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温州市测报竞赛公共气象服务试卷A卷

2016年温州市测报竞赛公共气象服务试卷A卷

2016年温州市气象监测预警技能竞赛公共气象服务试卷(A卷)姓名:单位: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4题,计10分)1、《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试行)》规定:开展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的主要时段为月,在该时段内,省、地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在制作精细化定量降水估测和预报产品时,均要对气象风险预警等级进行分析,并开展气象风险预警服务。

在其他时段内,可根据服务需要,适时开展此项业务。

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霜冻和等所造成的灾害。

3、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产品包括两种:一类是;另一类是。

4、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工作应遵循、开放集约,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5、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当具备条件,充分考虑当地防灾减灾的需要和作业效果。

6、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的领导和协调下,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7、大气0℃层位于5000米高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发射角应选取不低于发射高度角。

8、预警级别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分别用四种颜色标示,I级为最高级别。

9、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的原则。

10、有关单位在播发或者刊登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时,应当标明提供警报和预警信息的气象台站名称及,不得删改警报和预警信息内容。

11、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

1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提出,争取用3年的时间,全面完成建设,积极推进气象灾害防御示范社区(村)建设,提高基层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13、《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公共安全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强体系、体系、体系和气象事业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有序规范、高效运行的公共安全气象气象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气象事业现代化、增强公共安全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14、农用天气预报是从农业生产需要出发,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农业气象预报的基础上,结合等,预测未来对农业有影响的,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性服务的农业气象专项业务。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计15分,直接在选项上打勾或在空格处填写字母)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以及,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气象灾害级别或者作出解除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决定。

A.灾害评估B.灾害救助情况C.灾害应急处置情况D.灾情发展情况2、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目标中提出,用3-5年的时间,实现防御规划到县、气象信息员到。

A.县 B.乡镇C.村 D.户3、《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试行)》县级业务流程规定:24小时值守,跟踪监视多种观测资料,滚动分析雨情实况,订正制作本辖区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以实况监测及预报为主。

县级气象部门原则上不制作中小河流洪水预警服务产品。

有服务需求时,可利用地市级提供的产品开展服务。

A. 3h、6h 、12h、24h B. 1h、3h、6hC. 3h、6h 、12h D.1h、3h、6h 、12h、24h4、全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风险普查的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河流域和山洪沟。

中小河流为流域面积小于的河流;山洪是山丘区小流域由降雨引起的突发性、暴涨暴落的地表径流。

山丘区小流域的流域面积原则上小于200km2,对于山洪灾害特别严重的流域,面积可适当放宽。

A. 6000km2 B. 5000km2C. 4000km2 D. 3000km25、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发布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启动应急响应。

A. 最低预警级别灾种B. 最高预警级别灾种C. 影响时间最早的灾种D. 影响持续时间最久的灾种6、《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试行)》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图形产品内容中: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图中包含,底图为行政区域边界,风险预警等级以不同颜色的图标表示。

A.底图、风险预警时间时效、风险预警等级B.底图、风险预警等级C.风险预警时间时效、风险预警等级D.底图、风险预警时间时效7、《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试行)》: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是在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确定基础上,根据降水实时监测、预报,确定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面向各级决策部门、社会公众开展的气象预警服务。

A.临界雨量B.临界雨量和风险等级指标C.致灾临界雨量和风险等级指标D.致灾临界雨量和地质灾害风险等级8、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是用等,将适当催化剂引入云雾,或用其他技术手段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的行为。

A.高炮、火箭、飞机、地面发生器B.高炮、火箭、飞机C.高炮、火箭、地面发生器D.高炮、火箭、飞机、地面发生器9、火箭弹贮存条件为。

A.温度-40℃湿度≤75%RHB.温度-40℃~+50℃湿度≤75%RHC.温度+50℃湿度≥75%RHD. 温度-40℃~+50℃10、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组织。

A.必须具备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使用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

B.必须具备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使用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

C.必须具备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使用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

D.必须具备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使用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

11、负责本地区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A.灾害发生地气象主管机构B.灾害发生地上级气象主管机构C.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D.灾害发生地上级人民政府12、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是指通过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认证,具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意识,能自动自发进行灾前、灾中到灾后各项灾害防御工作,能降低气象灾害发生的机会、承受气象灾害的冲击和降低气象灾害带来损失的乡镇。

A. 上级气象部门B.当地气象部门C. 地市级气象部门D.省级气象部门13、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要以为载体。

A.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建设B. 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建设C. 开展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开发建设D. 开展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全覆盖县(市、区)建设14、违法使用未获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许可使用的或超过保存期的人雨弹、火箭弹,应追究的责任。

A.当事人 B.主管领导C.当事人和主管领导 D.作业人员15、《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规定,要根据本预案,制订本地区、本部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B.地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C.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D.地市级以上地方主管机构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0题,计15分,直接在选项上打勾或在空格处填写字母)1、《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试行)》: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产品格式包括。

A.数据产品B.图形产品C.图表产品D.文字产品2、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的主要对象是。

各级气象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发布手段将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产品快速对外发布。

A.各级党委政府及水利、国土等部门B.基层应急责任人C.气象信息员D.社会公众3、中小河流致灾临界(面)雨量是洪涝灾害气象预警发布及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的关键指标,它的大小与、人类活动等情况有关。

A.地质、地貌、地形等特征B.地理环境C.土壤D.植被4、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检验内容包括。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评估模型指标、风险预警服务产品质量、风险预警服务效益。

A.各类灾害临界雨量指标和气象风险预警等级指标的合理性B.风险预警的命中率C.漏报率D.空报率5、常用播云催化剂有。

A .干冰、碘化银B .液氮、碘化银烟火剂C .碘化银丙酮溶液D .盐粉6、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指定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标准和要求组织生产。

A.作业车辆B.火箭发射装置C.火箭弹D.炮弹7、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应当及时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根据当地气象台站的要求及时。

A. 增播B. 插播C.发布D.刊登8、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开展对(ABCD)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A.城市规划B.重大基础设施建设C.公共工程建设D.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9、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人员,协助气象主管机构、民政部门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ABC)和灾情调查等工作。

A.应急联络B.信息传递C.灾害报告D.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的应用10、气象灾害影响不再扩大或者趋于减轻时,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适时气象灾害预警。

A.发布 B. 变更 C. 维持 D. 解除四、简答题(共4题,计10分)1、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制包括那几个方面?(2.5分)2、什么是公共气象服务?(1分)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是什么?(2.5分)4、防灾减灾标准化示范村“八个有”的建设标准是什么?(4分)。

相关主题