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备管理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备管理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二.计量器具分类
B.部门计量标准 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建立的本部门各项最高计量
标准,须经同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使
用。 C.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
指企事业单位建立的本单位各项最高计量标准,
须经同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使用,并实ຫໍສະໝຸດ 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四.维护及维修管理
(三)设立专门的维护维修机构 有条件的单位,最好设立专门的维护维修 机构,配有专职人员并经常培训。好处是: 1.能有计划定期开展预防性维护,提高维护 质量。 2. 对不太难的仪器设备进行及时维修,减 少因维修而对检测工作的影响(待修)。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
A.前期资料 (使用前) 购置申请表、技术调研论证报告、招投标文件、 订货合同、验收记录、装箱单、使用说明书、操 作手册、线路图、工作站软件、供应商资质等。
B.使用过程中资料 操作作业指导书、历年使用记录、历次检定校准 证书、仪器维护维修记录等。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
二.信息管理 教材里所介绍的是江苏省CDC研发的软
件,各单位可自己去研发,这里不介绍了。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一.建立使用管理制度 二.人员培训 三.运行管理 四.维护及维修管理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
机构实行定点、定期检定。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三.计量器具的法制检定
强制检定的强制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检定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强制执行,任
何使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单位或个人,都 必须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 定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由质量技 术监督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给予行政处 罚。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四.维护及维修管理
(一)维护
1.重要性 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能使它们时常保持良 好的状态,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延长使用寿命。
2.具体做法 1)制定“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经常检查落 实的情况。 2)坚持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记 录。 3)对需进行较大维护保养的仪器设备,要制定 “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实施后记录归档。
第一层次是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计量法》 第二层次是法规,包括国务院依据《计量法》制定
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及部分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大或常委会制定或批准的地方性计量法规。 第三层次是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家技术监督 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市政府制定或批 准的地方性计量规章。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组合。如里程计价表检 定装置、高频微波功率计校准装置。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二.计量器具分类
(二)按计量学用途分类,计量器具也可以分为计 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三 类。
1.计量基准器具(计量基准): 是指用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经国家技术监 督局批准作为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器 具。通常又分三种。 1)国家计量基准(主计量基准):
一.建立使用管理制度
(一)意义和原则
1.好的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是保证仪器设 备发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确保使用 寿命的重要前提。
2.原则是“专管专用、资源共享” (二)主要管理制度
有“技术培训” 、“持证上岗” 、“专人 专用专管”、 “使用记录登记”、 “定期 维护保养”、 “量值溯源” 、“期间核 查” 、“奖惩”等制度。
C.调拨(报废)资料(最后) 调拨(报废)申请表、批文、调拨单(收条)等。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
4.档案内其它必需的信息 仪器设备统一编号、名称、型号、技术参数、
生产日期、出厂编号、生产厂家、价格、购置日 期、所在科室、保管人、附件等,这些可以制作 一张仪器设备卡,其中包含以上内容. 5.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人员设置
需检定的要及时检定;因人为损坏,要追查原因 和责任。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三.运行管理
(四)外借仪器使用管理 1.向外单位借用
要了解该仪器的特性、操作及参数的设置情况, 更重要的是检定(校准)状况并复印其检测报告 及参数,同时所检测的项目必须为该单位被国家 (社会)所认可(或认证)的项目。 2.向外借出 在了解该单位使用人员的操作水平能胜任后,由 使用科室办理相关手续(如填写《设备外借申请 表》),经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审批后方能外借, 归还时应进行验收。
三.计量器具的法制检定
计量器具的法制检定分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两种。 (一)强制检定
1.强制检定慨念 根据《计量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政府 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
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 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
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具体由
是一个国家内量值溯源的终点,也是量值传递的
起点,具有国内最高的计量学特性。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二.计量器具分类
2)国家副计量基准(副计量基准): 是国家用以代替国家计量基准的日常使用和验证 国家计量基准的变化,一旦国家计量基准损坏用 来代替国家计量基准。
3)工作计量基准: 主要是用以代替国家副计量基准的日常使用。检 定计量标准,以避免国家副计量基准使用频繁而 伤失其应有的计量学特性。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三.运行管理
(三)异地使用管理 除正常使用的要求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前作计划,便于保管人员准备。 2.领用时要登记,并检查仪器是否正常,附件是否
齐全。 3.运输中注意防震、防雨、防尘。 4.使用时要注意环境是否符合仪器设备的要求。 5.归还时要验收登记,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维修后
二.计量器具分类
(一)按结构特点分类,计量器具可以分为量具、 计量仪器仪表和计量装置三类。 1.量具:用固定形式复现量值的计量器具。如砝 码、竹(木)直尺、标准电阻等。
2.计量仪器仪表:将被测的量值转换成可直接观 测的与指标值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如压力表、
流量计、温度计、电流表等。
3.计量装置:为了确定被测的量值所必需的计量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 第六章仪器设备管理
2020/11/17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
➢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 ➢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计量器具管理 ➢ 仪器设备其他管理要求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
一.档案管理 1.档案的作用:防止重要资料的丢失,便于查找 仪器设备的信息(使用方法、技术参数、量值溯 源情况、维修维护、期间核查等)。 2.特点:与过去单纯将说明书存档不同,现代化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是收集从计划购置直至调拨(报 废)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资料。 3.资料主要分三类(按时间段分) A.前期资料 B.使用过程中资料 C.调拨(报废)资料
计量器具管理
一.计量法规体系 二.计量器具分类 三.计量器具的法制检定 四.检定、校准和比对 五. 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 六.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七.仪器设备检测数据的有效利用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一.计量法规体系
作为计量器具管理人员首先要了解我国计量法规
体系及有关内容,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向其主管部门备案。 后两个计量标准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 政部门授权后,也可取得A中所述的法律地位。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二.计量器具分类
3工作计量器具
凡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 器具目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 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中用于工作的计量 器具。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四.维护及维修管理
(二)维修
1.仪器设备出现故障,使用科室要填写《仪 器设备维修申请单》由管理科室组织维修。 此时,仪器设备应贴《维修》标志,严禁 使用。
2.计量仪器维修后应根据维修的具体情况, 决定是否要检定(校准)。正常后,才能 更换标志。
3.维修记录要归档。
当仪器设备调拨时,档案应一同移交, 便于他们正确使用。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
8. 三点建议 1. 大型精密仪器、计量仪器和较贵重、操作较复 杂的仪器设备要按上述要求建档;通用办公设备、 普通实验辅助设备可建立仪器设备一览表,把有 关信息输入即可。 2.前面讲到的资料中的招投表文件、订货合同、 供应商资质这三项,从各方面讲还是单独分类归 档为好。 3.为方便科室使用,可将档案中有关操作方面的 资料复印后留在各科。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二.人员培训
(二)技术培训 1.购置论证阶段 初步了解技术指标和性能 2.安装调试阶段 掌握操作和维护保养 3.再培训阶段 独立解决技术疑难问题
(三)参加技术讲座和经验交流会 经常参加技术讲座和经验交流会,可以扩大
操作人员的新视野,增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 能。这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及新功能 开发利用大有好处。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第六章仪器设 备管理
二.人员培训
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和具有较高的操 作技能,是充分发挥仪器设备效益的保证。所以, 人员培训不能单纯进行技术培训。当然思想素质 更重要,不过不是这部分内容。 (一)制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