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机工程学__第八章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人机工程学__第八章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作业面设计
作业面设计
d.若在同一作业面内完 成不同性质的作业则作业面 高度应可调节,调节范围在 人体尺度的5%~95%之间。
e.桌面下空隙高度(桌 面下沿至椅面距离)应高于 两腿交叉时的膝高,使膝部 可上下活动,通常要求桌面 下沿高于坐面距离应大于 178mm。桌下空间的宽度和 深度应保证双腿可以自由活 动与伸展,以便变换姿势, 而椅面下应缩进脚部的空间 以人自由起坐。
3. 坐、立姿交替岗位:适于操作者在作业的过程中不 得不采用不同的作业姿势来完成的工作。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作业岗位的选择
S 坐姿 ST立姿 S/ST 坐姿或立姿 ST/C立姿备有座椅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作业岗位设计的要求与原则
1.设计要求 1)作业岗位的布局应保证工作能在上肢所能达到的范围内完成,且考 虑下肢的舒适性。 2)考虑操作动作的频繁程度。 3)考虑作业者的群体。(年龄、性别)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生产岗位称为手工作业岗位(国标 GB14776-93为岗位设计提供了基本原则和确定尺寸的基本方 法)。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手工作业岗位类型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1. 坐姿手工作业岗位,见图8-2
2. 立姿手工作业岗位,见图8-3
3. 坐、立姿交替作业岗位,见图8-4
2. 设计原则 1)作业岗位应考虑作业者的生理特点和动作的经济性原则。 2)作业岗位的各组成部分应符合工作特点和人机工程学要求。 3)作业岗位不允许无关物体存在。 4)作业岗位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生产岗位称为手工作业岗位(国标 GB14776-93为岗位设计提供了基本原则和确定尺寸的基本方 法)。
F5% F95% S5% S95% U95% U5%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6)大腿空间高度Z和小腿空间高度U的最小值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6)大腿空间高度Z和小腿空间高度U的最小值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作业面设计
作业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作业面的定位、 作业面设备布置、作业内容、近身工作空间。作 业面设计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近身作业空间和作 业的内容。
作业面设计
作业面的高度
作业面高度是 决定作业场所舒适 性的重要因素,作 业面既不能太低, 又不能太高。如作 业面太低,则背部 过分前屈;如果太 高,则必须抬高肩 部,超过其松弛位 置,引起肩部和颈 部不适。
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度
5.1.4 脚活动空间 与手相比较,脚的操作力大,但操作精度低,活动范围较小。脚活动空间位
于身体前侧作坐面业以岗下位的区与域空,其间舒设适计的作业空间取决于身体尺寸与作业的性质,
如图5-4为脚活动空间,图中舒适伸展角90°范围为作脚操业纵空最间佳的空人间,体当尺以度脚掌
为中心转动时,可以向外转45°,向内转45°。右图中阴影区为人体中线左右各 15°,深阴影区是脚的灵活作业范围。适宜使用频率高的元件布置。其他区域需 要大小腿协调动作。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受限的作业空间
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度
作业者必须在限定的空间内进行作业时, 作业空间必须满足由人体尺寸确定的受限空间的 最低尺寸要求
受限的作业空间
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度
通道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度
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度 由上肢和零件尺寸限定的维修空间
通道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度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度
坐姿活动空间
人坐在作工作业台岗前位手能与够空活动间到设的计整个三维空间,它随作业面的高度,手偏离
身体中线的距离及手举高度的不同而变化。其范围的作大业小空取间决于的两人个体因尺素度:肩关
节的高度和手臂长,图为第5百分位的人体坐姿抓握活动时的空间范围,以肩关 节为转动中心的直臂抓握空间半径,男性为650mm,女性为580mm。
2.眼-视屏界面 要求满足人 的视觉特点并选用可旋转和可移动 的显示器。
3.手-键盘界面 要求上肢能 舒适的工作,可选择高度可调的平 板放置键盘。
4.脚-地板界面 适当设计台、 椅、地三者的高度差,避免引起下 肢的静态负荷,避免造成大腿受工 作台面下部的压迫。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视 觉 视觉信息作业岗位显设计 示 终 端 作 业 岗 位 的 人 体 尺 寸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坐立交替手工作业岗位
