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


5.1.1相关概念
5.1.2作业空间与作业场所设计时人体测量数 据的应用
5.1.3人的行为特征
(1)个人心理空间 (2)人的捷径反应和躲避行为
5.2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
5.2.1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1)工作面 (2)作业范围 (3)容膝空间 (4)椅面高度以及活动余隙 (5)脚作业空间
坐立姿作业空间的设计特点是:工作台高度既适宜于 立姿作业又适合于坐姿作业,这时工作台高度应按立 姿作业设计;为了使工作台高度适合于坐姿操作,需 要提高座椅高度,该高度恰好使作业者半坐在椅面上, 一条腿刚好落地为宜;由于坐立交替作业空间的特殊 性,座椅应设计得高度可调、并可移动,椅面设计略 小些,如图5-2-10所示;
5.2.2立姿作业空间设计 (1)工作面 (2)作业范围 (3)工作活动余隙 (4)临时坐位 (5)立姿作业空间垂直方向布局设计
5.2.3坐立姿交替作业空间设计
为了克服坐姿、立姿作业的缺点,在工作岗位上经常 采位,从而避免由于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 体位而引起的肌肉疲劳。
第5章 作业空间设计
5.1 作业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5.2 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 5.3 坐椅设计
5.1作业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人在操纵机器时所需要的操作活动空间和机器、 设备、工具、被加工对象所占有的空间的综合, 称为作业空间。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的“操作 机器”应该包括两种内涵:一种是字面意义的 对机器的使用;还有一种是具有一定行为频率 的操作空间,虽然不能肯定有机器的参与,但 是这种空间设计的方法和内容都形同于一个作 业空间,比如一套配套设施齐全的书法专用桌 椅,如图5-1-1所示。
车。 空间中涉及到的产品必须超过五种以上。 更加注重系统整合和解决问题的实现方式。
5.3座椅设计
5.3.1坐姿生理分析 5.3.2肌肉活动度 5.3.3座椅种类 5.3.4座椅设计原则
5.3.4座椅设计原则
(1)座特设计的主要原则 (2)座椅尺寸设计
作业
以人机工程学为主要的指导原理,设计一个生活或工作空间。 具体要求: 必须是一个独立的空间,最好和其它的空间之间具有可拆卸性。 至少是完成一种类别行为的目的系统。 可以是对原有空间的改良,也可以是全新开发的空间。 可以是实空间,比如胶囊公寓;也可以是虚空间,比如户外野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