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5-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分电器实物图
22
分电器功用:
(1)接通或断开 初级电路 (2)将点火线圈 产生的高压电按照 发动机分配给各缸 火花塞
(3)根据发动机
转速和负荷自动调 节点火时刻
23
分电器组成

分电器的组成: 断电器 配电器 电容器 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24
断电器
触点间隙,一般规定 0.35~0.45mm。
触点间隙过大,则触点闭合 时间缩短,使初级电流减小, 次级电压降低,高速时容易 缺火。可旋转偏心调节螺钉 1来调整触点间隙,首先, 要松开固定托板3的螺钉2。
14
点火系的工作原理
15
点火系的工作过程
初级电压
16
点火系的工作过程
次级电压
17
断电器触点闭合时,初级电流并不立即达到欧 姆定律所指的稳定值(I=V/R),而是经过一定时 间后才能达到。因此,初级电流的高低与断电器触 点的闭合时间有关。蓄电池点火系发动机转速愈高, 次极电压愈低,就是因为转速升高后,断电器触点 闭合时间缩短,初级电流减小,导致初始磁通量减 小,断电器触点断开时引起的磁通量变化率减小, 次级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降低。
点火提前装置
作用:
实现点火提前,必须在压缩行程未到达上止点位置时,使触点分开。
方法:
1.触点不动、使凸轮相对相对轴向转一个角度 2.凸轮不动,使触点相对凸轮转一个角度
29
(1)离心式点火提前装置 它是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改变 凸轮和轴的相位关系而调节点火提前 角的。 托板7固定在分电器轴8上,重块 4和10的大头端分别套在托板的两个 轴销6上,两个重块的小头端与托板 之间弹簧连接。
26
电容器 作用:
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消弱一次绕组中的自感电动势对 产生高压电的影响.
连接:
与绕组并联
并联电容器
27
点火提前角
把火花塞点火时,曲轴曲拐位置与活塞位于 压缩上止点时曲轴曲拐位置之间的夹角称为点火 提前角。 发动机转速 发动机负荷 点火提前的影响因素 汽油的抗暴性能(油料)
28
混合气的燃烧速度(燃烧室结构)
3、微机控制点火系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原理图
9
1)、有分电器点火系统
丰田4A-GE发动机TCCS点火系统
10
2)、无分电器式点火系
11
四、点火系的组成
12
点火系一般由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电源 以及点火开关等组成。
第7章 汽油机点火系 §7.2.传统点火系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 组成 蓄电池点火 系主要由电 源、点火开 关、点火线 圈、断电器、 配电器、电 容器、火花 塞、高压导 线、附加电 阻等组成。
1、传统 点火系
已淘汰
6
2、普 通电子 点火系
正在淘汰
3、微 机控 制点 火系 正在广泛应用
4、磁电 机点火系
用于摩托车
1、传统点火系(机械式点火系)
7
化油器式发动机多采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工作可靠、维修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2、电子点火系(晶体管点火系)
8
某些轿车和小型汽车采用。与传统点火系不同之处 在分电器元件,以导磁转子代替凸轮、电磁传感器 代替触电和电容器,加以电子控制的逻辑电路。
4
二、发动机对点火系的要求
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
压 (8~10kV,一般为30 kV ) 2、火花应具有一定的能量(50~ 80mJ) ,起动时应可以达到100mJ。 3、点火时间应适应发动机的工况 (最佳点火时间) 4、点火电压上升快(减少泄漏)、
点火持续时间长
5
三、点火系的分类 汽油发动机点火系有四种类型:
30
当托板随分电器 的轴销转过一个角度, 通过柱销带动轴套, 使断电器凸轮顺旋转 方向转过这个角度, 点火提前。
触点间隙过小,触 点间易出现火花而 使初级电路断电不 良,甚至触点烧蚀 25
配电器
配电器的作用是将点火线圈中产生的高压电,按照发动机的工 作次序轮流分配给各气缸的火花塞上。主要由胶木制成的分电 器盖和分火头组成。 分电器盖中央插孔装 有炭精制成的中心触头, 弹簧始终使其与分火头顶 部的铜片接触。 分电器盖外围有与气 缸数目相等的侧插孔,各 嵌有铜套作为侧电极,在 分火头旋转时导电片依次 与个侧电极接通。
如何解决蓄电池 点火系高、低速 之间的矛盾?
20
第7章 汽油机点火系 §7.3.蓄电池点火系主要元件
一、分电器
原理: 在发动机工作时接通与 切断点火系统的初级电 路,使点火线圈的次级 绕组中产生高电压,并 按发动机要求的点火时 刻与点火次序,将点火 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 到相应气缸的火花塞上。
21
为什么转速愈高, 次极电压愈低?
18
断电器触点旁一般并联一只电容器,其作用是消 除自感电流的不利影响。当断电器触点分开时, 自感电流向电容器充电,加速初级电流和磁通的 衰减,并且减小了触点间的火花,避免触点烧蚀; 当断电器触点闭合时,电容器放电,初级电流增 大。即作用是消除自感电流不利影响,提高次极 电压;避免触点烧蚀。 电容器有什么作 用?
汽油机发动机点火结构 本章内容
一、点火系概述
二、传统点火系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蓄电池点火系主要元件
1
第7章 汽油机点火系 §7.1. 概述 定义:能够按时在火花塞两电极 之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装置
一、点火系的任务
二、点火系的分类
三、点火系的组成
2
四、电火花的产生
一、点火系的任务
点火系的任务,就是定时将蓄电池或发电机 输出的低压电,经点火线圈变为高压电,再 由分电器按照发动机的点火顺序,轮流配送 3 给火花塞点火,从而点燃混合气。
19
发动机低速运转时,初级电流大,次极电压高,点火可靠; 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初级电流小,次极电压低,容易失火。 如果点火线圈按高速时设计,低速时初级电流过大,线圈初 级绕组易过热;反之,按低速时设计,高速时易失火,点火 不可靠。解决的办法是在低压电路中串联一个附加电阻,其 电阻值随工作温度高低而变化(温度愈高,电阻值愈大), 从而满足高低速时的初级电流大小的要求。
13
二、工作原理
当断电器触点组闭合时,低压电路导 通,初级绕组通以初级电流,产生磁 场。当断电器凸轮顶开触点臂而使触 点组分开时,低压电路断开,初级电 流为零,这样,由于初级绕组中电流 的变化引起磁通量的变化,从而在线 圈较密的次级绕组中产生很高的感应 电动势,使火花塞两电极间隙处的气 体被击穿,产生火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