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课程总复习ppt课件
机械设计课程总复习ppt课件
(3)确定轴承寿命 假设选用7207AC,查轴承手册得基本额定载荷 C290N 00 因为 P1 P2 ,所以按轴承1的受力大小验算
L h6 1n 60 0 C P 1 361 0 16080 2 509 0 0 8 3 0 1 50 7.5h 17
轴系结构
图15-28所示为某减速器输出轴的结构图,试指出其设 计错误,并画出改正图。
又
T1
9.551
06
P n1
P9 .5 T 1 n 5 1 160 19 .5 5 .4 5 1 9 6 4 06 410 5 .5 5k3 W
.
斜齿圆柱齿轮受力方向判别
圆周力Ft:主动轮上,与转向相反;从动轮上,与主动轮圆周力方向相 反,与转向相同。 径向力Fr:指向圆心。 轴向力Fa:主动轮上,左(右)手定则确定---螺旋线旋向为左(右)旋 则用左(右)手握着齿轮,四指方向与转向一致,拇指方向就是轴向力 的方向。
机械设计课程总复习
LOGO
.
13-5 根据工作条件,决定在轴的两端用 α25的两个角接触 球轴承,如图13-13b所示正装。轴颈直径 d35mm
中等冲击,转速 n180r0mi,n 已知两轴承的径向载荷分别为 Fr1339N0 Fr2 339N,0 外加轴向载荷Fae870N,作用方向 指向轴承1,试 确定其工作寿命。
[解] (1)求两轴承的计算轴向力
和 F a 1
Fa2
对于 α25 的角接触球轴承,按表13-7,轴承派生轴向力
Fd 0.68Fr e0.68
F d 1 0 .6F r 1 8 0 .6 3 83 2 93 .2 0 N 05
F d 2 0 .6F r 2 8 0 .6 1 80 7 4 .2 0 N 07
从动轮上,与主动轮轴向力方向相反。 轮齿旋向:主、从动轮相反; 螺旋角大小:相等。
.
蜗杆、蜗轮受力方向判别
与斜齿轮传动相似 主动蜗杆上的圆周力Ft:与蜗杆转动方向相反,与蜗轮轴向力Fa
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蜗杆上的轴向力Fa:主动蜗杆上的轴向力用“左右手法则”判定。 径向力Fr:指向各自的轮心;
旋向:蜗杆、蜗轮旋向相同; 导程角γ和螺旋角β大小:相同。
(a)
.
传动件受力分析
Fr3
Fa3
Ft3
Fa4
Ft4
Fr4
右
Fa1
Fr1 Ft1
Ft2
Fa2
Fr2
.
.
直齿圆锥齿轮受力方向判别
圆周力Ft:主动锥齿轮上,与转动方向相反;从动轮上,与主动 锥齿轮圆周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轴向力Fa:由齿向力Fr:指向各自的轮心。
.
传动件受力分析
图(a)表示某提升机构,1、2为斜齿圆柱齿轮,3为右旋蜗杆,4 为蜗轮,它和钢丝卷筒固联在一起,要求Ⅱ轴上的轴向力能互 相抵消一部分。试在图上画出: (1) 提升重物时,斜齿轮1、2和蜗杆3、蜗轮4各啮合点处所受 各分力的方向(画在图(b)上); (2) 标出各轴的转向; (3) 判断斜齿轮1、2的螺旋线方向,并画在图上;判断并说明 蜗轮4的螺旋线方向。
对轴承1 X1 1 Y1 0 对轴承2 X2 0.41 Y2 0.87
因轴承运转中有中等冲击载荷,按表13-6,取 fp 1.5
P 1 f p X 1 F r 1 Y 1 F a 1 1 . 5 1 3 0 3 2 9 . 2 3 5 0 0 N 0 5 85
P 2 f p X 2 F r 2 Y 2 F a 2 1 . 5 0 . 4 1 1 0 . 0 8 1 4 7 . 2 4 2 0 . 5 3 5 N 3
(2)联轴器孔未打通
(3)箱体端面加工面与非加工面没有分开
(4)轴上键槽位置不在同一母线上
安装:(1)轴肩过高,无法拆卸轴承
(2)没有键,齿轮无法周向定位
(3)无垫片,无法调整轴承游隙
.
(4)平键的顶部与轴上零件键槽的底部无间隙
齿轮传动
∴
一对闭式软齿面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中心距a = 175mm,齿数比u = 4,
F d 2 F a e 1 5 7 7 .2 F d 1 轴承2被压缩,轴承1放松
Fa12305.2N Fa21435.2N
(2)求轴承当量动载荷 P1 和 P 2
Fa1 230.250.68e
Fa2 143.251.38e
Fr1 3390
Fr2 1040
由表13-5查得径向动载荷系数和轴向动载荷系数为
KFt u1 bd1 u
ZE =189.8 MPa1/2 , ZH =2.5
解:
∵
a d1 1u
2
∴ d112au21147570mm
b b2 =60 mm H H 2620 Mpa
又
Ft
2T1 d1
∴ 满足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条件式可写为
.
HZEZH 2Kb1T (1du 2u1)H
齿轮传动
故 T 1 Z E Z H H 2b 2 K 1 2d u u 1 16 .8 2 2 9 .5 2 0 6 2 1 0 7 .3 20 4 4 1 15.4 4 Ng4 mm45
(11) 应减小轴承盖加工面。
.
轴系结构
齿轮、轴、轴承部件组合设计错误结构的主要问题
1、润滑和密封问题
缺密封件
2、转动件与静止件接触
(1)轴与端盖 (2)套筒与轴承外圈
3、轴上零件未定位、未固定
(1)套筒顶不住齿轮 (2)联轴器周向及轴向未定位
4、工艺不合理
加工:(1)精加工面过长,使装拆轴承不便
齿宽b1=65mm,b2 = 60mm,小齿轮为主动,其转速n1= 960 rpm,大、小齿轮 均为钢制,两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分别为 [σH] 1 = 650 Mpa,,[σH] 2 = 620 Mpa, 载荷系数K=1.3。试按接触疲劳强度计算该对齿轮所能传递的最大名义功率P kW。
提示: H ZEZH
.
轴系结构
.
轴系结构
(1)处两轴承应当正装。 (2)左端轴承端盖中部的孔与外伸轴之间有很大的相对运动速度,其间应留有 间隙。 (3)左端轴承装到位前所经过的轴段直径应略小,以便于其装拆,且保证其配 合性质。 (4)轴伸处的键槽长度尺寸过大,已超过了安装端盖的位置,键无法装入。 (5)轴与齿轮的配合长度应略短于齿轮轮毂长度,以使定位、固定准确可靠。 (6)右支点轴承没有轴向定位及固定措施,故整根轴在机器中的位置不确定; 应有轴肩定位。 (7)左右两个轴承端盖下无调整垫片。 (8)套筒左端的外径尺寸超过了轴承内圈的定位高度,无法安装拆卸器勾爪, 不便轴承拆卸。 (9)外伸轴上安装的传动零件无轴向定位措施。 (10)左端轴承端盖中部的孔与外伸轴之间应考虑密封装置,以防润滑剂向外流 失及外界灰尘、杂质的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