然显示行政调控为主,法律为辅。

3.简述世界各国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模式。

答: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介分属三种所有制,由于所有制形式不同,内部管理模式也不同。

一般地说,私营的新闻媒介属于董事会领导制,公营的新闻媒介属于社会化领导制,国有的新闻媒介属于政府领导制。

(1)董事会领导制
①比较大的私营新闻媒介多采取股份制。

名义上股东大会是最高决策机构,但实际上分散的小股东对新闻媒介并无实际影响力,真正的决策机构是董事会。

董事会任命媒介的实际主持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董事长),决定总经理、总编辑人选;决定新闻媒介的办报(台)方针;决定新闻媒介的预决算和财务分配。

同时,董事会也是监督机构,监督媒介的运行,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人选和经营方针。

主持人,在报界又称发行人,实际领导媒介的日常运作,对外代表新闻媒介,向董事会提名总经理、总编辑人选;直接任命经理部、编辑部的主要业务干部;决定经营和编务上的重大问题。

②总经理主管媒介的经营,而总编辑主管媒介的编辑业务。

在西方各国,由于私营新闻媒介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广告和其他经营活动是其收入的全部来源,所以,总经理的地位比总编辑更重要。

③在这种模式中,董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关,虽然也投票表决各种议案,但票数以股份数量计算,所以,实际上就是谁有钱谁就拥有最大的权力。

(2)社会化领导制
①理事会是电台、电视台最高决策机构,由大的民间团体和议会中各政党的代表组成,并由议会批准。

理事会负责制定电台、电视台的基本原则,决定章程,向管理委员会推荐台长人选。

②管理委员会是电台、电视台的监督机关,由社会知名人士、专家、技术人员组成。

其职权是任命台长、与台长签订工作合同;审查年度预决算和年度工作报等并送理事会审查;监督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内容。

③台长是整个电台、电视台业务工作的责任领导,对外则全权代表电台、电视台。

④社会化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的理事会要吸纳各党各派各利益集团的代表参加,使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同时,尽可能不让政府染指电台、电视台的日常运作。

(3)政府领导制
①政府通过其主管部门、任命报纸、电台、电视台的主要领导;决定新闻媒介的方针,
负责财政拨款。

②台长、社长或总编辑负责媒介的日常运作。

③中国的新闻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这一基本性质决定了它采用“政府领导制”的模式,同时,还具有中国的特点。

4.欧洲各国允许甚至鼓励私营电视台的创办,但又同时继续保留、保护公营台(即实行双轨制),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考虑。

请简述其理由。

[南京师大2009年研]答:欧洲各国允许甚至鼓励私营电视台的创办,同时继续保留、保护公营台,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考虑。

(1)在政治上,旨在防止极少数人或少数集团垄断、控制全国舆论。

公私并存的双轨制有助于保护政治上的多元化,保护西方的民主制度。

(2)在经济上,公私并存,相互竞争,但“分灶吃饭”,从不同渠道获得收益,避免在有限的广告市场上恶性竞争,自相残杀。

(3)在文化上,旨在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尤其是公营台的存在,对保护本民族文化、避免外来文化、低俗的商业文化冲击具有重要作用。

实施双轨制,其初衷是把竞争机制引入电视业,一方面大大丰富电视节目,满足各层次观众的不同需求,比如公营台多以严肃的时政节目为主,格调高雅;私营台多以娱乐节目为主,内容通俗。

另一方面,又对本国政治、文化以及电视业本身不造成伤害。

从10年来的实践看,这个目的基本上是达到了。

从这个意义上看,西欧的电视业体制改革是成功的。

依麦奎尔的观点,这个体制在欧洲将长期保持。

但不能忽视的是,新的问题不断出现,麻烦也不少。

其中最突出的是两个:
①私营台的商业化操作促使电视台的娱乐化倾向,这种娱乐化倾向又“引狼入室”,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