横向活动空间D 向后活动空间W 腿部空间进深T1 脚部空间进深T2 脚坐姿腿空间高度G 立姿脚空间高度L 腿部空间宽度B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与人体有关的作业尺寸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根据作业对象、工 作面上相关配置件 的尺寸确定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2)作业台厚度K
K A S5% Z5% K A S95% Z95%
S人体座位面高度 Z人体大腿空间高度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3)坐姿岗位相对高度H1和立姿岗位工作高度H2
作业空间设计
a.依据设施或元件重要程度进行空间布置, 最重要的显示器,控制器或其他重要装置,放置 在空间最佳作业区域内,便于作业者的观察和操 作。
b.按设施或元件的使用频率和操作顺序进行 布置。使用频率较高的的放置在最佳操作范围内, 并依据作业的先后顺序,把它们相互间的位置尽 可能排列接近些,形成一条流畅的操作路线。
根据视力和臂力的情况 分为3类
以视力为主
以臂力为主
视力臂力兼顾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3)坐姿岗位相对高度H1和立姿岗位工作高度H2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4)作业平面高度A的最小限值
坐姿A的最小限值
A H1 S C A H1 U F C
作业面设计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坐姿时 不同工种的作业面高度设计
作业面设计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立姿时 作业面高度的设计
作业面设计
男性均值102cm 女性均值96cm
(a)精密作业;(b)一般作业;(c)重荷作业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作业面设计
站姿一般作业面高度与身高的关系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原则:
个体作业场所 个体作业场所指操作者周围与作业过程相关的机器设备、
工具、用具、作业对象等所需要的作业区域,如各类运输工具 的驾驶室,各种加工机械的操作空间等。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总体作业空间 不同个体
作业场所的布 置所构成的空 间总和为总体 作业空间。总 体作业空间不 是直接的作业 场所,它反映 的是多个作业 者或使用者之 间作业的相互 关系,如自动 化生产线控制 中心和开放式 办公室。
作业面设计
作业面设计
作业面高度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a.如果作业面高度可调节,则必须 将高度调节至适合操作者身体、尺度及 个人喜好的位置。
b.作业面的高度应能使人的上臂自 然下垂,处于舒适放松状态,小臂一般 应接近水平状态或略下斜,在任何情况 下都不能让小臂上举过久。
c.坐姿作业时,桌面高度约为 740mm。若桌面偏高,桌面前沿会压迫 前臂引起不适,并使书写出作业时手臂 微颤,桌面过低,会使背椎弯曲,这时 可改用50°~24°倾角的桌面,可使书 写方便而且可减少背部肌肉紧张。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坐姿手工作业岗位
横向活动空间D 向后活动空间W 腿部空间进深T1 脚部空间进深T2 脚坐姿腿空间高度G 立姿脚空间高度L 腿部空间宽度B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立姿手工作业岗位
横向活动空间D 向后活动空间W 腿部空间进深T1 脚部空间进深T2 脚坐姿腿空间高度G 立姿脚空间高度L 腿部空间宽度B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作业面设计
空间设计步骤分别是:
a.作业场所及作业调查 要制定作业空间的设计目的
和任务,对实际的调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这一阶段工作
主要内容是:作业的内容、作业过程、作业所需的工具和
设备、作业的生产要求与环境要求等。作业者方面的调查
有:工作人员群体的人体尺度,人体模型,培训要求等。
立姿A的最小限值
A H2 C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5)座位面高度S的调整范围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S95% S5% H1(5%) H1(95%)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6)脚支撑高度F的调整范围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
仪表控制作业岗位 人体尺寸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一般办公状态的人体尺寸
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度
人在工作状态时,人与机器设备、工作用具等所需的空间的总和 叫做作业空间。一个优良的作业空间或作业场所,必须使得作业者能 方便而迅速完成作业,同时也可以使作业者工作起来安全可靠、舒适 方便。作业空间设计要以人为中心,充分考虑空间里人的需求,创设 既安全、舒适、经济、技术先进、高效的作业空间;工作过程中所需 要的工具,控制装置和显示器等的布置即要紧凑,又要容易区分,四 肢分担的工作负荷要合理,适合工作群体中不同个体的使用。另外需 要注意的是,针对工作空间设计中的每个单项而言可能不是最优的, 但应力求在整体设计上取得最优。作业空间设计内容包括:空间布置、 工作台设计、坐椅设计、以及空间环境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