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全套ppt课件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全套ppt课件
特点:
异养生物 不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 依赖于自然界中有机物
一、动物体化学组成
❖ 1.元素:必需元素
▪ 非矿物质(4):C、H、O、N
▪ 矿物质(16):
常量(7):Ca、P、K、Na、S、Cl、
Mg 微量(9):Fe、Cu、Mn、Zn、Se、I、
Co、 F、Mo
一、动物体化学组成
❖ 2.化合物:
第一章 水产动物营养原理
营养素:能在动物体内消化吸收, 供给能量,构成体质及调节生理机 能的物质
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 物质、水
功用
❖ 1.供给能量:体温、作功 -脂肪、糖
❖ 2.构成机体:生长、更新、修补 -蛋白质、矿物质
❖ 3.调节生理机能:调节、控制、平衡 -维生素、矿物质
§1.水产动物体与饲料的化学 组成
❖ 饲料状态
▪ 风干状态:60-70℃ 烘干,失去初水的剩余物 ▪ 全干状态:100-105℃ 烘干,失去结合水的剩余物
粗灰分(Ash)
❖ 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 600℃ 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 残渣。
粗蛋白(Crude protein)CP
❖ 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 NFE%=100%-(水分+灰分+CP+EE+CF)
概略养分与饲料组成之间的关系
水分 饲料
干物质
无机物(粗灰分或矿物质) 含氮化合物
有机物 无氮化合物
乙 醚
碳 水
粗纤维
浸化
出合
物 物 无氮浸出物(糖类)
粗 脂 肪
(
)
纯养分
❖ 不能再进一步剖分的养分:Aa、矿物质、脂肪酸、 维生素、单糖、双糖等
❖ 常规分析:强制条件(1.25%酸、1.25%碱,乙 醇、高温)测定
❖ 结果分析: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溶解 CF偏低,NFE偏高
Van Soest 改进方案
❖ 中性洗涤纤维-NDF ❖ 酸性洗涤纤维-ADF ❖ 酸性洗涤木质素-ADL
无氮浸出物(NFE)
❖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单糖、双糖和淀粉等
饲料业概况及其前景
• 世界工业:
– 饲料产量:欧洲、亚太(日本) – 饲料品种:猪饲料、奶牛、肉牛、水产
• 中国工业
– 概况:混合投喂-颗粒饲料-配合饲料 – 前景:工业体系
饲料转化率 开发蛋白源
渔用、禽畜配合饲料异同
• 原因:栖息环境 • 相同:营养全面 • 异同:
– 原料粉碎粒度 – 水稳性 – 饲料形状 – 营养成分组成
▪ 优点:科学、准确、客观要求高 ▪ 缺点:方法复杂,设备要求高
❖ 基本功能
▪ 作为动物体结构物质 ▪ 生存和生产能量来源 ▪ 调节物质 ▪ 形成产品
❖ 表示方法
§2.蛋白质营养
一、组成
❖ 元素:
▪ C:50-55% ▪ H:6-8% ▪ O:19-24% ▪ N:14-19%,平均16%,特征性元素 ▪ S:0-4%
▪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 物质
概略养分分析方案
❖ 1864年,德国Weende试验站Hameberg提出 ❖ 分为六大类别:
▪ 水分 ▪ 粗灰分 ▪ 粗蛋白 ▪ 粗脂肪 ▪ 粗纤维 ▪ 无氮浸出物
水分(Water)
❖ 各种饲料均含5-95% ❖ 动物体内水形态
▪ 游离水:结合不紧密,易挥发 ▪ 结合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难挥发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绪论
概念
• 营养:有机体消化吸收并利用食物中的有
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组织、生长 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 养分:食物中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 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营养素)
– 饲料: – 关系图:
概念
•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 内容:1.阐明生命活动本质 2.通过营养调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 组织蛋白更新,修复及维持 ▪ 生长(体蛋白增加) ▪ 部分能量来源 ▪ 组成机体各种激素和酶等具有特殊生物功能物质
– 作用:1.农业生产理论基础 2.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组成部分
概念
• 水产动物营养学: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生命活动 关系的科学
– 内容:1.养分摄入与高效生产的定性定量规律 2.确定必需营养素及其理化特性 3.必需营养素体内代谢及其调节机制 4.水产动物营养与人及环境间互作规律 5.确定不同条件,不同生产目的对营养素的需求 6.确定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 化合物:Aa 20种
▪ L型:天然Aa ▪ D型:不被生物利用
二、生理功用
❖ 1.分类
▪ 按结构
❖ 简单蛋白质:水解只生成Aa ❖ 结合蛋白质:简单pr。+辅基 ❖ 衍生蛋白质:结合pr。+结合pr。
▪ 按营养学
❖ 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 ❖ 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理功用
❖ 2.生理功用 ❖ 鱼虾对pr。需要量高,为哺乳和鸟类2-4倍
– 作用:1.农业生产理论基础 2.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组成部分
概念
– 作用:1.为水产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2.维持水产动物生产的高效进行 3.有助于揭示水产动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动 物与人及环境的相互关系
– 目标:1.揭示养分利用的定性定量规律 2.饲料高效利用,动物高效生产,维护人类 健康和生态环境 3.食物链协调发展,高效运转
▪ 真蛋白 ▪ 非蛋白氮
❖ 分析时,蛋白量=N×6.25
粗脂肪(Ether Extract)EE
❖ 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总称 ❖ 常规饲料分析: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
▪ 真脂肪 ▪ 其他脂溶性物质(色素、维生素等)
粗纤维(Crude Fiber)CF
❖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 木质素、角质等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 研究范围:人工养殖水产动物 配合饲料、饲料添加剂
• 转化:1.粗放--半精养、精养 2.规模:小-大,产量高
饲料工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效益重要作用
• 为畜牧业、养殖业提供全价配合饲料 • 带动新工业发展、充分利用各行业副产品 • 机械工业 • 城乡劳动力 • 教学、科研并进,丰富学科
▪ 碳水化合物:C、H、O
❖ 单糖:G、F、半乳糖 ❖ 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 ❖ 多糖:淀粉、糖原、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
▪ 脂肪:含C、H、O, C、H对O比例高于碳水化合物 ▪ 蛋白质: C、H、O、N ▪ 其他:维生素、水
二、饲料养分
❖ 饲料
▪ 在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 动物无毒无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