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图2为云南省罗平县著名旅游景观“金鸡峰丛与油菜花海”照片。
读图回答1.“金鸡峰丛”由石灰岩组成,其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力侵蚀C.固结成岩—侵蚀搬运—流水堆积D.岩浆喷出—侵蚀搬运—风力堆积读下图,回答2~3题。
2、判断以下农作物分布主要位于界线以南的有()①甘蔗②橡胶③柑橘④咖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造成热带作物的生长界线在元江附近向高纬度延伸的主要原因是()A、有高大山脉的阻挡B、河谷地区海拔低C、强大的东南季风作用D、水源充足,植物生长好读图回答4-5题:4.上图所示地区其地形、地势具有的特征是()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B、中部高,四周低C、东南高,西北低D、山河相间5.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属于()A、沉积盆地B、褶皱山地C、冲积平原D、块状山地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6—8题。
6.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7.上述四省区季节变化不明显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9—11题。
9.与图中斜线所示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A.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 B.现代地壳运动活跃C.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D.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良好10.B处7月份盛行()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11.B省西北部三江并流景观中的“三江”是指()A.长江、黄河、澜沧江B.金沙江、澜沧江、怒江C.珠江、长江、澜沧江D.闽江、嘉陵江、雅砻江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已进入开工准备阶段,并将于明春正式开工。
12.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的产生的影响有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右图是我国某一区域资源和能源分布图,其中实曲线为河流,A为特大城市,据此回答13--14题。
13.该地的主导部门不可能是()A.火电、钢铁B.煤炭、石油化工C.木材加工、太阳能工业D.天然气、钢铁14.对该地突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以燃煤为主,形成重酸雨区B.盆地地形,不易使SO2,扩散C.森林资源破坏严重D.终年多雾,易形成酸雾读右图,回答15~17题。
15、该盆地适宜种植的果树为()A.苹果B.芒果C.柑橘D.甘蔗16、该盆地著名的古代水利枢纽工程是A.灵渠B.都江堰C.白渠D.三峡17.该盆地与外界联系的铁路有()A.宝成、成昆、湘黔、焦柳B.川黔、襄渝、成渝、西康线C.兰青、兰新、包兰、南昆D.宝成、成昆、襄渝、川黔线图2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
据此回答18-20题。
18.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A.2900<R<3000 B.3400<R<3500C.3900<R<4000 D.4400<R<450019. 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 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 D.西南季风20. ③所在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A.黄壤B.紫色土 C.棕壤 D.水稻土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
读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完成21~22题。
21.影响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海陆分布C.纬度D.光照22.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25日B.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早C.海口一年中无四季更替现象D.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差不多图4为我国某区域图,图5为乙山地的气温、降水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23~24题。
23.图4所示地区 A .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B .各山峰均终年积雪C .地形崎岖,山高谷深D .属热带季风气候区24.关于乙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全年雪线高度变化值约为1200米B .1月份该山雪线高度约5000米C .海拔4000米左右地带降水最多D .各地带气温年较差不超过5℃下图为中国径流深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由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的数据。
分析回答25~26题。
25.图中径流深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 .西北季风的影响 B .植被的疏密程度C .地表的物质组成D .东南季风的影响26.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A .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B .临海,受海洋影响大C .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 .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根据表1资料,回答27-29题。
27.表1中① ,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 .陇,黑,川,苏B .苏,川,陇,黑C .黑,川,陇,苏D .川,黑,苏,陇28.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 . 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B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C . 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D . 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29.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B .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C .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D .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黄河水 图4 甲乙 图5 图5 经 度 甲1、读我国西南部部分区域示意图(1)图示地区分布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
从形成的外力作用来说属于作用。
(2分)(2)图中B地区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多于A地区,但积温数反而低于A地区,主要原因是(3)B地所处地形区降水局部差异明显,主要是由于和的影响。
(2分)(4)B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和等不利因素。
(2分)(5)A地区由于,一月均温高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又由于,而成为全国年太阳辐射量的低值地区。
(2分)2、材料一云南省简图(1)描述云南西北部的地形特征,并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该地地形成因。
(2)图中M、N两城所在区域是该地区重要的工业区,分析其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
(3)图中A城所在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试分析影响其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农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哪些?(4)图中N处在开发利用常规能源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什么?为什么?(5)说出云南省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14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连接AB两城市的铁路线为A城市与B城市日照数相差约为(小时),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四季如春”和‘天无三日晴’是对A.B城市气候的形象写照,分析形成的原因。
(4分)(3)该地区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原因是(4)据上图中信息描述A、B两城市该时间段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3分)(5)结合区域特征,指出该区域今后的开发方向。
(4分)4.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和该区域石漠化景观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该区域A县的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漫山遮野的石旮旯(表示“狭窄偏僻的地方”或“角落”),土地破碎到数百块石旮旯才能拼凑成一亩地.山连着山都是干沟,坡连着坡都是陡坡.据科学家研究,该区域岩石风化成一厘米土层需要一万年左右的时间.材料二人县人口密度约150人/平方千米,由于土壤贫薄,又缺少水分,当地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但产量很低,遇到早灾甚至颗粒无收,家家户户经常缺粮,一直以来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为了解决温饱,有的地方耕地已开垦到山顶.材料三A县的气候资料(1)结合材料,简述该区域石漠化的发生过程,并分析其成因。
(4分)(2)该区域一直以来是我国社会经济较为落后的一个区域,结合材料分析其自然与社会经济原因,并为A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3)据材料二可知,A县经常遭遇早灾威胁,分析其原因。
(2分)1,(1)美学和科学特定位置和角度(6分)(2)B地区为高原地形,海拔较高,夏季气温偏低,故而积温数反倒较少。
A地区为盆地地形,夏季气温高,积温也高(6分)(3)海拔高度不同地面坡向变化(6分)(4)耕地面积少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任意两项合理即可得分,6分)(5)盆地地形闭塞,山体阻挡冷空气雨天雾多(6分)2、(1)特征: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成因: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挤压地形抬升;再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而成。
(2)①区内有丰富的煤、铁、铜、钛、铝土等矿产资源(至少答出两种矿产);②有二滩等水电站提供廉价的水电;③有成昆、贵昆、湘黔、川黔、内昆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④水资源丰富;⑤区外市场广阔(任答4点)(3)①位于成都平原,地势平坦;②土层深厚,土壤肥沃;③雨热同期(气候适宜);④河流众多,且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便利;⑤人口、城镇多,劳动力丰富;⑥交通便利注意的问题:加强植被保护,防治水土流失。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预防水旱灾害。
(4)酸雨。
乙处开发的常规能源为煤炭资源,我国南方的煤炭含硫高,燃烧后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高,形成酸雨危害。
(5)问题:水土流失,耕地质量下降;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原因:降水集中;地势起伏大;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3、.(1)贵昆铁路1000小时昆明与贵阳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冬季贵阳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多阴雨天气,而昆明多晴天,(2)冬季风由于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冷空气影响较少,受暖气团控制,多晴暖天气,气温较高;纬度低(2分)夏季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全年温差小(2分)。
(3)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2分)但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多溶洞,地表水渗漏严重,地下多暗河。
(2分)(4).该时段A城市气温总体较B城市高,温差较B城市小;降水量较B城市少。
(5)加强农业资源开发,建设农林牧生产基地;以水电站和六盘水煤矿为中心,加快能源基地建设;重点开发区域矿产资源,建设原材料生产基地;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发展旅游业。
4.(1)过程:在外力尤其是流水的溶蚀、侵蚀和搬运作用下,石质山地贫薄的土层逐渐流失,出现岩石裸露、类似荒漠般的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